清宮春藥案: 名訟師十一字解慈禧憂愁, 卻使總督自殺、自己也送命

晚清

光緒

年間,春宮穢亂,男盜女娼,差不多是公開的秘密。

慈禧太后

豢養了一批像李蓮英那樣的弄臣,盡日花天酒地,尋歡作樂,滿朝文武看在眼裡,恨在心頭,敢怒而不敢言。由於慈禧太后的垂簾聽政,一手遮天,正值盛年的光緒皇帝,日益心灰意冷,疏於政務,而勤於內室,六宮輪流夜巡。皇恩浩蕩,娘娘貴妃無不仰承雨露滋潤,一時皆大歡喜。

可是,好景不長。家花沒有野花香,光緒皇帝偶爾擷野花一朵,卻再也不能自拔,整天喬裝打扮,混跡於青樓歌館。正如糖吃多了膩味兒,不久,他就得了一種怪病,其症狀是力不從心,用醫學術語來說,叫陽萎。有勁使不上,皇上十分痛苦,皇后嬪妃只有暗自垂淚傷神。

清宮春藥案: 名訟師十一字解慈禧憂愁, 卻使總督自殺、自己也送命

點選載入圖片

內侍

太監

心細如髮,費了很大的勁兒,才發現皇上的隱私。的確,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有時還重要,知道癥結之所在,就不愁找不到突破口。大太監李蓮英把幾個當朝的權貴要人,召集起來,通報了皇上的情況,懇請各位獻計獻策。一場徵求萬靈春藥的戰鬥,在宮廷內外已悄悄打響。

功夫不負有心人,某尚書大人翻箱倒櫃,查經據典,終於找到了自家的祖傳秘方——健將丸的配製方法,即用癩蛤蟆的舌尖兒和雄黃精修合成藥,在同房前服用,不論年齡高下,效果非常好。

有了祖宗的法寶,皇上的命也就有救了。以某尚書為首,宮中就自然地組成了一個研製春藥的攻關小組。在有關人士的直接領導下,京郊出現了一股股捉癩蛤蟆的小分隊。說來也怪,你要是不用它時,癩蛤蟆到處都是,看見它就討厭,可是,你要把它當寶貝時,就是喊它是爺爺,它也不出來,尤其是冬天,它們在優哉遊哉地睡大覺,美其名曰是冬眠。

清宮春藥案: 名訟師十一字解慈禧憂愁, 卻使總督自殺、自己也送命

點選載入圖片

一夜之間,癩蛤蟆身價百倍。一時風聲所播,聞者駭然。既然癩蛤蟆能賣大錢,很多農民放下手中的活計,夜以繼日,掘地三尺,尋找蛤蟆窩。有些大膽刁民更是張大其詞,夜晚在燈籠上大書特書“奉旨捕捉。”一些不法分子趁機渾水摸魚,四處騷擾民居,毀人良田,他們有恃無恐,老百姓也就跟著遭殃。以捕捉癩蛤蟆為名,拆房子,傷人命,這類事情時有發生。當北京周圍的蛤蟆,捉得差不多了的時候,捉蛤蟆大軍又很快蔓延到天津、塘沽地區,當地的老百姓都暗稱癩蛤蟆為天子,可見其地位之尊。

正當捉蛤蟆運動如火如荼地蓬勃發展的關頭,有一個總督大人憂心如焚,長此下去,國將不國了。他滿懷一腔激憤,竟斗膽地就此事給光緒皇帝上奏,奏中歷舉昏庸誤國,或因私慾而喪失江山社稷的先例,對當今朝中有人明目張膽地“捕捉蛤蟆,修合春藥”的醜行,表示出極大的擔憂和憤慨。

光緒皇帝看了總督的奏章,羞得滿臉通紅,估計秘計洩露,已授人以柄,真不知如何答覆總督的奏疏。雖苦心焦思,最後仍不得要領。次日,某總督的奏疏又為慈禧太后所見,光緒皇帝嚇得跪倒在地,連呼:“兒臣有罪,兒臣有罪!”誰也沒有想到,太后笑了。

“瞧你,一個大老爺們,年齡不大,毛病還不少,以後悠著點兒。”

清宮春藥案: 名訟師十一字解慈禧憂愁, 卻使總督自殺、自己也送命

點選載入圖片

說完,二人正兒八經地商議著,如何借答覆總督奏疏之機,平息掉宮廷內外的種種猜忌。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商量了一整天,仍舊沒有想出一個好的辦法。

李蓮英看出了慈禧太后的重重心事,趁太后回房的時候,他獻上一計:“某總督的奏疏,非工於刀筆者,不能圓其詞,何不找一個訟師來試試?”

慈禧太后很少誇獎人,覺得老太監說得在理兒,不免心中一悅,但話從口裡出來,卻居然是另一種味兒。“那你就看著辦吧。”

李蓮英領旨,暗中廣招天下訟師高手。但京城的訟師不要,他們稍一不慎,就容易走漏風聲。經過反覆挑選比較,最後相中了天津訟師陸不偏。陸不偏,你聽這名字就覺得古怪,而他辦案子的大名遠揚,已非一日。經太后點頭同意,太監派人去天津,請陸不偏進宮,但口頭上只說是商議國家機密大事。

陸不偏跟平常一樣,連衣服也不換,昂首挺胸準備進京。但陸不偏的朋友們,都為他捏了一把汗,紛紛猜測,此去凶多吉少,要好自為之。在餞別酒席上,陸不偏仍談笑風生,一如從前,他拍著自己鼓鼓的肚皮說:“我雖然不知皇上要我做怎樣的一道題,但我這裡頭裝了一肚子計謀,有什麼可怕的呢?如果三天之內,我回不了天津,你們就去京城收我的屍骨。”說完,拿起海碗,一仰脖子,把酒乾了,與眾人拱手相別。

陸不偏到達京城,路過熙熙攘攘的前門大街,無心觀景,緊接著進入紫禁城。內侍太監把他帶進慈禧太后的宮禁,太后在那裡已恭候多時。“原來這就是老佛爺,跟我們隔壁的王二奶奶長得差不多。”正在胡思亂想的陸不偏,不是太監的提醒,他差不多忘了先得給太后下跪行禮。

清宮春藥案: 名訟師十一字解慈禧憂愁, 卻使總督自殺、自己也送命

點選載入圖片

太后也不怪他失禮,還一個勁兒地說:“免禮,平升,看座。”

太監們聽了,知道這位客人在太后心目中的不凡地位,他們都很自覺地退下。太后與陸不偏隔了一張茶几坐下,這種場合是十分罕見的。太后把光緒皇帝的病情,某總督的奏疏,都如實暢快地說了一遍。在一旁垂聽的陸不偏,沒有半點驚恐和壓抑,彷彿在聽一個老太太訴說自己兒子的難言之隱,一會兒凝神,一會兒又皺皺眉頭。

“我要說的都說了,現在輪到你了。”

陸不偏笑了笑,說:“這有何難,只須十一個字足矣!”

“哪十一個字?”

陸不偏笑而不答,順手拿起一支珠筆,在紙上寫了十一個字,側身過來,展示給太后看。慈禧一看大喜,竟雙手拍起巴掌來。

“有這十一個字,足以回覆某總督。陸不偏,你果真名不虛傳!”

受到太后的親口讚揚,談何容易!一生傲視世人的陸不偏,此時也多少有些受寵若驚之感,非常興奮地起身告辭,慈禧卻堅持要把他送到門口。分手之際,陸不偏再次向太后行告別禮,只見太后一邊點頭還禮,一邊給身邊的衛士使眼色。

清宮春藥案: 名訟師十一字解慈禧憂愁, 卻使總督自殺、自己也送命

點選載入圖片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一個身著黑衣的衛上,“嗖”的一聲,從袖中飛出一鋼鏢,正好砸在陸不偏的太陽穴,陸不偏應聲倒 地。另一個衛士上前,朝他前胸紮上一刀,刀抽出來的時候,伴隨著一道血柱湧起。幾個衛士一齊動手,把陸不偏拖下去埋了。

當晚,慈禧太后親筆回覆那位大膽上奏的總督,僅用了十一個字:“朕不知春藥為何物,仰詳奏。”

總督接過太后的回覆,頓時面如死灰,太后和皇上如果不知道春藥為何物,那才是真正的大笑話,但朝中無戲言,既然聖上稱自己不知,要臣子詳告,試想,對春藥宮禁津津樂道的大臣,又將會有什麼樣的下場呢?奏也是死,不奏也是死,不如死在前面吧。總督抗旨不奏,服毒自殺了。

俗話說,象因齒亡,麝由香殞,用這句話來形容陸不偏,再合適不過。陸不偏之死,實是因為他聰明過人,既然他能為聖上出點子解圍,同樣,他也能再為總督獻計,救他一命,即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然而,慈禧太后早說神算到了這一步,先殺陸不偏,而後總督的自殺,實在是因為陸不偏之死而死也。

清宮春藥案: 名訟師十一字解慈禧憂愁, 卻使總督自殺、自己也送命

點選載入圖片

爭論訟師與老佛爺哪個更厲害,一時恐難有高下之分,但孫悟空有天大的本事,卻難逃唐僧一咒。訟師陸不偏之死固然可嘆,但老佛爺西太后之毒,則尤為可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