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集體向劉翔道歉, 有意義嗎

突然集體向劉翔道歉, 有意義嗎

點選載入圖片

“欠

劉翔

一個道歉”的情緒,其實5年前就有。這次在網上格外突出,大概是因為蘇炳添的緣故。

璀璨的“百米飛人”在自己最榮耀的時刻提起他:“翔哥對我來說,不光是偶像,也是我的幸運之星。”

很多人彷彿如夢初醒般,決定為這個曾被蓋章成“作秀”“小丑”的運動員正名。有人翻出了劉翔的比賽解說影片,稱讚他喊“啊啊啊蘇炳新增油”的樣子很可愛;

突然集體向劉翔道歉, 有意義嗎

點選載入圖片

有人聽他跟古巨基唱《好想好想》,說沒想到運動員唱歌能這麼好聽。這場補償式讚美,在去年的一段採訪被翻出時達到高潮——劉翔說,“我認為真的,其實大家都沒必要向我道歉。”

於是人們又開始稱讚他無與倫比的善良、看透人心的豁達,或者在評論區留下:“我可以自豪地說一句,當年我就沒罵過他。”我倒覺得劉翔這句話再真誠不過,也再正常不過。從08年至今已經過去13年,當時的很多狂熱都已經被遺忘。但至少要記得,他本不該經歷的傷害,絕不只是“被罵”這麼簡單。

01

我至今還能回憶起,劉翔在倫敦

奧運會

上摔倒的樣子。

那會其實不怎麼看體育,也不太能跟運動員們共情,但還是在一瞬間就意識到他“完了”。

突然集體向劉翔道歉, 有意義嗎

點選載入圖片

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上,他在小組賽時宣佈受傷退賽。

總共只跑了一槍——在其他選手搶跑被叫停後,劉翔撕下腿上標記著賽道的數字,一瘸一拐地走出賽場。

從後來的資訊來看,他的跟腱在賽前已經出現嚴重問題,傷得恰恰是“起步時最受力的地方”。

做準備活動時就發現疼痛加劇,冷凍、噴霧、按摩緩解都效果不佳,卻依然硬撐著上場。

從運動員的身體和職業生涯來考慮,這種決定放在今天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即使從功利角度出發都說不過去——這樣的劉翔如果能贏,除非是發生奇蹟。

但那是2008年,幾乎所有人都沉浸在承辦奧運會的歡欣鼓舞之中。

人人等著看劉翔在家門口拿到一塊

金牌

。他的臉被印在宣傳畫上,貼滿很多城市的街道。

有記者說,“劉翔是北京奧運會最偉大的英雄”。無論是觀眾、田徑隊甚至是劉翔自己,都無法接受英雄“不戰而退”。08年那次退賽後,中國田徑隊迅速舉行了新聞釋出會。

劉翔的教練孫海平和田徑隊總教練雙雙出席,反覆重申

“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絕對不會選擇退下來。”

孫海平用的詞是劉翔“一直在堅持”“一直在玩命”,說到一半甚至當眾情緒失控,捂臉痛哭。

突然集體向劉翔道歉, 有意義嗎

點選載入圖片

這也讓整場釋出會,充滿了一種“賠罪”“給個交代”的氣氛。

但輿論並沒有原諒劉翔。

批評聲紛至沓來,無數聲音罵他臨陣脫逃,“在關鍵時刻給中國人抹黑”。

最致命的猜測是“作秀”。劉翔在比賽開始前一直在調整腳踝,走路也出現了趔趄。於是被認為是本來就沒打算認真比賽,不過是在全國觀眾面前上演一場“因傷退賽”的戲碼。有人覺得,劉翔一定是怕這次拿不到金牌,所以不敢跑;也有人嘲笑他做戲也不做全套,明明“爬也該爬到終點”。所以我才會說,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的劉翔從摔倒那一刻就“完了”。

經歷過08年的退賽後,他就像踩進了一個陷阱。

退賽會被嘲膽小,帶傷上場會被罵演戲,跑完成績不佳會被批“名不副實”……除了拿金牌之外,任何其他的選項都是深淵。但金牌從來都是不易得的,尤其是對於已經29歲的劉翔來說。在倫敦碗的賽道上,他跨第一個欄就重重蹬在了欄杆上,隨後翻轉著倒地。之後就是我們熟悉的那段劇情:劉翔單腳跳到終點,被一同參賽的運動員舉起右手。

在中途他停下來,低頭親吻了欄杆。

突然集體向劉翔道歉, 有意義嗎

點選載入圖片

直到現在我看這段影片,都會感到心情沉重。

這些舉動可能是出於一個運動員對賽道的熱愛,也可能是對四年前的“交代”。

但對於當時的劉翔來說,只會讓他身上的”作秀“標籤貼的更緊。

螢幕外有無數雙眼睛盯著那紅色身影,帶著“我早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看戲心情。

後來有很多人分析劉翔在起跑前那“詭異的一笑”,還說他單腿跳的靈活程度“根本不像個傷員”。

唯一讓人感受到真心的,可能是見證劉翔在雅典創造歷史的解說楊健。

楊健在劉翔摔倒的瞬間就泣不成聲,哽咽著說:“他可能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無法完成比賽。”

當然,這後來也被看成了劉翔計劃好了要假摔的證據之一。

02

現在說這些,不是想要指責誰。也不是炫耀自己有多清醒,08年沒有跟著罵劉翔,可能只是因為我還太小。後來很多人怒斥劉翔“輸不起”,

但其實當時是所有人都怕他輸。

如果說北京奧運會是獻給世界的禮物,那麼這塊110米跨欄的金牌,想象中本該是上面最閃亮的部分。

雅典的劉翔實在是太璀璨了,不止是他的成績,更是整個人呈現出的狀態。

場外採訪時說自己“今天跑的太快了,不知道怎麼回事”,年輕人的狂妄自信簡直要衝出螢幕。決賽前對著鏡頭表示,“希望大家把力量和好運借我用一點”。

突然集體向劉翔道歉, 有意義嗎

點選載入圖片

第一個衝過終點,興奮地雙手指天,大喊著“誰說黃種人就不能拿到奧運前八!”如今再回看,劉翔其實是在奧運會上最早展現出個性的中國運動員。臉上沒有背水一戰的嚴峻,也沒有“十年磨一劍”式的苦大仇深。他登上領獎臺,堪稱是雅典賽場上的最經典的一幕——在現場被喊出名字的那刻,劉翔像鳥那樣一躍而上,伸開雙臂望向看臺。

突然集體向劉翔道歉, 有意義嗎

點選載入圖片

當時的觀眾無疑是被鼓舞的:不僅是被這塊亞洲人從沒拿到過的金牌鼓舞,也被他的張揚所鼓舞。是突破了極限的運動員,但更是充滿力量和自信的中國年輕人。隨後對劉翔的崇拜、讚美、期待,大多源於此。只是當這種期待被拱上遙不可及的高度,便又以另一種方式扼殺了他的自信。有一件事情我印象很深,劉翔從2004年開始做了EMS的形象大使。倫敦奧運會之後,還被嘲諷是提醒郵遞員們“敬業愛崗,謝絕‘退’件、不要‘摔’件”。但很多人還是無法忘記,那個深藍色的信封上印著他在雅典奧運會的“驚天一躍”——畫面中的劉翔穿著貼有“1363”的運動衣,眼神堅定地望向遠方。

在北京奧運會上,這個號碼牌變成了1356。幾乎全世界的媒體都將其解讀為

“13億中國人,56個民族”。

而在後來怒斥劉翔的各種立場中,聲音最大的也是說他“丟人”。

08年退賽——“在自家辦的奧運會上臨陣脫逃,那是丟人中的丟人。”12年摔倒——”輸了還不趕緊下場,在賽道上坐了那麼久,丟人都丟到國外去了。”所以你看,退賽後一邊倒的怒罵,只不過是他腳下的“神壇”終於崩塌了。但這崩塌其實又是可以預料的。在集中而又熱烈的情緒中,大眾對這百米飛人的期待,早已不取決於他的身體狀況、訓練水平。可體育又是最不講人情的,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

北京的110米欄賽道上,當第一個鏡頭給到劉翔時,他的樣子已經不再像四年前那麼輕鬆愉快。

在發令槍響之前楊健說,“從沒見過劉翔在比賽前是這樣的表情。”

突然集體向劉翔道歉, 有意義嗎

點選載入圖片

而對於劉翔來說,傷害或許早在罵聲之前就開始了。甚至早在走入鳥巢之前,在他開心地跳下雅典的領獎臺時就開始了。那是一種他承受不了的期待,只能努力讓自己在掉下來的時候,別摔的那麼慘。但顯然還是失敗了。

03

現在網友高喊“欠劉翔一個道歉”,有人覺得太矯情,我倒覺得挺好。如何看待運動員的失敗、如何看待集體榮譽感和客觀因素的平衡,這些反思或許就是在一次次遲來的道歉中,不斷被推進的。就連當時人們對於劉翔的態度,其實已經算是“思想進步”的結果了。再往前數,李寧曾經因為比賽失誤後笑了一下,就被人寄了刀片、繩子。

突然集體向劉翔道歉, 有意義嗎

點選載入圖片

倫敦奧運會之後,每次遇到大型的體育比賽,都有人提起劉翔。

從盤點成績,到感慨命運,他就像是奧運賽場上那個無形卻始終存在的個體。兩次倒地的畫面太慘痛,就像一團陰雲明明白白懸在哪裡,讓人時刻記住。

記住一個年輕人是怎麼登上巔峰,又是怎麼被不切實際的期待、不得不爭的榮譽毀掉的。

但劉翔大概早就無所謂了。他日子過得不錯,也沒有離開體育,還能去給蘇炳添的比賽做解說。事情已經過去很多年,那句“大家不需要向我道歉”,大概是真心的。我覺得是應該道歉的,但不是因為罵他。而是因為把他推向了難以想象的高處,可這高處也是絕境。只是如今我們喊著“欠劉翔一個道歉”,又把道歉本身變成了新的象徵:“因為我們的底氣更足了、力量更強了,才不需要把全部的民族榮譽感都寄託在一場比賽、一個人身上。”可需要提防的從來不是“需不需要”,而是“應不應該”。

沒有誰該成為集體情緒的華麗點綴,又在“保質期”到了之後被迅速拋棄。

有人會被推到山巔成為佈告板,就有人會因為黯淡被藏匿於山谷。這些傷害始終會尋找某種出口,不是運動員,也會是別的。說到這裡,我又想起劉翔08年離開賽場的樣子。他退回到起點卻沒有停步,而是一直往外走。走過通道,兩側的志願者和工作人員的眼睛緊緊盯著他;就像是在2004年那次驚天的勝利之後,他再也沒能躲過人們的期盼與注目。

突然集體向劉翔道歉, 有意義嗎

點選載入圖片

在離開賽道之前,劉翔就撕掉了腿上代表賽道的“2”。卻無法撕掉背後的“1356”,那四個數字彷彿沉甸甸的,壓得他抬不起頭。而解說楊健,在沉默了幾乎半分鐘之後終於開口:“劉翔退出了比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