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的這些小舉動,看似招人“煩”,其實是智力發育好的訊號

寶寶一天天地長大,每天都在進步,時不時還製造一些“小驚喜”,帶給爸爸媽媽們無數歡樂。一歲左右的寶寶已經學會不少本領啦,他手腳越來越靈活,已經能站起來甚至能走路,有些還會自主地叫“爸爸”、“媽媽”了!

但是,爸爸媽媽高興之餘也有些頭疼,寶寶不光本事見長啊,連

“壞毛病”

也長了不少。他不再是那個乖乖躺著或坐著的小寶寶了,喜歡到處亂爬,對任何東西都好奇,什麼都想動,有時一轉眼就能惹出

“事端”

,讓人苦惱不已!

其實,一歲左右的寶寶已經開始跨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幼兒期

,他們依然需要爸爸媽媽的細心的照顧和呵護,但已經變得越來越

獨立

了,

個性

也逐步顯現出來。

這個時候,我們會發現,寶寶經常會做出一些

“惹人煩”

的小舉動,並且還“屢禁不絕”,爸爸媽媽千萬別以為寶寶變得

調皮

或者

不乖

了,這恰恰是他

心智漸長

智力發育良好表現

呢!如果寶寶有以下這些小舉動,那麼恭喜哦,你家有個聰明寶!

★寶寶愛吃手

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喜歡吃手,有時吮吸手指,有時則把半個拳頭都塞進嘴裡,吧唧吧唧地

吃得津津有味

。大人總不時地喝斥,

阻止他吃手

,多少細菌都吃進去了!

可寶寶才不管,只要一有機會就把手放嘴裡啃。寶寶出生三個月到一歲半左右是處於

“口欲期”

,即喜歡用

嘴巴感知世界

,吃手正是他探索自己身體的第一步。

從不會吃手,到靈巧地把手放入口中,再到各種花樣吃手,這正是寶寶智力發育的一種體現:本寶寶已經能

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肢體

啦。

【養護建議】

爸爸媽媽

不必刻意制止

寶寶吃手的行為,但是要

注意衛生

,保持他小手和口腔的清潔,避免接觸不乾淨物品後再吃手,

容易感染病菌

★到處摳洞洞

記得我家小寶一歲左右的時候,突然變得特別喜歡“摳洞洞”,抱著的時候總摳你的鼻子、嘴巴和眼睛;放下來就去摳傢俱或玩具上的小孔,最感興趣的是插座上的洞洞(後來裝上了防護扣),反正是見洞必摳!

相信不少的寶寶都有這樣的行為,讓人又好氣又好笑。其實這也是寶寶大腦發育良好的一種表現!

對於自己未知的東西,寶寶想用小手去摸索,預示著他有

強烈的好奇心

、有

豐富的內心世界

,同時也能透過鍛鍊獲得較好的

肢體掌控能力

【養護建議】

寶寶喜歡摳洞洞並非壞事,大人

不需要阻止

,但要守在他身邊,

做好安全評估和保護

。家中類似插座這種可預見的危險物孔洞,必須

做好安全措施

,或是放置寶寶無法觸及的地方。

★變身“小破壞王”

在小區遇到一位寶媽,帶著寶寶散步。她家寶寶坐在推車裡可忙活了,把半包的紙巾一張張抽出來,一點點地撕扯掉。這還不止,他把自己所能觸及水杯、手抓玩具、汗巾、鞋子等一併扯下來丟到地上。

寶寶做這些事時很開心,但如果被阻止,他就哭鬧!直到媽媽把東西撿回來,他再丟,一直樂此不疲。寶媽邊打掃戰場邊埋怨,說寶寶最近變成了一個“破壞王”,見紙就撕,見東西就扔,不給還不行,真拿他沒辦法!

寶寶撕紙和扔東西,也是常見的一種

嬰兒遊戲

,他能從中

獲得快樂、自信和滿足

。在不斷重複的遊戲動作中,強化了他對事物的認識,還鍛鍊了手腳協調能力,也非常有助於智力發育哦。

【養護建議】

寶寶在沉浸在這樣的遊戲當中時,

家長應積極地迴應

他,能

激發寶寶的反應

。但是在玩的過程中,要注意紙片不要誤食,玩具可以換成一些柔軟耐摔的材質。

★他是個小“話癆”

一歲的寶寶已經

牙牙學語

了,他的

發音變得更頻繁,更復雜

。這時候寶寶能開口叫“爸爸”和“媽媽”,還能說一些其它的人或物品名稱,比如“奶奶”、“娃娃”、“糖糖”等,還會模仿運動的叫聲。

有時候,寶寶咿咿呀呀地

自顧說話

,但是我們根本聽不懂他在說什麼,配上他那可愛的小表情和動作,儼然成了一個

“小話癆”

,這簡直要把爸爸媽媽樂翻了。

寶寶這個時候正處於

身體和語言發育的高峰期

,大部分寶寶在這個階段能

說出第一批單詞

,但還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只有與寶寶親近的人才能理解他的意思。

【養護建議】

平時

多與寶寶“對話”

,還可以

模仿他的發音

,鼓勵他發音,給予他信心。家長也可以常給寶寶

唱兒歌、講故事

等,語句要慢,讓寶寶聽得清,對他的言語發育也很有幫助哦。

所以,當寶寶在做一些的“煩人”舉動時,家長們千萬不要盲目地“糾正”他,而是要

順勢做出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滿足他的

好奇心和探索慾望

,對於他的智力發展和身心健康都是極有幫助的!除此之外,你還留意過寶寶有哪些智力發育的訊號呢?

本文為莞家媽媽原創內容。家中有倆寶,專注於學習和分享科學實用的育兒知識,喜歡文章記得幫忙點贊和分享,關注瞭解更多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