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白居易望月作詩一首,反映戰亂後骨肉流離,引人落淚

很多時候覺得,古代人真是要比現代人無聊得多,但也浪漫得多。現代人,看一次月亮,都要等到八月十五,一年一度,求個儀式感。可古代人呢,只要入夜,即可望月。思鄉時望月,懷人時望月,喝酒時望月,夜談時望月,或者倒過來說也可。他們看一回月亮喝一回酒,作一回詩,李白就是個中高手,留下的幾首明月詩都堪稱經典。而李白之外,白居易也有一首望月而作的詩歌,相比李白的狂放灑脫,白居易這首詩就說是讀來令人肝腸寸斷也毫不誇張。

青年白居易望月作詩一首,反映戰亂後骨肉流離,引人落淚

詩王白居易白居易的不少筆墨留給了勞苦大眾,而這首寫給抒發骨肉親情的詩歌,同樣反映現實,真實可感,感人肺腑。望月有感·白居易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釋意:戰亂過後 田地荒蕪 骨肉流離詩歌寫作時間大約是在799年秋到800年春之間,唐朝廷派兵攻打叛軍,戰事就發生在河南境內,即白居易在序言裡所寫的“河南經亂,關內阻飢”。

青年白居易望月作詩一首,反映戰亂後骨肉流離,引人落淚

白居易望月戰亂戰亂,戰後便亂。詩首句便概括出此番戰亂後的慘淡局面:所有祖業都已成空,弟兄幾人也分散在各地,無以相見。奠定淒涼悲痛的基調。頷聯接著寫戰亂後的場景,田園一片荒蕪,骨肉幾多流離,這一聯是對首聯的延伸和深化。上下句用“寥落”和“流離”兩個雙聲詞相對,使詩句在朗讀時形成鏗鏘的語感。而頸聯則最為人稱道,詩人以千里孤飛、形影相弔的失群孤雁,以及秋風中斷根四處漂泊的蓬草作比,比喻離散的骨肉兄弟以及遠離故園漂泊在外的異鄉人,比喻貼切,深情到位。

青年白居易望月作詩一首,反映戰亂後骨肉流離,引人落淚

失群孤雁最後一聯詩人以天上的一輪明月作結,這輪明月,古今多少人看過,對著它寄託著自己的思念,詩人在此,也以此作一個想象:四散在五地的親人們,抬頭看到明月時應該都會垂下淚來,此夜此間,都會思念起故鄉。特色:筆法老練 以平常語寫非常事 根據詩作年份可以知道,寫這首詩時,白居易正值二十七八的年紀,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古代,算是青壯年時期。但整首詩讀下來,這筆法卻已是老練非常,與我們熟悉的他後期的詩歌風格相去不遠。詩人並沒有故意使用奇特的意象,所寫的都是戰亂後極為常見的場景,選用意象也很平常:荒蕪的田園,孤零零的飛雁,漂泊的蓬草,一輪清冷的明月——幾個孤寂冷落的意象,構成了孤苦淒冷的意境。白居易寫詩的特點也就在於,能夠用最平常的語言,寫出意味深長的詩歌。

青年白居易望月作詩一首,反映戰亂後骨肉流離,引人落淚

孤雁與秋蓬這是任誰經歷都會無比痛心的苦難:一旦戰爭,百姓家園盡毀,土地荒蕪,骨肉流離,四散飄零。但詩人並沒有止步於這苦難,而是仰望天上美好的明月,寄望於在這千里萬里同一輪明月的映照下,骨肉兄弟即使散落在各地,也都能同感到這一致的鄉心。白詩平易近人,不作艱深之語,他的目標就是令鄉里婦孺皆能聽懂。從這首詩看,讀懂顯然只是最低階的標準,他不僅讓人人都能讀懂,還能令方圓幾里的人聽了都痛哭失聲。即使千年之後的我們讀來,也沒有絲毫的障礙,詩歌跨越時空的動人力量就此凸顯。

青年白居易望月作詩一首,反映戰亂後骨肉流離,引人落淚

寂寥望月在平常的語言中,詩人寄寓了濃郁深厚的情感,使人讀之淚落。在古代,人要分離真是太容易,而想要重聚卻是太難,所以李商隱有“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杜甫也有“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的悽楚感慨。在白居易那裡,“詩歌是現實的反映”,他反對詩歌脫離內容單純地去追求奇特的語言,華美的意境,所以在他的詩歌裡,是能讀到沉甸甸的內容的:他不只在寫自己骨肉兄弟的分離,更是在寫整個戰亂背景下,流離失所的百姓的情感歸屬。事實上,讀詩歌序言可知,白居易此時並非真正的難民,他的幾位哥哥們其實是在各地做官,他的處境不至於像其他的百姓一般。可他們尤其如此,其他的百姓又何如呢?

青年白居易望月作詩一首,反映戰亂後骨肉流離,引人落淚

白居易 琵琶行而這番經歷也的確為白居易後來的詩歌主張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他敢想敢書,提出“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於是中國詩歌史上便有了《秦中吟》和《新樂府》,以筆書寫民間疾苦。“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這是白居易當時代的文學理想,一個有膽識有才情的文學青年的文學理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