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家裡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制止,大人累不說,還容易毀了娃

文/小雪媽媽

隨著生育理念的轉變,現在很多家庭都是隻要一個孩子,作為家裡面的“獨寵”,幾個大人圍著轉,平時含在嘴巴怕化,捧在手心怕摔,對孩子特別的寵愛。不過太過於溺愛,對孩子成長並不是什麼好事。

尤其是帶孩子的這4種行為,家裡面不管是誰在帶娃,遇到了就到及時去制止,如果孩子就此放縱下去,將來家長孩子都受累。

無論家裡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制止,大人累不說,還容易毀了娃

4種家庭教育方式不可取

第一種,無條件滿足孩子所有需求

朋友家的兒子從小一直是爺爺在幫忙帶,作為家裡面的“獨苗”,爺爺可以說對小孫子的要求,無條件的去滿足。

想要吃肉夾饃了,爺爺大半夜跑到外邊買;夜裡不想去廁所,就尿在垃圾桶裡,搞到一屋子“尿騷味”。看動畫片有打鬥情節,激動之下拿著玩具棍棒,往爺爺身上敲打,對此爺爺也只是笑呵呵地看著。

無論家裡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制止,大人累不說,還容易毀了娃

這種放縱、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漸漸養成朋友兒子霸道、自私、無法無天等一大堆臭毛病,小脾氣還特別大,稍微一不稱心如意就打滾哭鬧,在幼兒園就是一個小霸王,老師叫了幾次家長都無計可施。

其實這種老人大家都不陌生,我家孩子的外婆,就特別慣著孩子,平時孩子和我們在一起,監督不讓隨便看電視,一回到外婆家不去制止,女兒能看一天電視。其實還是老人心疼孩子,覺得我們平時管得嚴,孩子好不容易放假,就讓她多看會。

無論家裡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制止,大人累不說,還容易毀了娃

對此我只能和母親溝通了好幾次,說清楚了“放縱”的利弊,雖然老人心裡面還是有些不舒服,但我放狠話“如果做不到,以後就不帶女兒過來”,老人也只能是聽了我們的建議。

第二種,追在屁股後邊餵飯

實話講這是我特別不能理解,而且沒有感觸的一件事情。在我的記憶當中,我們小的時候根本不存在“不吃飯”的事情,那個時候本來就沒啥好吃的,每次沒到飯點就餓。哪怕是上小學了,回家餓了就只有幹饅頭。

無論家裡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制止,大人累不說,還容易毀了娃

而現在見過不少的老人家長,追在孩子屁股後邊餵飯,就這樣孩子吃飯還要商量著來。例如承諾帶孩子去遊樂場玩、吃完飯帶孩子買玩具等等,把吃飯當成了一種交易,每次都是好說歹說孩子才吃一點,父母累得滿頭大汗,一點沒有意識到這種做法的潛在危害。

要知道孩子3歲就上幼兒園了,沒有提前培養好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將來上幼兒園了,難道還指望老師一個個去餵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應該是家長從小就給孩子灌輸的。

無論家裡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制止,大人累不說,還容易毀了娃

父母應該從最原始的包辦代替,逐漸交給孩子自己去做,在實踐中鍛鍊孩子的獨立意識,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三種,見不得孩子哭

實話講做父母的都“很煩”孩子哭,從他一出生就開始聽他哭,到了後邊耐心漸漸被消耗完,乾脆也不安撫了,他要什麼就是什麼,選擇妥協孩子。

無論家裡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制止,大人累不說,還容易毀了娃

但其實家長要理解孩子不同階段哭泣,背後的需求是什麼!例如說孩子特別小的時候哭,是他情感表達的一種方式,提醒你他餓了或者尿了,感覺到不舒服才會哭。

但等孩子大一些後,他的哭不僅僅再是情感的表達,還存在一些要挾父母的意思。就比如說孩子在公共場合撒滾哭鬧,逼迫你答應他的要求。對於這種情況,家長除了安慰,也要逐漸給孩子立規矩講道理,告訴他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哭鬧要挾是不被採納的。

無論家裡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制止,大人累不說,還容易毀了娃

逐漸養成孩子正確的提要求方式,這樣孩子才能懂得“界限”,明白溝通的重要性,為將來親子溝通打下好的基礎。

第四種,怕麻煩,把孩子留在家裡

小孩子都比較鬧騰,當家長的沒少在孩子後邊“打掃戰場”,而且帶孩子出門不太方便,一會尿了一會哭鬧了,家長都要無厭其煩的去哄。乾脆就抱著孩子天天在家裡面,哪裡也不去。

無論家裡誰帶娃,這4種行為要制止,大人累不說,還容易毀了娃

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帶著小孩子出去轉轉,呼吸下新鮮空氣,見到不同的場景和人,對孩子好奇心、探索欲是很好的幫助。而且有同齡的孩子可以一起玩,孩子將來上幼兒園,適應能力也會更快。

以上四種舉動,家長都要及時去制止,不然一直驕縱著孩子,將來父母累不說,孩子的成長也很容易被“毀掉”。

我是小雪媽媽,一名90後寶媽,關注我,每天分享科學育兒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