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楚惠王執政之時,準備去討伐宋國。

春秋時代的楚國曾多次討伐宋國,最為出名的就有兩次:其一,是在楚成王時代,楚軍大舉圍攻宋都商丘,卻數月都未能攻破,結果讓宋人等來了晉國援救,促成了晉文公稱霸;其二,是楚莊王挾邲之戰餘威攻打宋國替楚使申舟復仇,圍攻了近一年卻遲遲無法攻破,最終雙方不得不相互妥協。以此而言,宋都商丘城牆之堅固,遠超乎普通人想象。

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有了歷史的經驗教訓,這次伐宋前楚惠王重用了來自魯國的匠師公輸般,讓他替楚人打造了先進的攻城器械——雲梯。

公輸般,他的另一稱呼為現代人所熟知,就是魯班。還在魯國時,公輸般就以善為機巧之物而聞名天下。不過,公輸般雖然有才,在保守的魯國卻難有用武之地。

一次,魯國執政卿季康子的母親去世。因為時任匠師公輸若太過年幼,所以同族的公輸般代為主持日常事務。因此,公輸般就向季康子提議,用他新設計的機械來下棺。季康子剛想答應,卻遭到了大夫公肩假的強烈反對:“不行!這事魯國可有舊例在:公室比照天子,採用四塊豐碑;三桓比照諸侯,使用四根木柱。般!您拿別人母親來試驗你的技巧,難道是不得已嗎?如果不試用你的技巧,就會感到難受嗎?唉!”聽別人這麼一說,季康子頓時改變了主意,不再同意公輸般的試驗。(《禮記·檀弓下》)

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空有一身技能,卻無用武之地,不得已公輸般只能出走楚國。對於公輸般的技能,楚人極為看重,讓他為楚國軍隊打造各種軍事器械。以前,楚國水軍對越國水軍往往處在劣勢;公輸般來了後,針對楚軍特點設計出了水戰鉤鑲,頓時扭轉了雙方戰局,讓楚國水軍多次取勝。這次伐宋前,針對商丘的高大城牆,楚惠王也委託魯班設計出了雲梯,以確保此番出征的勝利。

如今雲梯研發成功,楚人攻打宋國已是迫在眉睫。

可不想,楚人共宋之事卻被墨子知道了。

墨子,名翟,為宋國桓氏之後,也是曾經的魯人。得知此事後,墨子不敢怠慢,走了十天十夜來到楚國,然後求見公輸般。

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見面後,墨子開門見山地表明瞭來意:“北方有侮辱我的人,我想借助你去殺了他!”

兩人雖然是老鄉,可關係還沒親密到這一步。公輸般聽了,眉頭一皺,露出了極不高興的臉色。

墨子卻不識趣,繼續說道:“我願送你十鎰黃金!”

公輸般無奈,只得明確拒絕了:“我奉行義,絕不殺人!”

聽到這,墨子馬上挺直身子,對著公輸般拜了兩拜,說:“那請容我講講什麼是義。聽說您製造了雲梯,將要用來攻打宋國。宋國有什麼罪過?義不殺人,卻攻打他國,這是不殺一個人卻殺眾多的人嗎?敢問攻打宋國又是什麼樣的義?”

被墨子這麼一質問,公輸般頓時啞口無言,低頭稱服。不過公輸般顯然無法決定軍國大事的可否,於是他又將墨子引薦給了楚惠王。

見到楚王后,墨子又先設下了一個陷阱:“現在有這樣一個人,放著雕飾精美的車子不坐,卻去偷鄰居家的破車;自己華麗的錦繡衣服不穿,卻去偷鄰居的粗布短衣;自己的好飯好肉不吃,卻去偷鄰居的粗糠。這是個什麼樣的人?”

楚惠王聽了,覺得有些可笑:“這一定是個有偷竊毛病的人!”

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這時,墨子趕緊進諫:“楚國地方五千裡,宋國地方五百里,這就如同雕飾精美的車和破車;楚有云夢澤,犀牛、麋鹿遍地都是,長江、漢水盛產魚鱉黿鼉(yuántuó),而宋國是人們常說沒有野雞、兔子、和鯽魚的地方,這就好比好飯菜和粗糠;楚國產高大的松樹、梓樹、楠木和樟樹,宋國卻沒有大樹,這就好比錦繡衣服和粗布短衣。所以,下臣以為大王攻宋就與此同類。”

聽到這,楚惠王臉上一紅,回答:“說得好!請相信我們不會再攻打宋國了!”

一場通天大禍,被墨子幾句話就化為無形。可當墨子回去經過宋國時,下雨想到里巷內躲雨,看守里巷大門的人卻不肯讓他進門!

做了天大好事卻不留名姓,這就是墨家的俠義精神!

墨子勸說楚國不要伐宋一事,就體現出墨家的核心思想:非攻、兼愛。

春秋戰國時代,天下大亂,諸侯相伐,列國相攻。墨子認為,天下大亂的根源,就在於列國之人不相親愛。如果天下人都能相互親愛,那麼國與國就不會互相攻伐,各家各戶之間也不會互相爭鬥,盜賊也不會有,君臣父子之間也能孝順慈愛,天下也就因此而大治。(《墨子·兼愛上》)

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春秋無義戰,戰爭對於列國諸侯卿大夫而言,往往就是為了爭一口氣;可對於中下層人士而言,戰爭就意味著沉重的貢賦和無畏的流血、犧牲。如果天下人互相親愛,彼此互不攻伐,那麼中下層人士就能得到充分休生養息,才有機會過上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所以,墨子學說一經提出,就以“兼愛、非攻”的核心思想得到了廣泛支援,與儒、道、法等各家互相爭輝,成為當時顯學之一。“亞聖”孟子,曾說“天下之言,不歸楊(楊朱)則歸墨(墨子)”,足見當時墨學的鼎盛。

然而,秦漢以後、特別是在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法、道等三家雖然地位高低不一,但畢竟還是有人傳承其思想。而曾經貴為顯學的墨家卻鮮有人問津,幾乎是滅絕了。

為什麼在春秋戰國時代大行其道的墨學,到了秦漢以後卻鮮人問津?

很多人以為,墨家學說的兼愛、非攻思想,嚴重侵蝕了帝王們權力與地位,促使歷朝歷代的帝王都對墨學持打壓態度,導致了墨學的衰落。

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這種說法,從墨學思想本身來說,是站不住腳的。與儒學一樣,墨學其實也強調忠於上:“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因此,忠實於墨家思想的墨者,不會是像某些人認為的那樣,都是些無政府主義的俠客,不服管治的亡命之徒。

秦惠王時,有位墨家鉅子名叫腹䵍(tūn)居住在秦,他的兒子殺了人。所謂鉅子,就相當於後世武俠小說中的掌門人。墨家鉅子的威望很高,秦惠王也對他極為仰慕。為此,秦惠王特意對腹䵍之子網開一面:“先生年齡大了,又沒有其他兒子,寡人已經下令讓司法官不要殺他,希望先生在這件事上聽我的話。”

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得到了秦王庇護,腹䵍卻並不高興,相反還十分牴觸:“墨家法律規定:‘殺人者處死,傷人者受刑。’這樣做,為的是嚴禁殺人、傷人。嚴禁殺人、傷人,這是天下的大義。大王您雖然賜予我恩惠,命令司法官不殺我兒子,但我卻不能不執行墨家的法律!”最終,腹䵍還是殺死了自己犯罪的兒子!(《呂氏春秋·孟春紀》)

由此可見,墨家並不認為自己能跳出法網之外,可肆意行事、為所欲為。腹䵍的表現,與後世傳說中那些無法無天的神秘俠客大相徑庭。

墨家子弟,都是遵紀守法的良民,雖然秉持“兼愛”、“非攻”思想,與許多擁有野心征服天下的帝王理念不同,但本質上墨家是反戰而不反君。在列國中,墨家之人都堪稱是遵紀守法的典範。否則,在天下大亂的春秋戰國時代,墨家為何能被列國統治者所容忍?

因此,秦漢以後墨家思想之所以鮮有人傳承,絕對不會因為墨者無法無天,威脅到了統治階層的統治地位。墨家思想的“兼愛、非攻”,在大一統時代反而更有利於天下的統治。對統治階層而言,照理應該更加歡迎墨學的傳播。

以此而言,墨家從曾經的顯學到鮮人問津,或許根因還是在於自身。

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曾經有弟子背棄了墨子,後來又重返墨子門下。但這位弟子卻發覺老師不怎麼喜歡自己,就問墨子:“我難道有罪嗎?不過是回來得晚一些罷了!”墨子卻說:“這就和軍隊打了敗戰,落後的人還要求賞賜一樣!”(《墨子·耕柱》)曾經有過背叛,難道還想我喜歡你?!

由此可見,身為墨家的開山祖師,墨子對弟子要求也是絕對忠誠,這就是“尚同”:“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如果弟子有背叛行為,那麼他在墨門中的地位就會大大下降。

強調絕對服從、忠於上級,在一定環境下是可以理解;可如果時刻都要求如此,那也許就會釀出悲劇了。

楚悼王時代,有位墨家鉅子名為孟勝,與楚國公族陽城君交好。為此,陽城君把自己的食邑交給了孟勝守衛。楚悼王死後,楚國公族對吳起變法不滿,群起而攻之,結果誤傷楚悼王之屍,因此而獲罪。陽城君也參與此事,為保命不得不出逃了。為此,楚肅王要收回陽城君食邑。

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這讓孟勝頓時陷入了困境:“我接受了人家食邑,與人家約定符信作為憑證。現在沒有見到符信,可自己力量又無法阻止楚國收回食邑,這次不死是不行了!”

孟勝學生徐弱聽了,勸他:“如果死了對陽城君有用,那麼為此而死是可以的;如果死了對陽城君沒有好處,還讓墨家思想從此斷絕,這可不行。”

孟勝卻不贊同弟子的說法:“我與陽城君,不是老師就是朋友,不是朋友也是臣子。如果這次不死,從今往後,人們尋求嚴師、賢友、良臣都不會再從墨家中尋找了。為此而死,正是為了踐行墨家道義,讓墨家事業發揚光大啊!我把鉅子一職傳給宋國的田襄子,田襄子為人賢德,哪裡會讓墨家思想的斷絕呢?”

聽孟勝這麼一說,徐弱慚愧地答道:“先生您既然這麼說,那我請求先死,為您掃清道路!”轉過身,徐弱就當著孟勝面自刎而死!在孟勝死後,又有一百八十人為他殉死!

死之前,孟勝還派出兩位弟子到宋國替他傳位於田襄子。完成任務後,兩位弟子想回楚國殉死,田襄子試圖阻止:“孟子已經將鉅子傳給了我,你們應當聽我的!”可這兩人還是回到了楚國,共同赴死!(《呂氏春秋·離俗覽》)

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在墨門中,不聽鉅子的話,就是不知墨家之義,所以墨門子弟都會絕對忠於鉅子。但孟勝弟子卻因此付出了一百八十餘條生命的代價,是否過於沉重了?

如此大規模的集體自殺,在現代人眼中更像是邪教行為!這場因吳起之死而誘發的墨門慘案,令墨門朝夕之間損失了一百多位精英,恐怕更大的作用是阻嚇他人加入墨門,而不是弘揚墨學!

墨家思想中的“兼愛”、“非攻”,即便是在現代人眼中,都具備相當重要的積極意義;墨家所主張的“非命”(否定命運決定論),也是鼓勵人們積極向上的思想;墨門人強調的“節用”、“節葬”思想,對於當時社會各階層都具備相當積極的經濟意義;墨家對於科學技術的探索精神,直到現代依然值得肯定。整體而言,在百家爭鳴的時代,墨家思想正是因為其先進性,才得到了廣泛認同,成為時代“顯學”。

吳起之死誘發的墨門慘案反思: 漢以後鮮人問津, 應是墨家自身造成

可墨門中人對“尚同”追求到了極致,卻讓墨家遭遇到了致命的傷害——如果人人都要絕對服從於鉅子,那萬一鉅子出了錯,誰還能拯救墨家?

由吳起之死所引發的墨門慘案,或許就是墨家思想在秦漢以後鮮有人問津的根本原因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