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解讀:朝聞道,夕死可矣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4。8

字詞解釋

“朝”,早上的意思

《論語》解讀:朝聞道,夕死可矣

大意

孔子說:“早上聞道,晚上死都可以了。”

導讀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道”可說是使用最廣、出現最頻繁的一個概念,也是歧義最多、內涵最複雜的一個概念,極常見卻又極不易把握。小到做件事的途徑、方法、規矩,大至人生真義、社會理想,甚至萬物源頭、宇宙終極,都可以叫作“道”。而且各家各派都使用“道“這個概念,而表達的意思卻往往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論語》中的“道”也有大有小,含義不一,讀的時候要隨句分梳、細心領會。

《論語》解讀: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這句話裡的“道”顯然是大道而非小道,是關於人生乃至宇宙的終極大道理。這裡的“聞道”其實並非是聽說了一個什麼真理,而是透過畢生的修養達到了與道為一的高度。與道為一,其實也就是與天地萬物為一,與宇宙為一。這是可能的嗎?

《論語》解讀:朝聞道,夕死可矣

如果從形而下的角度來看,當然不可能。但是從形而上的角度去思考則並非不可能。生命體上的一個細胞就具備這個生命體的全部資訊,取一個細胞就有可能還原整個生命體,這是現代全息科學已經證實了的。人就是宇宙的一個細胞,人與宇宙萬物同構,人的一身就儲存著整個宇宙的資訊,人一旦完全認識了自我,也就可能認識宇宙萬物,從而在某一瞬間達到一種與宇宙萬物為一的精神境界。在這種時刻,主客合一,物我兩忘,主體感受到的情緒是完美和狂喜,自信而自得。這時主體所經歷的心理過程大概類似於馬斯洛( A。 H。 Maslow,1908~1970)所說的“高峰體驗”。

《論語》解讀:朝聞道,夕死可矣

《中庸》說:“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上》)陸九淵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這些話都是在說一個道理,即人與宇宙萬物如何可以為一,怎樣為一。

《論語》解讀:朝聞道,夕死可矣

至於一個人達到與宇宙萬物為一,亦即與道為一的精神境界後所獲得的高峰體驗是什麼樣子,我以為北宋理學家程顥《秋日偶成》詩說得最好:“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人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

《論語》解讀:朝聞道,夕死可矣

這就是孔子說的“聞道”一個人透過畢生的修養達到了這樣的精神高度,於是獲得一種徹底的精神解放,一種從未有過的自信自得,一種狂喜般的高峰體驗。人生至此,還有何求?故曰“夕死可矣”。

用閱讀去了解這個世界,然後愛上它

——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