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後,河南省共有兩個建制市被撤銷,其中一個還被合併了

已經寫了好幾篇有關河南區劃的文章了,也頗受朋友們的歡迎,今天,小編就河南建制市的歷史,結合鐵路的興建,講兩對河南城市興衰的故事。

中國古代沒有“市”這一級行政區劃,直到民國時,才開始設立建制市。1928年設立的鄭州市和1929年設立的開封市,是河南省最早的兩個建制市,到了1949年建國時,河南省已經有十個建制市了。而發展到今天,河南的建制市已經是越來越多,共有38個(17個地級市,1個直管市,20個縣級市)。不過,在解放後,因為種種原因,河南省還有兩個建制市被撤銷了。

第一個被撤銷的建制市是朱集市。朱集,原是商丘縣朱集鎮,朱集市是1949年建國時,河南十個建制市之一。如果再往前追溯到明清,朱集不過是商丘縣城東北方向的一個集鎮罷了。說到朱集就不得不說說商丘。三皇五帝及夏商時,就曾定都於商丘。到了隋代,置宋州,後來宋代的國號就來自於宋州,所以,北宋建立後,宋州就升為應天府,還成為了南京。金代降為歸德府,明代嘉靖年間又重置歸德府,府治設在商丘縣。那麼,商丘在古代有這麼輝煌的歷史,為何她管轄的一個集鎮,反而在近代差點取代了她呢?

這一切還要從隴海鐵路說起。民國初年,修築隴海鐵路,原本是要透過商丘老縣城,並在商丘設站的,無奈當地居民認為鐵路破壞了風水,反對鐵路靠近商丘,當局只好把鐵路向北移了15裡,從朱集透過,並設立朱集站。

解放後,河南省共有兩個建制市被撤銷,其中一個還被合併了

這一下了不得了,鐵路一通,車站一開,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原本是一個集鎮的朱集,立刻繁榮起來,成為人流、物資的集散地。雖然1933年,朱集站改名為商丘站,但那時朱集城區面積已經超過了商丘老縣城,大有取代老縣城之勢,老縣城的居民也為自己的迷信付出了代價。

1948年11月,商丘解放,商丘的老縣城和朱集鎮析出,設立商丘市。但在1949年3月,商丘市又被撤銷,老縣城重新劃給商丘縣,朱集鎮則單獨析出,設立朱集市,是縣級市。到了1950年,再次在老縣城設立商丘市,出現了商丘市與朱集市並存的局面。1951年,朱集市被撤銷,合併到縣級商丘市,商丘市的市治也遷到了朱集舊地。就這樣,朱集從快速崛起,到險些取代商丘老縣城,再到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這過程也頗讓人有些唏噓。

1997年,設立地級商丘市,原縣級商丘市改為梁園區,而老朱集大概就是梁園區道北一帶。商丘人都知道,所謂道北是指隴海鐵路以北。自商丘市治遷到這裡後,老朱集就成了商丘的市中心,曾經無限繁華過。只是因路而興,又因路而衰,1984年,在道南興建了新的車站,商丘的市中心從此開始逐漸南移,道北繁華不再,再加上道北有很多老國企,上世紀90年代又是最困難的時候,道北也就逐漸衰落了。

2013年,道北開啟了舊城改造,隨著商丘高鐵站的投入使用,在商丘市中心不斷南移的背景下,道北能否重塑輝煌,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解放後,河南省共有兩個建制市被撤銷,其中一個還被合併了

第二個被撤銷的建制市是汝南市。汝南,西漢建置汝南郡,明代設汝寧府,府治在汝南縣,清代因之。民國廢府留縣,因此汝寧府被廢,只留下了汝南縣。說起汝南來,大家就會想起她的上級行政區——駐馬店。

汝南與駐馬店,也是近代鐵路所帶來的典型悲喜劇。清末開始修建京漢鐵路,作為南北的大動脈,京漢鐵路原本是要經過汝寧府的治所汝南縣的,並要設站。與商丘一樣,汝南當地的鄉紳們,以鐵路會破壞當地的風水為由,強烈反對鐵路經過汝南。最終,當局只得繞開汝南,開啟地圖你就會發現,鐵路在汝南這向西拐了,並在一個叫駐馬店的村莊設立了車站。而對於汝南和駐馬店來說,這一拐,其實就是命運的拐彎了。

解放後,河南省共有兩個建制市被撤銷,其中一個還被合併了

這天大的餡餅就這樣砸中了駐馬店。駐馬店,原是確山縣所轄的村莊,因為汝南的反對,京漢鐵路被迫在駐馬店設站。如前文所說的商丘與朱集的故事一樣,此後,駐馬店就快速崛起,成為繁華的商埠,還有了小漢口之稱,駐馬店也成為建國時,河南十個建制市之一。而那個有數千年底蘊的汝南,卻被鐵路打敗了,從此衰落下去。前文說的朱集,畢竟離商丘太近,最終沒有翻天,沒有取商丘而代之。而汝南相比則不同,畢竟距離駐馬店較遠,汝南也因此就沒這麼好的運氣了。

怎麼說汝南還是老牌城市,剛建國時,面子還是有的,1950年,汝南縣城曾析出,設立縣級汝南市,也僅僅是曇花一現,1951年,縣級汝南市就被撤銷了,至今汝南也沒有恢復市的建制。1965年,設立駐馬店地區,汝南改由駐馬店領導,2000年,駐馬店地區改為地級駐馬店市,汝南繼續屬之。現在汝南的縣城是汝寧鎮,當年的汝寧府,現在的汝寧鎮,這滄海桑田,除了長嘆一聲,也只能怨那些鄉紳鼠目寸光了。文/澹臺卓爾

注:圖片來自網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