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最常見的赤鏈蛇分為幾種?它們到底有沒有毒?可不要小看了它

說起赤鏈蛇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可以說是我國最常見的一種蛇類,在我國從北到南每個城市都有分佈,但凡是見過蛇的人,也一定也遇到過赤鏈蛇,雖然這種蛇經常出現在人類的視野中,但人類對它的瞭解還是知之甚少,至今都飽受爭議。相信我們在小時候,都或多或少聽大人講過這樣的故事,隔壁村的誰誰誰,被赤鏈蛇咬後中毒死了,讓自己可千萬別去招惹這種蛇,導致後來我每次見到它都後背發涼,給我留下了很深的童年陰影,也打心底裡認為它就是一種劇毒蛇。

農村最常見的赤鏈蛇分為幾種?它們到底有沒有毒?可不要小看了它

後來才逐漸知道,赤鏈蛇並非是劇毒蛇,也咬不死人,才逐漸放下心來,但還是總能聽聞到有人被它咬傷不治的故事,他們信誓旦旦的說有一種赤鏈蛇含有劇毒,叫作火赤鏈,它和赤鏈蛇長相非常相似,卻比赤鏈蛇更黑更紅,是一種劇毒蛇,聽上去很是玄乎讓人將信將疑。那麼究竟有沒有這麼一種蛇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赤鏈蛇分為幾種,是不是真的含有劇毒?人們口中的赤鏈蛇的確是分為兩種,一種是火赤鏈,另一種是水赤鏈,火赤練其實就是普通的赤鏈蛇,在不同地區的叫法不同,它還有著很多不同的名字,像花斑蛇、紅斑蛇、紅百節蛇、火鏈蛇等等,統統都是同一種蛇。

農村最常見的赤鏈蛇分為幾種?它們到底有沒有毒?可不要小看了它

赤鏈蛇是遊蛇科、鏈蛇屬的一種蛇類,鏈蛇屬的蛇有很多,而且都是無毒蛇,像黃鏈蛇、白鏈蛇、粉鏈蛇等,其中粉鏈蛇和赤鏈蛇最為相似,但前者只分布在海南島上,並不被大家熟知,一般人也不可能見到。赤鏈蛇體長1-1。5米,頭部為橢圓形略扁,背部為黑紅相間,腹部為白色,顏色較為鮮豔透過外觀很好辨認,它善於游泳,棲息範圍也很廣,像樹洞、河邊、墳地、石堆、農舍等地很是常見,經常出現在人類的活動範圍。性情也較為兇猛,且具有很強的攻擊性和食蛇性,常以魚類、蛇類、蛙類、蟾蜍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農村最常見的赤鏈蛇分為幾種?它們到底有沒有毒?可不要小看了它

那麼赤鏈蛇究竟有沒有毒,毒性又如何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赤鏈蛇是一種擁有“達氏腺”的蛇類,通俗易懂地講達氏腺和毒腺的主要區別在於發達程度,達氏腺較短,只能連線到後槽牙,毒腺則更發達,可以連線到最前端的毒牙上。一般來說達氏腺只生長於遊蛇科身上,像虎斑頸槽蛇、赤鏈蛇、非洲騰蛇、非洲樹蛇等蛇類,它們都屬於遊蛇科的毒蛇,統一的特點就是毒牙長在口腔深處,攻擊體型較大的獵物時注毒會十分困難。所以這類毒蛇的毒液主要不是捕食獵物,而是在吞嚥時麻痺獵物,還能幫助快速消化,蛇類在吃飽後是很難移動的,而且它們的消化速度很慢,吃飽一次可能需要消化一週的時間。

農村最常見的赤鏈蛇分為幾種?它們到底有沒有毒?可不要小看了它

所以赤鏈蛇可以說是具有達氏腺的毒蛇,只不過很難透過攻擊注射到人類體內,而且赤鏈蛇的毒性非常弱,比普通蜜蜂蜇到人後還要輕微,才一度被人稱為無毒蛇或者微毒蛇。赤鏈蛇咬人後只會引起輕微的紅腫和丘疹反應,並無其他不適,它的毒液強度還是遠遠傷害不到人類的,甚至連老鼠都殺不死,除非是本身就有嚴重過敏反應,比如被蚊蟲叮咬都會過敏的人類,才有可能會引發中毒反應,總體來說它對人類的威脅不大。

農村最常見的赤鏈蛇分為幾種?它們到底有沒有毒?可不要小看了它

還有一種蛇就是水赤鏈,原名叫作赤鏈華遊蛇,和赤鏈蛇的分佈大概區域一致,在農村都被稱人為赤鏈蛇,其實它和赤鏈蛇沒有太大的關係。赤鏈華遊蛇是遊蛇科、華遊蛇屬,體型較小通常在0。5-1米,頭部為橢圓形比較圓,背部顏色較深通常為黑褐色、暗灰色,腹部為鮮紅色伴有黑色花紋,可能就是人們口中黑紅色的赤鏈蛇。不過赤鏈華遊蛇是水棲性比較強的蛇類,很少會離開水面捕食,它主要棲息在水田、小溪、池塘等地,以魚類、泥鰍、蝌蚪、蛙類為食,不具備食蛇性。赤鏈華遊蛇雖然顏色更深,看上去更為劇毒,但它卻不具備達氏腺,連微毒蛇的範疇都算不上,是一種徹頭徹尾的無毒蛇。

農村最常見的赤鏈蛇分為幾種?它們到底有沒有毒?可不要小看了它

由此可見無論是哪種赤鏈蛇都是很難傷害到人的,不過也不能因此小看它,尤其是火赤練,它可是有過傷人過敏案例的。赤鏈蛇毒性雖弱,實力可不弱,它性情兇猛絞殺能力很強,經常捕食各種毒蛇、蟾蜍為食,就連著名的短尾蝮、烙鐵頭都能被它輕易絞殺吃掉,因為長期吃毒物口腔內難免會有毒性殘留,如果正好遇到過敏體質的人類,還是很容易中毒的。所以我們對蛇類保持敬畏之心是正確的,無論是毒蛇還是無毒蛇,被咬一口都有可能中毒或者感染病菌,皮肉之苦是避免不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