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是什麼意思?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是什麼意思?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是什麼意思?先不看出處和作者,能不能理解這兩句詩的意思?這並沒有難度啊。“脈脈”是詩歌熟詞,“脈脈不得語”,出自《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脈脈不得語”就是寫牛郎織女隔著銀河對望,無語凝噎的那份相見不能相擁的狀態。發展到後來“含情脈脈”這個成語,指無聲地用自己的眼神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無聲、柔情似水,就是“脈脈”兩個字的意象。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是什麼意思?

“廣川”,川就是河流,“脈脈廣川流”,就是指一條寬廣的河靜靜地流淌。“驅馬歷長洲”。“歷”,經歷,經過。“長洲”在這裡是對應著“廣川”,寬大的河流自然有長長的河堤。我騎著馬經過長長的河堤。安靜、寬廣、宏大、合正,我們透過這兩句詩,能夠讀出詩人那種氣定神閒、萬事不驚的神態來。寬廣的河水安安靜靜地流淌,我也不說話,騎著高頭大馬沿著長長的河堤慢慢行走。這是在幹啥呢?又是誰,才有這種安定天下、志得意滿的心態呢?寫這首詩的人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上官儀。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是什麼意思?

說到上官儀,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不過他的孫女上官婉兒,在武周時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上官儀這個人物雖然名聲不顯著,但是無論在初唐官場,還是詩壇,都是不可不提的。於官場,上官家追隨隋煬帝,江都之變中被宇文化及所剿,上官儀因藏匿得以倖免。到初唐中了進士,在唐太宗手下專領文事,與諸遂良、虞世南、房玄齡等名臣共事。後來無驚無險升到宰相,卻在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內鬥中當了替罪羊被滅門,上官婉兒充入掖庭,開啟了另外一段人生。於文壇,在高宗前仕途順利,所以上官儀承襲南北朝詩風,格式上精研音韻、對仗;題材上以奉和、應制、詠物為主,內容空泛,重視詩的形式技巧、追求詩的修辭之美。而在當時,以他個人命名的“上官體”影響極大,成為和初唐四傑、陳子昂分庭抗禮的宮廷詩人派。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是什麼意思?

上官儀的詩風“綺錯婉媚”,上承楊師道、李百藥和虞世南,下開“文章四友” 和沈佺期、宋之問。不但為格律詩的成型帶出了一大幫人才,還直接作出了對仗方面的研究和規則限定。在陷入高宗與武后爭鬥的漩渦之前,上官儀的仕途一片昇平氣象。這種氣象反映到詩歌裡面,帶上他本身的詩歌特色,就出現了“脈脈廣川流”這種手法,用含情、溫柔的流水來寫開闊的河流,正是上官儀“綺錯婉媚”的文筆特徵。同時他作為一個宰相,還是要面對很多問題,不過總的來說天下太平無事,這些小問題對他來說,並非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所以,我們能看到他在早朝的路上寫的這首《入朝洛堤步月》: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是什麼意思?

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儀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這個時期格律還沒有出現,但是“永明體”對詩歌已經開始有了自身的規範,是以四聲為標準,以清麗通順為原則,並沒有平仄的概念(平仄是武周時期許敬宗韻書提出),所以這首五言要拿格律來看,是不合平仄的。這就是一首五古,即五言古風。“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前兩句寫早朝景色,他身為百官之首,帶領大家驅馬沿洛堤來到皇城外等候。“廣川”指洛水,“長洲”指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鋪沙,以便車馬通行,故喻稱“長洲”。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是什麼意思?

有些人認為上官儀還藉助“牛郎織女”的典故來形容君臣和諧、互相尊敬如愛慕的狀態,可能是有些過度理解了——當然也可能有這個意思。不過這本來就是上官儀的綺麗寫法,並沒有什麼稀奇。後兩句是即景抒懷。因為早朝非常早,所以天還沒亮呢。“鵲飛山月曙”,曙光微明,月掛西山,鵲鳥出林。這可能是當時的實景,也可能是上官儀對身後百官的形容。將人才比作鵲,出自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現在天下大治,人才們都到朝廷中來了,這自然有歌功頌德的意思。上官體就是後世西昆體、臺閣體的祖宗,無事也要吹捧三分皇家恩德,所以才稱之為應制精品。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是什麼意思?

最後一句“蟬噪野風秋”,點出時間是秋天,野外的蟬叫得有些令人煩躁,不過入秋了,它們也叫不了多久了。這是寫實景嗎?是的,但是同樣有指代。“蟬躁”一詞,出自陳朝張正見《賦得寒樹晚蟬疏》:“寒蟬噪楊柳,朔吹犯梧桐。”原本是指失意人士的不平之鳴。前面剛說了天下太平,人傑輩出,大都歸於朝廷,那麼這裡的蟬鳴自然就是指那些失意者,或者反對派在民間的鼓譟了。這首上官儀在帶領百官等候上朝之時的小五言詩,不但寫景,還蘊含了誇耀自己身為一朝宰相,執政天下的廣闊胸懷之意。不過以他當時身的身份,說這些並沒有自大之嫌。所以文武百官,一致稱好。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是什麼意思?

因為“脈脈廣川流”是領導階層最喜歡看到的社會秩序,而“野風、蟬躁”是他們共同的敵人。正因為立場的一致,加上上官儀風度翩翩,儀容端正,這首五言詩也字正腔圓、節奏平穩、韻腳鮮明,所以百官從之,以為神仙人物。劉餗的《隋唐嘉話》有記:高宗承貞觀之後,天下無事。上官侍郎儀獨持國政,嘗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轡,詠詩云:“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鵲飛山月曉,蟬噪野風秋。”音韻清亮,群公望之,猶神仙焉。誰知道還沒有幾年,這樣的神仙人物就被滅了門,直到四十年後才因為上官婉兒成為昭容而平反。一入官場命比紙,神仙鬼魅不由人。

“脈脈廣川流,驅馬歷長洲”是什麼意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