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能用縫紉機幫奶奶掙錢:過早懂事的孩子,有多讓人心疼

江蘇的一位10歲的小女孩,因熟練使用縫紉機而被大家廣泛關注。

這位小女孩叫做張羽馨,父親不幸車禍離世,媽媽改嫁他人,只剩下小羽馨和奶奶相依為命。

懂事的小羽馨平時看奶奶維持生計非常累,所以,主動和奶奶學習如何使用縫紉機,想要幫奶奶分擔身上的重擔。

10歲女孩能用縫紉機幫奶奶掙錢:過早懂事的孩子,有多讓人心疼

小羽馨說,自己的奶奶已經年紀大了,不能讓奶奶太過操勞,所以,自己也想要賺錢。

現在她熟練使用縫紉機幫別人縫衣服。一件衣服就可以賺三塊錢,自己一天可以賺三十多塊。

10歲女孩能用縫紉機幫奶奶掙錢:過早懂事的孩子,有多讓人心疼

張羽馨的故事就此傳開,身邊的鄰居和親戚朋友都大為感動,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個懂事的孩子。

嬌生慣養從來都教育不出懂事的孩子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身邊很多孩子的性格和張羽馨截然相反。這些孩子生活環境更好,但遠不及小羽馨懂事。明明是同齡人,但總是和家長對著幹,這其實是因為他們永遠都知道,背後有著毫無保留愛自己的父母,有時甚至可以談得上是溺愛。

10歲女孩能用縫紉機幫奶奶掙錢:過早懂事的孩子,有多讓人心疼

前段時間,網友分享了一個自己在足療店聽到的故事。

一位足療師和這位網友說,自己小的時候其實家庭條件非常好,本人也是家裡最小的男孩,因此姐姐和哥哥都非常寵著自己。父母也總是有一些偏心,從不批評和指責自己。

但是不幸的是,足療師的父母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離開了兄妹三人。

相對於這位足療師來說,他的哥哥姐姐因為平時受到的父母的偏袒比較少,自理能力也不錯,因為憑藉較好的學歷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

但是,這位足療師整天遊手好閒,沒有錢就靠爸爸媽媽的援助,當了不折不扣的啃老族。也正是因為如此,在父母去世之後找不到工作,只能靠平時兼職。

哪怕成了足療師他孩子吐槽,足療師太累了,沒有在家舒服,所以打算過幾天辭去這個工作,在家躺幾天再說。

10歲女孩能用縫紉機幫奶奶掙錢:過早懂事的孩子,有多讓人心疼

從網友分享的故事中我們發現,足療師就和小羽馨對生活的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

嬌生慣養的孩子多半都是缺乏自理能力的。如果爸爸媽媽處處護著孩子,不讓孩子吃苦,那未來這些孩子只能由社會來“敲打”了。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是歸根結底,還是父母過分溺愛造成的。

溺愛是偉大的感情,但是本身就會害了子女

溺愛是偉大的感情,但是其本身就會害了子女。這是著名的蘇聯教育家馬卡連科的教育信條。

如今獨生子女的家庭比較多,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不少家庭也都有兩個孩子。有研究發現,當最小的孩子是男孩的時候,這個孩子獲得的資源會更多,這也是傳統重男輕女觀念在現代的體現。

10歲女孩能用縫紉機幫奶奶掙錢:過早懂事的孩子,有多讓人心疼

不過,無論是獨生子女也還,還是多子女家庭中的最小的孩子來說,爸爸媽媽都不應該過分的溺愛而讓孩子失去吃苦的機會。

嬌生慣養的孩子一般以自我為中心。

其實,自我中心是每個孩子都經歷的階段。這方面,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傑也有過專門的研究。但是不同的是,有的孩子可以透過教育提升到同理心階段,學會換位思考;而有的孩子自我中心階段比較長,甚至可以延伸到成年階段。

10歲女孩能用縫紉機幫奶奶掙錢:過早懂事的孩子,有多讓人心疼

自我中心的孩子眼裡是沒有他人的,一切都滿足我樂意,我開心的原則。沒有辦法對他人感同身受,同時,他們對於別人的包容度也比較低。只要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傷害,就會大發雷霆。

這些孩子在人際交往中會吃虧,畢竟離開家庭之後就沒有人無條件的包容孩子。

另外,嬌生慣養的孩子很少能夠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自理能力。

爸爸媽媽總是越俎代庖的幫助孩子做出決定,完成任務,孩子失去了鍛鍊自己的獨立的機會。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還小,自己應該多幫助他們,但是這反而是害了孩子。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孩子未來在面臨重大的決定和自己人生規劃的時候都是無助的。

正如蘇格拉底所說,一個人只有有清醒的頭腦和獨立的思想,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吃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堂課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吃苦是孩子的一堂必修課。

爸爸媽媽在生活中也應該正確看待這件事,做到既不溺愛,也不能過分透過製造困難而達到所謂“吃苦”的目的。

對於獨生子女來說,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讓孩子更好地在吃苦中鍛鍊自己的獨立能力。

10歲女孩能用縫紉機幫奶奶掙錢:過早懂事的孩子,有多讓人心疼

可畢竟家中只有一個孩子,多多少少父母都會有一些溺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對自我的認知是模糊的。因此,父母要正確評價孩子,不過分的讚美,也不過分的打擊。

平時也要讓孩子多參加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的生活。暑假工或者兼職都是非常好的方式。

對於多子女的家庭,父母要做的就是做到均愛的原則,也就是不偏袒任何一方,儘可能一碗水端平。同時,我們也要認識到,吃苦並不是人為的營造困難。

杜威曾經指出,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如果過分的營造困難,孩子非但無法從吃苦中磨鍊品質,反而會養成自卑心理。

所以,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孩子自己解決,同時也要爸爸媽媽給孩子提供幫助,讓孩子有一個腳手架。

在孩子的最近發展區中引導孩子,讓孩子獨立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才是正確的看待“吃苦”的方式。相信父母們都已經知道了到底應該怎樣看待孩子吃苦這件事情了。

吃苦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節必修課,其中孩子不僅可以學會獨立、磨鍊自己的品質,還會透過獨立解決問題的方式提升自信心。

所以,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應該轉變觀念,拒絕溺愛,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長。

那麼,大家對此還有什麼好的觀點和看法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中留言和一起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