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以前,孩子身上這些“毛病”,真的不用管!

你們有沒有發現,自己家孩子身上有一大堆毛病,想改卻改不掉,然後你就開始每天焦慮,總是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跟孩子鬧不愉快,讓自己心情變差。

我覺得,至少有90%以上的父母都做錯了,四歲以前孩子身上一些所謂的“毛病”,根本就不用管!

第一個:分享

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有些家長每天在家裡跟孩子強調要“分享”,而且不分時候、不分場合的訓練孩子,甚至勉強孩子去分享。

我跟你講,這個真的沒有必要,因為分享是一種美德,是道德層面的事情,孩子的道德意識建立一般在七八歲以後。這個是瑞士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經過多年研究的一個成果,也就是說七八歲之前的孩子,還沒有形成清晰的道德意識。

你讓一個三四歲的孩子,非要去做一件充滿美德的事情,這個就叫揠苗助長,除了傷害沒有任何意義。

第二個:光腳丫

我見過一位媽媽,看見自己三歲孩子光著腳丫在臥室裡跑,竟然拿著鞋底打兒子的腳掌,問兒子:“還敢不敢不穿鞋子在地上跑了?”把孩子給嚇得真夠嗆。

實際上,不管是春夏秋冬,只要你的孩子能承受腳底的溫度,就隨便他來回跑。像什麼“寒從腳起”之類的說法,其實都是唬人的,我女兒從小就是天天光著腳丫來回跑,也沒見生過幾次病。

因為腳底有一些反射區,和神經分佈,光著腳丫反而有利於促進神經系統發育,和運動能力發育。

第三個:認生

在有些媽媽眼裡,認生也算是一個毛病,比如寶寶第一次見某個阿姨,突然就害羞地哭了,媽媽就會笑著說:你真是個膽小鬼……給孩子身上貼各種標籤。

其實,孩子在一兩歲的時候,最容易認生了,這不僅不是壞毛病,反而是好的表現,說明孩子挺聰明的。因為孩子能區分生人和熟人,這恰恰是孩子大腦發育的一個標誌,我們千萬不要去錯誤的解讀。

如果你在這個時候去指責孩子,去貼標籤了,孩子的認生期會拉得特別長,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的社交性需求,他會不敢跟別人交往。

第四個:愛哭

有個愛哭的孩子,真的會讓媽媽崩潰。但是,你也不用慌,你不過是遇到了高需求寶寶。在醫學上,高需求寶寶精力充沛,極度需要父母的陪伴,但心理又非常敏感,有這比較嚴重的分離焦慮,哭泣只不過是他長出來的一根刺。

印第安大學研究表明,大多是由於父母意識不到孩子“渴求陪伴”,日常對待孩子簡單粗暴,經常表現出不耐煩而導致的。

孩子愛哭不是壞事,良性的哭泣能幫孩子發洩負面情緒,讓大腦深度放鬆,只要父母能夠溫柔地接納,基本上過了六歲,孩子自然而然能迴歸正常。

Tips:

教育,是基於認知的一個動作,不知道的時候寧可啥都不做,也比去做一個錯誤的動作好上萬倍。

如果您家孩子身上,也有拿捏不準的“毛病”,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來幫您看看到底要不要管!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