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吐槽女兒:完美避開“學霸基因”,你能接受孩子的普通嗎

想要孩子比自己強一點,這是很多父母心中的願望,於是不斷的激勵孩子,透過父輩的平臺,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教育環境。但是孩子能夠達到的層次,真的是父母基礎能決定的嗎?如果孩子不如父輩,家長能接受嗎?

北大教授吐槽女兒:完美避開“學霸基因”,你能接受孩子的普通嗎

北大教授吐槽女兒走紅:我教她逆天改命,她教我認命。

網路上的年輕人對於父母強行讓雞娃,十分的反感,並且有一段話讓人很感嘆:“人要學會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父母的平庸,接受孩子的平庸。”

可是我們大部分人都無法做到,最大的遺憾就是無法接受孩子的平庸。特別是一些高知識分子、精英家庭,家庭基礎已經勝過大部分人,可是最後孩子依舊普普通通,甚至有些“拿不出手”。

北大有一位教授叫丁延慶,還是教育學院的教授,北京大學博士生導師。這樣一位教育界也有話語權的人,吐槽起親女兒也是一臉無奈:“怎麼差距就這麼大?”

北大教授吐槽女兒:完美避開“學霸基因”,你能接受孩子的普通嗎

丁教授從小就是神童一樣的人物,那個年代讀書考上北大,需要很大的毅力。如今女兒卻在學渣的路上越走越遠,丁教授只能說:“沒辦法,你必須接受這個事情”。

北大教授吐槽女兒:完美避開“學霸基因”,你能接受孩子的普通嗎

可是有多少父母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呢?特別是父母成就都比較高的時候,外界對孩子的要求就會更高,會拿孩子和父母做對比。這不只是給孩子壓力,也是給父母的一種壓力。

父母能接受孩子的普通嗎?

其實大部分父母在初期,也是拼命的想要培養孩子,可是你不得不承認,有些孩子就是無法達到父母的高度。成功不止是需要努力,還需要天賦和運氣。

愛因斯坦的三個孩子,一個夭折,一個患有精神疾病,還有一個兒子成了教授,但是成就遠遠不及父親。娛樂圈、文學圈的二代們,也很少有超越父輩的成就。

在某軟體上,有一個問題是:“父母是學霸,孩子學渣是什麼體驗”?原本以為只是少數的,畢竟學習氛圍在那裡,再怎麼差勁孩子也不會太過分。可是一些碩士博士紛紛冒出來,甚至家裡幾代學霸,被孩子毀了……

北大教授吐槽女兒:完美避開“學霸基因”,你能接受孩子的普通嗎

會讀書和會教育孩子,似乎是兩件事。學會接受孩子的平凡,才能促進家庭和諧。無法接受,只會造成父母雞娃,孩子反抗的局面。

父母要接受孩子的平凡,揚長避短也是一種教育

1。 發現孩子的優點

首先要善於發現孩子的有點,鼓勵孩子發揚優點。例如有些孩子就是學不好數理化,怎麼教都達不到及格線,但是孩子的語文歷史很不錯。不如順著孩子的天分和愛好,找到一條適合孩子的路線,考文學或者是考古。

還有些孩子舞蹈、手工、甚至烹飪很不錯,也可以多誇獎孩子,不要強制要求孩子學習不喜歡的科目。有時候越壓迫越反抗,鼓勵孩子的優點,會讓孩子更有自信。

北大教授吐槽女兒:完美避開“學霸基因”,你能接受孩子的普通嗎

2。 做個快樂的普通人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的女兒,也是很普通的一個人,女兒成了中學音樂老師,成就也沒有母親高。但是李玫瑾說孩子的教育不算失敗,因為她過得很快樂,是她自己喜歡的職業,也沒有因為童年的不適造成性格陰鬱。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也是成功的一件事。

北大教授吐槽女兒:完美避開“學霸基因”,你能接受孩子的普通嗎

3。孩子的人生由他自己定義

最後要勸誡所有的父母,要明白一件事情,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和延續,他們有自己的人生。有句老話叫做:“兒孫自有兒孫福”,做好父母應該準備的,提供必要的教育環境,其他的就需要孩子自己做主了。

例如孩子要學習吉他,你偏說吉他不如鋼琴高階。孩子要學漫畫,你說漫畫不如油畫高階。孩子的人生應該由他自己做主,後果也由他自己承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