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不變色,百年不變形——徐氏泥彩塑

一件作品

從下到上,由裡到外,一氣呵成

以細膩的筆觸

從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襉作精緻的描繪

以大寫意的手法和濃烈的色彩

酣暢淋漓地表現出濃濃的民俗、地域味

它就是

五十年不變色,百年不變形的

徐氏泥彩塑

五十年不變色,百年不變形——徐氏泥彩塑

非遺名片類別:傳統美術專案編號:Ⅶ-47專案序號:3462008年,“徐氏泥彩塑”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民間泥塑藝術

徐氏泥彩塑始於清末民初,以泥塑圓雕、浮雕、單尊、群像為主,以歷史故事為題材,並以“傳統的人物造型、服飾彩畫、貼金、繪畫工筆重彩”等特徵聞名,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泥塑藝術,主要流傳於四川省大英縣一帶。

五十年不變色,百年不變形——徐氏泥彩塑

傳統技法,工藝獨到

徐氏泥彩塑用傳統技法施工,先繪圖設計,製作工序複雜,包括構圖、立骨、泥土處理、上粗泥、上細泥、陰乾、修補、打磨、上彩貼金、開相和背光裝飾。作品主要流傳於四川、湖南、臺灣等地,在旅遊景點和寺觀廟宇極受歡迎。

五十年不變色,百年不變形——徐氏泥彩塑

五十年不變色,百年不變形

徐氏泥彩塑除造型惟妙惟肖,色彩鮮亮,最大的優勢是泥巴做的塑像竟可以五十年不變色,百年不變形。其中的秘訣之一是選材。泥彩塑原材料來自沉澱數年的離地表至少50公分的土壤,該土屬於生土,雜質少,比普通泥土更堅固、穩定,不易變形。在上彩前用白膠粉鋪墊,形成一層光滑的保護層,有利於防水。就地取材,穀草、棉花是徐氏泥彩塑的另一秘訣。穀草有兩大用處,搭骨架時,用於捆綁固定,增大體積,減輕重量。幾寸長的穀草節加在粗泥中,增加韌性,當泥土由溼到幹變形時,不變形的穀草則充當了“緩衝劑”。棉花也有同樣的用途,用於增加細泥的韌性。

五十年不變色,百年不變形——徐氏泥彩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