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南方人過年為啥不包粽子?北方人過年不包粽葉,南方包粽葉

前年,寫過《端午的雞蛋》,去年寫了《端午的糖糕》,今年,似乎也該寫寫粽子了。

粽子我吃得不多,尤其是小時候,北方的縣城家裡不包粽子,賣粽子的也少,不像江南,粽子的品類繁多,還不斷出新,萬物皆可“粽”,想把不同的粽子吃個遍,從端午開始,至少得到過年。

江南人吃粽子,和北方人吃餃子一樣,過節吃,不過節也吃,過端午吃,過年也吃。既是家常便飯,又可以帶有儀式感。有一年,周作人在北京過年,想包粽子,卻無處尋得粽葉,只得做罷。其實,粽葉南北方也不同,南方以箬葉為主,北方用得多是蘆葦葉,單是葉子不同,味道就有差異,至於包裹的內容,更有天壤之別。

【文化】南方人過年為啥不包粽子?北方人過年不包粽葉,南方包粽葉

金庸先生是嘉興人,小說裡寫到過不同的粽子。《神鵰俠侶》上,楊過受傷,程英問他想吃什麼,楊過說想吃粽子。當晚,程英給楊過親手裹了幾個粽子,“甜的是豬油豆沙,鹹的是火腿鮮肉,端的是美味無比。”《笑傲江湖》裡,嶽靈珊給令狐沖送過素餡粽子,“草菇、香菌、腐衣、蓮子、豆瓣等物混在一起,滋味鮮美。”

多年前,第一次去嘉興時,實在適應不了鹹口的粽子,大概是因為沒有程英和嶽靈珊的陪伴,覺得難以下嚥。後來去的次數多了,發現南北口味差異雖大,總能找到共識,比如鮮肉粽子,在嘴裡嚼起來,和把子肉米飯屬於同一原理。並且,越是曾認為的“黑暗料理”,一旦嘗試並適應了,更加欲罷不能。比如有一種腐乳粽子,我竟吃上癮了,那種感覺就像是兒時拿一個熱饃掰開,夾一塊沾湯掛汁的豆腐乳,一大口咬下去……

【文化】南方人過年為啥不包粽子?北方人過年不包粽葉,南方包粽葉

成長讓人不再過於挑剔,口味也越來越重。就像我曾無法接受北京的豆汁兒,散發的酸餿味,一度讓我無法把碗舉至嘴邊,但前陣子我去北京,吃了一頓爆肚,喝了幾兩二鍋頭後,主動要了一碗豆汁,竟也能一飲而盡,然後咂摸一下唇舌,覺得還挺有風味。

我不是從前那個少年,能接受一點點改變。

這種改變還有很多。比如少年時初次去上海,早餐米飯裹油條就差點令我因噎廢食,好不容易找了家生煎,以為是老家水煎包,自然大失所望。第一次去廣州也如此,滿大街去找豆漿油條,讓老廣朋友笑話了半天。那時,在我的味蕾中,北上廣,都是曹。

老家曹縣的粽子,倒是有一種獨特的吃法,從叫賣聲中就體現出來:“江米粽子,蘸白糖!”白糖成了粽子的蘸料,原本就蜜甜的粽子更是甜得張不開嘴,雖然糖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但這麼甜美的回憶,還真讓人懷念。

如今的粽子,不僅品種豐富,包裝也五花八門。今年端午,收到李子柒的粽子,包裝盒是可以拼插成龍舟的,只是略微複雜些,我看著說明書鼓搗半天,好歹做出了一個龍頭,就沒有再弄,實在是有頭無尾。

【文化】南方人過年為啥不包粽子?北方人過年不包粽葉,南方包粽葉

還收到黃鶴樓的粽子,也頗有仙氣。

【文化】南方人過年為啥不包粽子?北方人過年不包粽葉,南方包粽葉

粽子的味道如何,在這裡已然不太重要,和月餅一樣,粽子也成了每年各個地方的文創設計大比拼,先賞心悅目,再滿足口腹之慾,倒也不是壞事。

端午,每年總有人爭議,應該祝快樂,還是安康;每年也有人討論,究竟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是曹娥或伍子胥……這些似乎並不重要,端午,終歸還是要吃粽子的。

壹點號魏道泉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