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說話,可能和耳朵有關!聽力障礙不容忽視!

在文章開始之前,我們要強調一個觀點:

聽力障礙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全家的事情。聽力障礙也不只是聽覺系統的受損,也是使一個人身心都受到影響的病症。

尤其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更是如此。

聽力障礙俗稱耳聾,從其名字上我們就能得知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問題。但在其簡單易懂的名字背後,其造成的危害和影響倒是不為許多人知曉。在不少人眼中,聽力障礙好像只是有關聽覺系統的疾病,此外別無他症。

實則聽力障礙帶來的首要問題是語言能力的缺失,繼而引發的認知能力缺陷、心理異常和性格變化好像並不在普通人的認識之中。然而聽力障礙所帶來的“併發症”要比其本身更值得關注,治療的難度也更高。

聽力障礙如何發現?

目前,可以最早發現聽力障礙的行為當屬

新生兒聽力篩查

。初次篩查在新生兒出生後48-72小時內進行,未透過的話則要在42天左右進行復篩。復篩再次有問題的話,那麼新生兒的聽力障礙基本坐實了。

可是,有些孩子的聽力篩查順利通過了,但到了1歲多時仍然出現說話晚的現象,那麼就有可能是先天輕度聽力障礙未被檢查出,或者後天因為外傷、藥物等導致的聽力障礙未被父母知曉。

無論是先天還是後天聽障,也無論是語前聾還是語後聾,早發現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及早發現意味著孩子的聽力治療工作能更快開展,小寶貝的恢復期也會更早和更短,後續的語言矯正、認知培養等工作也能快人一步。

道理我們都懂,可問題在於如何更早地發現聽力障礙呢?如果不是症狀較輕的輕度聽力障礙,其餘的聽障都比較容易被發現,只要按照下面的典型表現一一對即可:

對突如其來的響動反應遲鈍或毫無反應

不會尋找視線之外的聲音來源

18

月齡時不會說單字,2歲時不能說短語

不能根據一個指示做出相應動作

年齡稍長時會注視對方的嘴唇,有一種讀唇的表現

電視機或手機、電腦的聲音開得特別大

與人交談時,經常會要求對方重複或重述

如果子女有以上多於半數的表現,即可認定為聽力障礙的訊號或症狀。我們總在強調早發現的重要性,其實早發現並不難,重點就在於家長是否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

大聲說話是交流的好對策嗎?

很多有老人的家庭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和耳背的老人說話時,我們會下意識地提高嗓門,目的是讓對方更清楚地聽到我們的聲音。但在對待低齡聽力障礙兒童時,這種做法就顯得不那麼管用了。

在對於聽力障礙的認知中,我們總是把聽障兒童能聽到的分貝想成很高的一個水準,也就是隻有提高音量他們好像才能聽到聲音,但很多人忽略了“聽覺動態範圍”這個東西。

聽覺動態範圍是指人耳能聽到的最小聲和所能接受的最大聲之間的差值。

有些人的範圍很大,既能聽到分貝很低的聲音,也能接受高分貝的聲音。但有些人的聽覺動態範圍卻極為狹窄,這點在部分聽力障礙兒童身上有所表現。

比如中度聽力障礙的聽閾均值在41-60dBHL之間,但有些嬰幼兒能接受的最大聲音也就在100-110dB之間,再高的音量就會讓他們感覺刺耳和吵鬧了。所以,有些聽力障礙兒童要比普通人還怕吵。

家庭訓練真的如此有用嗎?

在發現孩子的聽力障礙並進行修復治療後,剩下的工作就是關乎孩子認知能力和語言能力的訓練和恢復了,只是在這點上如今尚且存在爭議。有的人認為家庭訓練足以擔當語言恢復的重任了,有些觀點則表明語言矯正課程的重要性。

當然,現在我們知道語言矯正是絕大多數聽力障礙兒童必須進行的課程,但家庭訓練的重要性和極為顯著的語言恢復效果也不容忽視。

美國芝加哥大學婦科及兒科教授、小兒人工耳蝸專案負責人薩斯金德曾經接手過兩個完全不同的孩子。二人的先天條件差不多,在植入人工耳蝸後,兩個孩子的語言能力恢復效果卻大相徑庭。

一個孩子因為父母都是開朗的性格,且爸爸媽媽採取了合理科學的語言訓練手段,孩子三年級時的語言能力就已和同齡人無異。另一個孩子因為父母感情不和,在9歲時仍然只能在“特殊”學校裡接受適合聾啞人的基礎課程。

我們雖然不建議單純只進行家庭訓練,但

作為語言矯正的配合性專案,家庭訓練在語言矯正師的建議和指導下的作用還是可見一斑。

症狀較輕的聽障兒童是可以只做家庭訓練的,但要在醫生或專業人士的指導下進行。

症狀較重的孩子則必須要參加語言矯正專案,否則就會重蹈上邊第二個孩子的覆轍,以致未來的學習、社交、工作都受到極大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