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明白為什麼李盈瑩苦練四號位技術,看完分析,豁然開朗

終於明白為什麼李盈瑩苦練四號位技術,看完分析,豁然開朗。網友熱議一針見血地指出:看過以前的比賽,李盈瑩的進攻技術和排超元年差別很大,應該有過強化訓練。排超元年,李盈瑩的四號位技術已經非常完善,後三差些,也不錯,後二沒有。排超二年,李盈瑩的後二已經打得比較順了,但自此以後,陳有泉已經無法事實他的訓練計劃了,瓜隊的集訓沒有給陳有泉留下多少時間,去精雕細琢李盈瑩的進攻技術。這讓我非常遺憾。如果瓜隊教練和陳有泉不是那樣形同水火,排超三年,李盈瑩應該打出後四進攻,排超四年,李盈瑩的後排進攻應該是根據需要自由切換。這是我個人的設想。小主普遍一傳比較好,調攻實力不足。因此,大主,尤其是強力大主,在後排能夠幫助打調攻。後四,看起來和小主重疊,但因為調能力的差別很大,所以,讓大主進攻,效果更好。

有些球則後排進攻,位置必須是後四,才能夠打出威脅。就是傳球點在1號位和6號位之間,由於二傳站位,這個區域出現頻率很高。傳前排接應,則變成身後來球,非常難打,傳後排接應,則沒有距離,同樣非常難打,傳主攻後三,同樣因距離太短,不好把握,唯一辦法是傳給前排小主,但小主則因為調攻能力,不足,這樣的球,同樣沒有威脅。如果後排大主在四號位進攻,則會舒服很多,威脅也很大。實際上,後攻不等於不能夠打調攻,關鍵是傳球位置,能夠否傳出舒服球,舒適的角度和距離是關鍵。後排大主在後四進攻,剛好可以解決問題。這項技術對中國打法作用比較小,但對天女作為非常大。對歐洲大法,作為更加大,一旦有人開發,必將立即被效仿。李盈瑩如果能夠練出後四,並且被教練納入戰術體系裡,這才叫完美。

新技術的開發,必須有優秀球員和用於創新的教練。沒有球員的天賦,自然只有做夢,球員有條件,教練卻不會創新,墨守成規,同樣不行。李盈瑩和楊藝組合,無疑非常成功,瓜對教練和王寶泉,還是無法接受,這麼保守,怎麼可能接受後四這樣的新技術?新技術就是這樣,每有開發之前,大家不覺得有什麼價值,也不會覺得舊技術不好,開發之後,有人使用,發現效果後,大家都會接受。好比使用弓箭,沒有手槍,大家都不覺得弓箭不好,一旦手槍出現,大家都想要手槍,放下手裡的弓箭。李盈瑩和陳有泉組合完全有條件創造出這項技術,一旦創造出來,李盈瑩在排球技術史上,將有她的位置,多美啊!八字線不好打,容易失誤,後攻過網點低,所以,後三調攻,容易碰倒三人攔網。因此,很少出現。後三通常作為戰術球使用。這是強力主攻必須克服的一問題。還有這個問題,當二傳傳球點在三號為,距離太段,不好掌握,後三也不好打。

主攻來倒後四,傳球有寫距離,就好打多了。接應打後二,比主攻打後三容易控制,大斜線和腰斜線都容易,同時,不容易出現三人攔網。所以,接應可以後二調攻。同樣地,主攻後四也可以打調攻。終於明白為什麼李盈瑩苦練四號位技術,看完分析,豁然開朗。這個位置,接應非常難打,無論是後排,還是前排,而且出現頻率不低,必須主攻幫忙。這個區域,接應非常難打。後三也不好打,傳給前排主攻,距離太長,變成大調攻,則因為她們是保姆型主攻,缺乏調攻能力,基本是送防反。傳後三,距離段,角度大變成身後球,很難大,同時,要面臨三人攔網。傳後四,可以避開三人攔,距離合適,角度小些,所以,進攻難度大大降低。國家隊,朱婷和李盈瑩,那真是位置重疊了,沒有什麼用。但是在天女,價值很大。李盈瑩的常規站位後三,決定打後四,則必須提早移動,自由人必須懂得避讓。配合好了,還可以打出後排平拉開,很舒服。

對此,大家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