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村三蝶記(三)——晉國崛起

上回說到:三蝶在夏朝將釀酒的工藝提升,之後在周朝初期救了幼時的唐叔虞,隨後聽聞古唐國要復興,三蝶決定跟隨叔虞一起回家鄉。

叔虞是姬姓,因分封為唐國君主,所以世人稱為唐叔虞。

在叔虞的兒子子燮即位後改國號為晉,此後晉國一直在周王朝歷史上是一箇中原地區靠北的大國。

杏花村三蝶記(三)——晉國崛起

從鎬京通往唐國的路上,三蝶陪伴著車隊飛翔,偶爾飛進叔虞的馬車裡聊天。年輕的叔虞面對一個陌生的國都,行車過程中除了手不釋卷,還聽三蝶講一些古唐國的故事。

當時,由於唐國地處夏人故墟,四周遍佈戎狄部落,加上叛亂剛剛平息,局勢動盪不定,民族矛盾十分尖銳。叔虞詢問了三蝶該如何治理當地政務。

三蝶不懂政治,但提到了自己釀酒的一些經驗。夏商兩朝以來,三蝶遊歷四方,但在其他地方釀的酒相比在杏花村周邊地區釀的酒,即使採用同樣的工藝,品質還是要略微差一些。

這是因為杏花村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當地產的糧食,以及氣溫氣候和酒麴的不同,都會影響酒的品質。所以在三蝶在異地釀酒會嘗試微調一些工藝手法,有些調法讓酒的品質能夠提高。

杏花村三蝶記(三)——晉國崛起

叔虞聽明白了,萬事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在唐地執行“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法,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以夏戎之法理夏戎之民。

距離唐都100多里時,大隊人馬路過了杏花村,叔虞下令要在這裡住一晚,想了解這裡釀的酒是最好的原因。

當時的杏花村家家都已經學會釀酒,村裡還有一個集體的酒坊。在這個酒坊裡村民們自發的分工協作,沒有分封的等級制度,很有夏朝的風格。

這更加確立了叔虞的信念,抵達唐都後,“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針立即實施,推行政策一年後,即見成效,農業、牧業都得到顯著發展,政績斐然可觀。

杏花村三蝶記(三)——晉國崛起

叔虞治唐之所以成功並且久遠,關鍵在於執行“啟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正確方針,大量歷史證明,這一方針成為晉國的傳統國策,並對後來晉及韓、趙、魏三國的政治、經濟和思想文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從而形成三晉文化體系中尚公、尚法、尚賢的特色。

三蝶也在復興唐國的過程中助力不少:

首先火蝶發現了鐵礦,透過火焰800度把生鐵製作成農耕用具,部分替代了笨拙的石器;

彩蝶製作了花壇,每年春季到秋季整個唐都都有五光十色的花卉展示,提升了人民幸福感;

水蝶將汾水引流到各個區域,讓各地百姓用水的綜合成本降低了一半以上。

杏花村三蝶記(三)——晉國崛起

看到自己故國復興,三蝶都很高興,他們之後返回杏花村的集體酒坊,透過他們的神力擴大了酒坊規模,提高了酒的產量。

此後的周朝幾百年裡,晉國各地有一半的百姓都能喝到杏花村產的好酒。

正所謂“盛唐開啟正當時,好酒出產杏花村”,未來三蝶還會遇到哪些故事,讓我們下集——文公稱霸,再分曉!

(本故事純屬虛構,所涉及歷史人物均為杜撰,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