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一有問題就會選擇極端行為?

一是社會層面的影響。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為青少年一代提供了良好的成長條件。同時社會的五彩繽紛和多元化,也深刻地影響著青少年一代的生活方式。比如,城市的全面亮化事實上催生了孩子的晚睡現象;社會上無處不在的誘惑在吸引著孩子的目光,一旦這些誘惑和自身條件產生衝突,難免就會產生脆弱或是焦慮等各種心理現象。

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一有問題就會選擇極端行為?

二是家庭層面的影響。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庭對孩子的成長都有著不一樣的期待。在社會競爭日益加劇和目前的教育政策背景下,孩子的學習成長很容易成為家長焦慮的一個事情。很多家庭由於不能對孩子有一個客觀的期望值,強加給孩子很多工,讓孩子不堪重負。可以想見,當任務強度大過孩子負擔能力的時候,一座“火山”也就爆發了。他爆發的形式,可能是目不斜視的叛逆,也可能是暴力的回擊,還有可能產生各種程度的“抑鬱”。

三是孩子個體層面的因素。

少部分孩子有先天的性格缺陷,敏感脆弱抑或易怒暴躁,這是很難以改變的。更多的孩子,則是由於從小的家庭教育沒有傳達“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換位思考理念,導致形成特別自我的人生觀,一切以自我為中心,順風順水尚好,一有挫折就歇斯底里,埋怨外界因素的影響。

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一有問題就會選擇極端行為?

學生和家長缺少溝通,家長壓力大忙於掙錢養家,學生壓力大作業太多,再加上可能上輔導班,家長和學生沒太多時間去互相溝通,互相瞭解。導致彼此疏遠,互相陌生

教育好孩子是社會,學校,家庭相結合的重要因素。家庭環境,家長的引導方式,家長的素質等都可能影響到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孩子經常愛玩遊戲,投入很大精神,家長這時讓他做作業,那肯定會暴躁。所以適當玩遊戲,給他們安排合理的作息時間,長期下去就習以為常,成為慣性。

為什麼現在有些年輕人,一有問題就會選擇極端行為?

現在的父母比以前的父母對孩子的看管更嚴。在我們的小區,三五歲的孩子出來玩,後面肯定有大人跟著,當孩子之間互動的時候,通常家長會在旁邊指指點點。而在我小的時候,兩三歲的孩子就會跟著大孩子自己出去玩了,孩子之間有什麼事情,孩子自己看看怎麼辦,同時無意中自己也承受結果,無論是高興還是失落,他們都自己去體驗,有更多的自主權,也接受了鍛鍊。所以長大後也就沒那麼脆弱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