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了沒有”,這不是教育,是征服

鄰居家兄弟倆打架,哥哥12歲,弟弟10歲,哥哥把弟弟按倒在地上,其實勝負已分。

哥哥騎在弟弟身上問:你服不服?

底下的弟弟說:不服,就是不服。

哥哥打了一拳,又問了一句:你服不服?

下面的弟弟說:服了。

隨後弟弟大哭起來。

“錯了沒有”,這不是教育,是征服

這不是哥哥在教育弟弟,這是他倆在打架。哥哥要的就是這兩個字——

服了

人類何嘗不是用這種生存方式呢?其實到現在也是這樣的,各種戰鬥從來沒有停止過,人們在一次次戰鬥中獲得榮耀和滿足。只不過在文明社會中,用的大多不是拳頭,用的是智慧,科技和財富。

前面打架的小哥倆,畢竟還是孩子,野性比較十足。從智慧、年齡、地位上看起來這兩個小孩也差不多的,這讓人感覺還算是公平的競爭。

不過,還有些人本來就佔據優勢的地位,雖然勝負已分,但是還要窮追猛打、咄咄逼人,這就不得不讓人聯想,這是不是單純地為了彰顯自己的權威、地位。這是不可取了。

“錯了沒有”,這不是教育,是征服

家長使用權威的教育

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旦發現孩子的錯誤,不去找找孩子犯錯的原因是什麼,不去幫助孩子去解決問題,而是馬上彰顯家長的絕對權威、地位,要打敗孩子,征服孩子,然後讓孩子說出那兩個字——服了。

錯了沒有,大聲說,再說三遍你錯了!……這樣的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呢?

咱們再聽聽……

“你是不是上課沒有認真聽講?”;

“我認真聽講了呀。”

“認真聽講了,為什麼成績這麼差?是不是你在撒謊?你是不是沒好好做作業?”

“我認真做了呀。”

“那怎麼得這麼點兒分?作業是不是都是抄人家的?”

“我沒有”

家長這樣的充滿了自負、無知、對孩子的不信任和打擊的話,能得到什麼呢?在自己孩子面前也需要一份征服者的榮耀嗎?

“錯了沒有”,這不是教育,是征服

這樣的話,不是在教育孩子,看不出愛孩子,我覺得充滿了征服者的傲慢;

結果可能給孩子帶來就是,可能懷著恨意“屈服了”,可能是“崩潰了”, 有可能奮起反抗……

家長和孩子的“較量”中,早已分出勝負了,當然家長也是地位上的勝了。家長為什麼還總要強調自己的權威,用咄咄逼人的態度對待孩子,以征服、打敗孩子為目的呢?

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那我舉個好理解的例子。

比如:一位酒駕的司機被逮住了,這位司機也承擔拘留啊、罰款啊、暫扣駕駛證等後果,這是他應得的懲罰。但是,有人就要無地自容地追問,甚至是羞辱司機。

“錯了沒有”,這不是教育,是征服

你不知道酒後不能開車嗎?

知道。

知道你還開?你是怎麼學的交通法規呀?為什麼要酒駕呀?

孩子突然病了,

著急。著急?再著急也不能酒駕呀?

什麼?找不到代駕?代駕到處都有,就是找不著也不能酒駕呀?……

像這種情況,當事人已經知道錯了,那些得理不饒人、窮追猛打的人們,是不是做得就過分了。如果聽這樣的靈魂拷問,使人顏面掃地追問幾個小時,能替換罰款、拘留、暫扣駕照等處罰嗎?如果不能的話,那就是加重了處罰,那已經知道犯錯,準備接受處罰的司機,會願意接受這份羞辱和征服嗎?

“錯了沒有”,這不是教育,是征服

各位,家庭教育最理想的結果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長大後的孩子能夠戰勝自己,我們為了達到這樣的結果最好是幫助孩子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利用家長的年齡、經驗、財富這些有利地位去施展自己的權威,去征服孩子、打敗孩子,這不利於解決實際問題,再說打敗了自己的孩子這有什麼驕傲的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