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一篇短文,嚴謹豁達,讀完少走一些彎路

老子曾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意思是說,得到榮譽、遭受恥辱使人受驚,好象重病纏身一樣。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人能像范仲淹那樣“波瀾不驚、寵辱皆忘”,必然是一位可以擔當大任之人。

朱熹的一篇短文,嚴謹豁達,讀完少走一些彎路

唐代詩人王維就提倡,“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北宋的蘇軾就是一位去留無意、任運隨 緣之人,面對各種困難,他都慷慨高歌,“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下面介紹朱熹的一篇短文,嚴謹豁達,讀完少走一些彎路。

朱熹的一篇短文,嚴謹豁達,讀完少走一些彎路

《不自棄文》(節選)作者:朱熹蓋頑如石而有攻玉之用,毒如蝮而有和藥之需。糞其穢矣,施之發田,則五穀賴之以秀實。灰既冷矣,俾之洗浣,則衣裳賴之以精潔。食龜之肉,甲可遺也,而人用之以佔年;食鵝之肉,毛可棄也,峒民縫之以御臘。推而舉之,類而推之,則天下無棄物矣。今人而見棄焉,特其自棄爾。今人見棄而怨天尤人,豈理也哉!故怨天者不勤,尤人者無志。反求諸己而自尤自罪、自怨自悔,卓然立其志,銳然策其功,視天下之物有一節之可取、且不為世之所棄,豈以人而不如物乎!

朱熹的一篇短文,嚴謹豁達,讀完少走一些彎路

朱熹是宋代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他19歲考中進士,曾任地方巡撫等職,清正有為,振舉白鹿洞書院建設,曾為宋寧宗皇帝講學。朱熹還嘔心瀝血修改《四書集註》,強調“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並將《四書》定為封建士子修身準則。

朱熹的一篇短文,嚴謹豁達,讀完少走一些彎路

朱熹的文章不僅思路清晰、結構細密,而且手法細膩。作者先提出論點,“而物有一節之可取,且不為世之所棄。”作者認為,只要該物有一點可取之處,便不會被世間丟棄。然後又由物及人,難道堂堂之人反而不如物嗎?就像李白所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接下來作者舉出他的論據,比如堅石可以琢玉、毒蛇可以配藥、糞物可用施肥、五穀可以抽穗,還有草木灰能用來洗滌、破衣裳也能做抹布、龜甲可以用來占卜、鵝毛可用於抵禦臘月之寒。

朱熹的一篇短文,嚴謹豁達,讀完少走一些彎路

然後作者提出觀點,“今人而見棄焉,特其自棄爾。”朱熹說,今天人們有被遺棄之感,不過是自己放棄自己而已。人生通達時,懂得這個道理,可以身居顯位;窮困時,也能以此拜師交友。所以,經常埋怨上天的人,自己並不勤快;總怪恨別人的人,也是沒有志氣。只有從自己身上發現問題,並堅定不移地樹立志向,然後再毅然決然地努力用功,才能成為有用之才。

朱熹的一篇短文,嚴謹豁達,讀完少走一些彎路

細味朱熹的這篇短文,作者舉尋常之例、講世間之理,所言“怨天者不勤,尤人者無志”,發人深省,實又非同凡響。朱熹行文嚴謹,以物論事而及人,文辭間老練而且豁達,令人感悟之餘,還可作為美文兼賞。

朱熹的一篇短文,嚴謹豁達,讀完少走一些彎路

曾國藩說過,“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為人處事不僅要謙虛誠懇,而且要有始有終。作家三毛也鼓勵年輕人,“你並沒有被棄,沒有人在世界上能夠棄你,除非你自己自暴自棄。因為我們是屬於自己的,並不屬於他人。”無論何時何地,也不管遇到多大的打擊,都不可對前途失去希望,更要對人生充滿信心,同時也要加倍努力和學習,才能儘快擺脫困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