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口吃會影響智力發育,這是真的嗎?

五一假期之前,小編在後天收到一條充滿焦慮的留言:老師你好,我家孩子快4歲了,說話磕磕巴巴的狀態已經持續好幾個月了。原本我以為這是正常現象,就沒當回事,等到反應過來要給孩子糾正時已經晚了。

每次說話他都會“我…我…我…”個沒完沒了,特別是句子挺長時更明顯。在最近我還發現了孩子說話時總會攥拳眨眼,有人說結巴會影響智力發育,您那裡可以治嗎?

遇到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很多爸媽都非常著急,甚至不知道採取哪種態度來面對孩子,為了讓孩子對自己的問題不那麼敏感。一般來說,3歲正到達語言學習路途的最高峰,孩子各種語言能力都相對初步發育成熟,但可能出現表達不流暢的情況。

大多數孩子的語言不流暢是正常的,這是因為大腦和構音器官的發育還未達到完全的同步,大腦中的想法太多,而構音器官沒能跟上大腦表達的慾望。但是,如果接近4歲仍舊有這種問題,那麼大機率是不正常的了。

口吃初期如何判斷?

口吃最難的也許不是治療與矯正,而是早發現。

兒童的口吃之所以表現得如此嚴重,絕大多數案例是因為在產生早期沒有得到監護人的及時發現和重視。

小兒說話磕磕巴巴很正常嗎?確實比較正常,但如果孩子有一些同齡人沒有的表達特徵時,就需要父母注意了。這些特徵也許就預示著孩子離真正的口吃不遠了。這些特徵是什麼呢?

家庭是否有典型的家族性口吃傾向?

孩子在句子開頭和中間部分是否有特定詞彙的重複和停頓?

孩子某一詞彙的停頓是否通常在3次或以上?

孩子的拉長音至少有2秒鐘?

當寶寶在停頓和重複時,是否有眨眼、跺腳、攥拳等不自主的動作?

當和他人交流時,孩子有沒有顯得窘迫?

如果孩子的情況滿足以上3條,或者某一條表現得非常突出時,父母最好帶著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看看有沒有生理異常。如果沒有生理異常,就要自查一下家庭和教育情況了,因為發育性因素是引發口吃的最重要原因。

口吃會導致智力減退嗎?

有人說,口吃天生就比普通人笨,因為口吃的產生加重了智力的減退,也有人說,口吃天生才思敏捷,歷史上好多位文學家、政治家在小時候都有過口吃經歷。那麼,哪種說法更科學呢?

口吃是不挑人的,無論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家庭是否富裕,都有可能因為某個或某些原因沾染上這塊狗皮膏藥。我們縱觀人類歷史,名留青史的口吃者也不少,像是亞里士多德、韓非子、司馬相如、鄧艾、丘吉爾、詹天佑等。

但是,這些個例的出現就能證明一些口吃者比其他人具有先天的智力優勢嗎?或者說,因為口吃者在一生中闖出名堂的寥寥無幾,就能說明口吃者要比普通人更笨嗎?我想無論是從正面還是反面來看,這些都無法讓我們很自信地下決斷。

能夠影響智力的因素只有先天基因和後天教育,其他的因素都在其次。

口吃是一種語言障礙,而且和語言發育遲緩不同,其發作機制雖然由大腦引發,卻不會由於語言中樞發育不全繼發智力低下。

口吃雖然有一部分是社會心理引發的,但這種口吃只會讓孩子減少和他人的接觸,很少會在學習成績上體現出太大的差距。如果差距過大,也是孩子的心理異常引發的。在解決了孩子的口吃問題後,學習成績自然會提升上來。所以,口吃並不會導致智力衰退。

智力低下只是孩子給父母的錯覺,

寶寶不愛與人交流、學習成績差,並不能就斷言孩子一定笨。

放下智力不提,父母倒是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社交水平和心理變化。

兩三歲的幼兒可能還無法感受到社會帶來的負面反饋,但4歲的孩子對自己的認知已經很清晰了,能從他人的表情和語言中體會出不同的情緒。當外人對自己磕磕巴巴的語言狀態有取笑、不屑的態度時,孩子多半是能感受到的。

屆時,孩子會慢慢變得不願參加集體活動,避免和他人過多接觸,孤僻、自卑和焦慮的心理會佔據主導,嚴重者會出現失眠和食慾減退的情況,進而影響生活和學習。所以,想要解決口吃就不能忘記解決心理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