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時期,嶺南秦軍為何不回援,真的是秦始皇下令不許返回嗎?

秦末天下大亂之際,面對天下各路義軍,除了章邯臨時以驪山刑徒組建的軍隊之外,秦國各地駐軍、上郡邊軍也基本都參與了平叛戰爭,唯獨駐守嶺南的秦軍始終沒有回軍救援。網上有說法認為,秦始皇當年下令這些軍隊駐守邊地,即使國內有變故也不得返回。實際上,秦始皇並沒有下過這種命令,嶺南秦軍之所以沒有返回,其實原因只有兩個,那就是“回不來”和“不想回”。

秦末時期,嶺南秦軍為何不回援,真的是秦始皇下令不許返回嗎?

原因之一:秦國律法嚴苛,無令不敢擅動

秦軍攻佔嶺南後,為鞏固對該地的統治,加強對越人的管理,秦始皇對嶺南實行的是軍事管制性的戍守政策,“置東南一尉,西北一侯”,其中“東南一尉”主要是對嶺南地區實行軍事管制,而“西北一侯”則是在嶺南西北方的交通孔道上建築城堡,駐紮重兵,以防西甌人北竄。

秦末時期,嶺南秦軍為何不回援,真的是秦始皇下令不許返回嗎?

我們知道,秦國律法極為嚴苛,無論是地方官員還是各地軍隊,在沒有接到中央命令的情況下,是根本不敢擅離職守、輕離駐地的。而當年秦始皇攻打嶺南的原因,便是南郡叛亂太過頻繁,而秦始皇駐軍嶺南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確保嶺南的安定,以防止南郡地區叛亂再起。

而在秦末天下大亂之際,反秦武裝主要便是集中於楚地,恰好切斷了朝廷與嶺南的聯絡,朝廷的詔令能不能順利抵達嶺南,誰也不敢保證。與此同時,叛亂初期秦二世不夠重視,等到重視起來時,章邯率領的軍隊又是一路勢如破竹,嶺南軍隊自然也就沒有了回援的必要。

秦末時期,嶺南秦軍為何不回援,真的是秦始皇下令不許返回嗎?

如上,受秦末叛亂形勢的影響,再加上嶺南距離咸陽實在太遠,因此朝廷始終沒有給嶺南的秦軍下過回援命令,如此一來嶺南秦軍自然也就不敢擅自離開駐地回援。

原因之二:嶺南人心不穩,軍隊不敢擅離

攻打百越不同於秦滅六國,百越長期居於東南沿海和兩廣地區,與中原地區少有來往,與中原文化差異極大,因此在秦始皇攻打嶺南時,遭到了越人激烈抵抗,秦軍付出的代價甚至比攻滅六國還要大。

秦末時期,嶺南秦軍為何不回援,真的是秦始皇下令不許返回嗎?

根據《史記》和《淮南子》的記載,秦國攻打嶺南先後出動了六十萬大軍,而且持續時間長達近十年。秦軍先於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發兵五十萬,兵分五路攻向百越,結果除了第一路於同年順利攻佔東甌和閩越外,其餘四路軍隊卻遭到了嶺南百姓的激烈抵抗,結果秦軍損失過半仍未拿下嶺南,就連秦軍主帥屠睢也被殺死,無奈之下秦軍只得退回北部邊界。

為解決前線補給問題,秦始皇下令徵調軍民開鑿靈渠,當靈渠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建成後,秦始皇再度調集十萬大軍,任命任囂為主將、趙佗為副將,連同兩廣北部剩餘秦軍再度攻打嶺南。百越軍隊因前次損失慘重,面對秦軍的進攻無力抵抗,秦軍最終攻克嶺南全境,秦始皇於此設立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秦末時期,嶺南秦軍為何不回援,真的是秦始皇下令不許返回嗎?

要知道,在長達近十年的戰爭中,不僅秦軍損失過半,兩廣人口也基本損失過半,由此可見雙方矛盾之深。而秦末天下大亂之時,距離攻佔嶺南僅僅過去了五六年而已,秦國對嶺南統治完全談不上穩固,秦軍一旦撤離嶺南,恐怕嶺南將再度脫離掌控,這顯然不符合秦國的利益。

原因之三:無論勝敗如何,結局皆會不利

秦始皇去世之後,雖然胡亥繼承了皇位,可朝中大權卻落到了趙高手中,而關於這一點,嶺南的最高長官任囂不可能不知道。以趙高的行事風格,對於任囂來說,無論他率軍回援的結果如何,恐怕他個人都難落下個好下場。

秦末時期,嶺南秦軍為何不回援,真的是秦始皇下令不許返回嗎?

如果率軍回援平叛勝利,無非就是保住了胡亥的皇位,而趙高卻依舊掌握朝中大權,而以趙高的性格來說,就算任囂立下大功,他也不會放過任囂擅離職守的罪名。關於這一點,可以參考章邯被逼投降時的情形。

而如果平叛失敗,不僅自己的家底敗光,而且按照秦朝的律法,敗軍之將是要受到嚴厲懲處的。如果落到這種地步,恐怕任囂將會面臨天下雖大,卻無處容身的境地,畢竟一旦率軍返回,就必須聽命於朝廷,而想要重新返回嶺南大權在握,恐怕也再無可能。

秦末時期,嶺南秦軍為何不回援,真的是秦始皇下令不許返回嗎?

如上,任囂作為嶺南秦軍的最高統帥,想要率領秦軍回援,差不多也就是一聲令下的事情,可無論回援的結果如何,對他自己卻沒有任何好處,他又何必自討苦吃呢?

原因之四:胡亥不得人心,任囂另有打算

秦二世胡亥在位期間,自己沉迷玩樂,趙高則因其寵信得以獨斷專權,結果大肆排除異己,誅殺李斯等人,同時又大量任用私人,結果搞的朝廷烏煙瘴氣,二十等爵位制等全部遭到破壞,導致百姓們怨聲載道,就連關中的老秦人都不再支援朝廷。

秦末時期,嶺南秦軍為何不回援,真的是秦始皇下令不許返回嗎?

秦始皇於嶺南設定“東南一尉”,便是在嶺南三郡“置南海尉以典之”,即賦予掌兵的南海尉任囂專斷之權,從而加強其軍事應變能力,而為了確保任囂不被掣肘,秦始皇在嶺南三郡皆未設郡守,這就使得任囂在嶺南三郡擁有了專斷之權。

看到如今的朝廷形勢,任囂又怎麼會看不出來,秦朝至此實際上已經徹底完了。如果說僅是六國反秦,大不了秦國重新退回函谷關以西,自保還是沒有問題的。可如今就連老秦人都不再支援朝廷,秦朝等於徹底喪失了統治根基,而這也是秦國最終出現兵力空虛,而劉邦卻能憑藉關中百姓支援擊敗項羽的重要原因。

秦末時期,嶺南秦軍為何不回援,真的是秦始皇下令不許返回嗎?

因此,任囂認為““秦為無道,天下苦之”,已經不值得自己再回援,並在臨終前告訴趙佗,“番禺負山險阻,南北東西數千裡……可以立國”,於是趙佗最終封關,絕道,築起三道防線,聚兵自衛,嶺南最終割地自立。

綜上,秦末天下大亂之時,由於任囂沒有接到回援的命令,再加上嶺南局勢不穩、對自己結局的擔憂以及胡亥的不得人心,最終導致嶺南軍隊並未選擇回援。此外,由於秦軍攻打嶺南損失慘重,因而秦軍在嶺南的駐軍其實並沒有五十萬,其實只有二十多萬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