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好,各位同學,(我)這麼老的王子,看來做不了國王,是被廢黜了的(王子)。我還是先要說句非常抱歉的話,特別是坐在前排的同學,你們忘了戴防毒面具,我如果不抽菸就萎靡不振了,那麼,有違今天的規則,請大家原諒啊,先讓我抽一支!”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這是王德峰教授在網上一段講座的開場白。

無意間刷到這段影片,請原諒了我笑出了聲。

哈哈哈哈哈哈……

看一遍不過癮,回放三遍,笑到手抖。

說實話,當看到王德峰教授點起香菸的那一刻,不知道為什麼,我一下子就捕捉到了這個人物身上的魅力、一種不同於“常人”的魅力。

“寶藏”教授王德峰身上,究竟還有哪些“好玩”的事情?

讀者朋友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他的故事。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王德峰教授:你們不是在等待我,你們是在等待哲學

“你們在等待哲學。”

這是王教授在給學生上課時講的一句話。

很多人都知道王德峰是哲學教授,但是卻並不清楚他本人在上大學之前曾是一名工人。

當年從初中畢業後,王德峰被分配至有色合金廠成為了一名電焊工。

和周圍的工友不同,當別人談論“今天吃什麼、穿什麼?”時,王德峰卻在一邊默默地揹著舒婷的《致橡樹》、《思念》和《這也是一切》。

高考恢復後,王德峰順利透過考試,成了復旦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的一名學生。

本科畢業後,他曾擔任過哲學譯著編輯。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後來,王德峰又相繼攻讀本校的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專業。

拿到博士學位後,他選擇留校任教,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史”、“馬克思恩格斯早期哲學著作選讀”、 “美學原理”、 “哲學導論”、“藝術:哲學”等課程。

其中,“哲學導論”曾獲上海市精品課程,而他本人也榮獲“上海市高校教學名師”的稱號。

今年,是王德峰執教的第31個年頭,他說:“後半年我將離開復旦大學的講臺,正式退休。”

那麼,在學生眼中,這位大學教授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神奇的“存在”呢?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上過他課的同學都知道,王德峰平生有兩大“愛好”。

一個是抽菸、一個是古典樂。

上課時抽菸,他調侃讓前排的學生戴上“防毒”面具,因為他知道這是不好的行為,尤其是自己身為人師。

辦公室抽菸,與人交談,他總是香菸不離手,剛開始還有人疑惑,漸漸地大家都默認了這種行為。

有人質疑老師上課過程中抽菸不好,誰願意當空氣淨化器。

可王德峰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

“這是一個習慣問題。不抽菸,思考可以進行,但是進行得不順暢。”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堂堂大學教授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還說得這麼“冠冕堂皇”,除了王德福,恐怕沒有第二個人了。

不過,王德福抽菸的畫面倒是讓我想起了《覺醒年代》中北大教授辜鴻銘邊抽菸邊給學生講“中國人的精神”的情節:

現場肅靜,聽者屏氣凝神,煙氣繚繞絲毫不影響教授發揮。

相反,講到精彩處,辜鴻銘還會贏得場下學生們熱烈的掌聲。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據說,在復旦校園,很多其他非哲學專業的學生都喜歡聽他上課,聽講的內容倒在其次,主要是親眼目睹一下他的風采。

王德福深受學生們愛戴,因此,被冠以“哲學王子”的稱號。

“王子?”

哈哈哈……

請原諒,我又忍不住笑了。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聊完香菸,再來聊聊古典樂。

聽古典音樂,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都有點“有心無力”。

為什麼?

就拿我來說吧,一堆樂器,時而揚起、時而低沉,鬧哄哄、亂糟糟,我完全聽不懂作曲家所要表達的意思,就算我看一下樂曲的名字,還是無法把我聽到的聲音和曲名聯絡在一起。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可王德峰教授不一樣。

他說:“一個偉大的作曲家應當被稱為思想家。”

莫扎特開始思想的時候,就是音符來了。你不能逼著他寫論文、寫詩,他對世界、人生的感受在他那裡直接就是音樂。

王教授的這句話,我的理解是:每個人的思想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比如有人愛寫作、有人愛畫畫、有人愛譜曲,這些表達方式之間沒有本質的不同,其目的都是情感和思想的傳遞。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但是,對偉大作品的體驗(音樂)卻因人而異。

王德峰說他在讀海德格爾的《存在與時間》時,

有的地方非常難讀。

但是,後來聽勃拉姆斯第四交響曲的第二樂章的時候,想到海德格爾書中講的“在世界中”,終於理解了:

“在世界中”不是在世界這個空間中,而是周圍的一切都跟我的生存聯合在一起,它彷彿被我的體溫捂熱了。

哲學“王子”的境界,我這輩子恐怕都難以企及。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怪人”王德峰:不用手機、不上網

除了愛抽菸、愛聽古典樂,王德峰還有一個特殊的癖好:

不用手機、不上網。

很多人疑惑,作為一個現代人,怎麼可能與世界隔絕呢?

對此,王德峰解釋說:“我是刻意為之。”

他認為,現代資訊科技有兩面性,它使人們不受時空的約束無限度地交流,但同時也使我們腦子裡裝了很多不需要的東西。

碎片化的時間不利於一個人長時間去集中完成一件事,我不願意被網上的資訊左右,我真正關心的是我的學術。

堂堂大學教授,不使用網路,究竟如何辦公呢?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王德峰承認,自己曾有過被逼著上網的經歷,因為要看郵件、看學校的通知。

但是,比起別人整天“上網”,他更習慣用“下網”來保持他與電子產品的距離。

真是人間清醒王德峰啊!

儘管本人拒絕使用資訊科技帶來的便利,但是,王德峰卻怎麼也沒想到,自己被更多人熟知,卻恰恰是因為網路的造就。

關於自己的走紅,王德峰說了一件小事,讓我印象深刻。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有一天,他走在弄堂,被一個老太太給攔住了,她對王教授說:

“我天天在聽你的課!”

王德峰教授的粉絲層次之豐富、受眾面之廣,由此可見一斑。

復旦教授王德峰,上課香菸不離手,為何學生不介意?

對此,王德峰本人是如何看待的呢?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王德峰有過一段關於“教師”這個職業的闡述:

他說:

教師只是我把自己的心得體會順帶講給你們聽。我自己在研究,你們是在“偷聽”,恰好聽到。

原來,在王德峰眼中,自己既不是哲學家、也不是教育者,而是一位終身的“學生”。

有幸能夠聽到他課的人,只是聽到了他關於“哲學”和“藝術”的心得體會,僅此而已。

讀者朋友們,這樣的教授,你們喜歡嗎?

歡迎留言討論。

良心寫作、持續奉獻優質好文,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關注!(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