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才第1次,怎麼可能懷孕!”19歲女孩的話,毀三觀有沒有?

文|俏俏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

聽做醫生的朋友說了一件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我這才第1次,怎麼可能懷孕!”19歲女孩如是說。

醫生朋友說,有個19歲的女孩,覺得肚子疼,在吃藥都不管用的情況下,無奈和男朋友來到醫院。

經過一系列的諮詢過後,醫生朋友覺得她有可能是懷孕了,正打算讓女孩去檢測一下。

“雖然我有男朋友,可我才第1次,怎麼可能懷孕!”

女孩睜著大大的眼睛,滿臉問號地問出了自己的疑問。

看著這個19歲女孩,問出這麼無知無畏的話,醫生朋友瞬間懷疑人生。

畢竟19歲的女孩了,而她的男朋友還比她大上幾歲,兩個人對於生理知識的瞭解,竟然這樣的“簡單粗暴”。

這件事最後是透過檢測,女孩確實懷孕了。當她知道這一事實時,看著那無助迷茫的眼神,醫生朋友只得耐心地給他們上了一節生理知識教育課。

聽完朋友的轉述,作為一個十歲男孩的母親,也很是感概:

19歲的女孩,性教育是有多缺失,才有這樣的事件啊!

可這樣的事情在現實裡並不少見,特別是關於青少年生理教育,在我國幾乎存在很大的一片空白。

為何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作為80後女孩,從小父母秉著的性教育,就是到時間了再說一下,有的即使說了,也是隨意敷衍,甚至說不清道不明。

記得我第一次來例假,感覺自己得了什麼絕症。因為沒有人和我說過,也不好意思和母親說。

而母親因為生了太多女孩,大多時間她不是在懷孕,就是在懷孕的路上,覺得每次生的都是女孩,能夠給我們一日三餐很不錯了。

至於什麼女孩的第一次例假,女孩的小心思,哪有閒功夫來管。

所以,當我小心翼翼又覺得自己命不久矣的面對例假的彷徨無助時,母親沒有發現這一切,而我也只是每天在等待“死期”的到來。

最後,當我知道自己所認為的“死期”,不過是女孩長大的表現時,已經是我第三次來例假了。

而即使知道了這個事情,母親在告訴我這件事時,並沒有很用心。她只是說了一句,“

你是女孩,每個女孩大了都這樣!

然後扔給我衛生用品,快速地給我說了一下大概用法。正是因為母親的敷衍搪塞,以致讓我直到例假來的第三年後,才算是學會正確使用衛生用品,而告訴我這一切的是書籍。

因為自己作為女孩,在匱乏的性教育中長大,那種彷徨無助的感覺,我現在每每想起來,都覺得印象深刻。

因此,當我聽完19歲女孩的那句話,“

我才第一次,怎麼可能懷孕!

”時,除了為女孩的無知感到悲哀之外,更是有種深深地感同身受。

雖然我不瞭解這個19歲女孩,生活在怎樣的家庭,有些怎樣的父母。但從她無知無畏的話語中,卻感受到了:

性教育在當前,還真是有夠缺乏的。

按理說,現在人的觀念,對比以前是開放了不少,再加上現在網路發達,很多事都可以查。

但現實中這樣的教育,是真的需要有人去實行,這讓我想到了那個給“女學生髮衛生用品的男支教老師。”

這個老師叫楊飛凡,是一名支教老師。因為他了解到自己所在的班級,很多學生的家長都外出打工,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學生成了留守兒童。

看著這些缺少父母陪伴和關心的女學生們,楊飛凡老師不但認真教書育人,還擔負起生物老師的職責。

那就是給學生們普及生理知識,還男女生分開,各自講解不同的身體構造,甚至給女學生髮衛生用品。

誠然,遇到楊飛凡老師,是這些學生的福氣。因為現在的孩子到了小學五六年級,身體就會發生變化了。

特別是女學生,甚至要面對來例假的情況。這個時候,有這麼一位良師益友在身邊普及知識,真是成長路上的指明燈。

當然,我們需要更多這樣的楊飛凡老師,但關於孩子的性教育,最好是由父母來啟蒙。

做父母,如何做好性教育?

首先,要拋開舊有觀念,生理知識教育宜早不宜遲。

據相關資料顯示,孩子的性教育應該從三歲開始。

從最初的身體構造,讓孩子明白男女有別,到後來隨著不同的年紀,補上不同的生理知識。

其次,父母要告訴孩子,生理知識是正能量的,是每個人都必須要學的。

唯有從小告知孩子正確的生理知識,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身心健康。

一個懂得如何面對自己成長帶來身體變化的孩子,那麼,他的人生就沒有什麼太難的事。

最後,開展生理知識教育,可以藉助外力。

如果父母不好意思,或者孩子比較害羞,可以藉助一些圖書,相關影像,和孩子一起探討“成長煩惱”,並一起攻克。

實在不行,還可以求助學校老師,相關的工作人員,或者孩子比較親近的長輩。

俏俏寄語

生理知識的匱乏,可以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在這方面的教育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無論是作為父母還是學校社會,在面對孩子們的性教育時,一定要培養正確的三觀。

不要因為說不清道不明,或者敷衍搪塞,讓孩子覺得性教育是不對的,是見不得人的。

其實,性教育是每個人都會遇到,只要我們拋開舊的觀念,正確面對正確引導,終將會開出美好的花朵。

今日話題:關於生理知識教育,你有什麼要說的?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育兒乾貨,輸出教育觀點,期待您的關注,點贊,收藏,轉發。(圖片來自網路,侵權必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