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疏遠,從一方暗自較勁開始

01

你有沒有過一段漸行漸遠的友情?明明是好朋友,對方卻變得慢慢開始和你“暗自較勁”

於是,一段友情最終“漸行漸遠漸無書

東野圭吾在《惡意》裡寫道:有些人的恨是沒有原因的,他們平庸,碌碌無為,於是你的優秀,你的天賦,你的幸福都是原罪。

較勁會滋生出嫉妒、怨恨以及無窮的焦灼不安。

一段友誼一旦開始較勁,會由甜變酸、由愛變恨。

說到較勁,我想起了梁思成的第二位太太林洙。

林徽因對林洙亦師亦友,在自己肺結核很嚴重時,仍抽空為她補習英文,引薦她在清華讀書,資助她學費。

然而林徽因去世後,林洙極速嫁給梁思成,扔掉梁家客廳裡的林徽因畫像,並不遺餘力地抹黑林徽因。

寫書說林徽因和徐志摩有曖昧,臥室掛著徐志摩飛機失事時的殘片

說林徽因曾向梁思成坦承:自己愛上了金嶽霖;

在電視上說林徽因不會做家務,不是個好妻子……

她爆料的種種八卦,差點讓林徽因在讀者心目中由白月光變成白蓮花;令才情橫溢的國民女神被人記住的,不是為社會作出的貢獻,而是漫天緋聞。

她心裡究竟有多意難平,才會到處抹黑昔日的恩人。

有人分析說,林洙眼紅林徽因的美貌和才情,嫉妒梁思成心裡愛的是林徽因,她不甘心大家只記住梁思成的妻子是林徽因而不是她。

也許她心裡每個角落都在與林徽因暗自較勁,試圖證明林徽因沒那麼好,她比林徽因更適合做梁思成的妻子。

《怪誕行為學》裡說,

攀比累,但不攀比,大部分人類甚至連怎麼活都不知道。

與死去的林徽因攀比、較勁,是林洙刷存在感的方式。

喜歡與人較勁的人只有看到參照物時,才感知到自己的存在價值。

這樣的人,很容易迷失自己,陷入焦慮和不安感。

朋友疏遠,從一方暗自較勁開始

02

較勁的友誼遲早會失去,不較勁的友情是雙贏。

張愛玲和蘇青在民國時期,是上海很有人氣的女作家。1944年,張愛玲和蘇青一同接受了上海《新中國報社》採訪。

主持人問蘇青最喜歡哪一位女作家,蘇青說:

“女作家的作品,我從來不看,只看張愛玲的文章。”

主持人轉問張愛玲,張愛玲笑了笑:

“古代女作家我只愛李清照,近代最喜歡蘇青。”

蘇青邀請張愛玲為《天地》雜誌寫文,她毫不猶豫將短篇小說《封鎖》拿去給蘇青撐場,為《天地》拉攏了一撥人氣。

張愛玲曾說同行相妒,女人都是同行,但她對蘇青更多的是欣賞和支援,很少是較勁和攀比。

別人問張愛玲與蘇青的關係時,她還打趣說:“她敷衍我,為了拉稿子。我敷衍她,為了要稿費。”

實質上,那時的張愛玲和蘇青不僅有業務往來,還是閨中密友,她們勢均力敵,欣賞多於眼紅,私下惺惺相惜,事業上共生共長共贏。

朋友之間難免容易會有比較,但比較是沒有用處的。

只有同步成長,學會欣賞自己,不卑不亢,才能維持長期的友誼關係。

朋友疏遠,從一方暗自較勁開始

03

在生活裡,朋友之間有很多暗自較勁的場景。

朋友處處模仿你,你買條裙子,她要去買一條同款的;你買雙鞋子,她要去買一樣的;你買包包,她也要像要跟你競價投標似的,反正你有什麼她也要有什麼。

兩個結構差不多的家庭,房子買在哪個學區要比,車子什麼牌子要比,孩子的成績單、各種才藝也是要比的,誰落後誰心裡不是滋味。

大學宿舍裡,他們都在聊天看影片,你卻一直看書,有人就故意把嗓門拉得特別大分散你的注意力,看你怎麼當學霸。

在友情裡,我們大多數時候會希望對方好。但

如果對方超越我們許多時,恐慌、較勁和失落難免會不自覺地湧上心頭,這時我們

要學會察覺和調整自己的心理。

我看過譚詠麟的一段採訪,他說,他本來跟張國榮私下的關係挺和諧,但他們的歌迷總是拿他們比較,比較多了,之間的關係就有點尷尬。

朋友疏遠,從一方暗自較勁開始

張國榮和譚詠麟的曲風和聲線都很不一樣,一個是渾厚的中低音、一個是圓潤的高音,各有特色,沒必要爭論誰比誰好。

朋友之間放下較勁,關注自身的優點,發揮長項,不狹隘地與他人比較,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進步,就很值得高興。

多與昨天的自己縱向比較,減少與他人橫向比較

朋友疏遠,從一方暗自較勁開始

楊絳

父親

曾說:

“故人如同庭中樹,一日秋風一日疏。

想要維持一段長久的友誼,真的很不容易。

當朋友比自己優秀時,

給自己一萬個理由去羨慕嫉妒恨,

不如給自己一個理由去拼搏上進,

用實力照亮自己,用祝福加持彼此關係。

畢竟,友情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較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