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輕女的傷害有多大?不做現代“樊勝美”,女孩要學會救贖

重男輕女的家庭,女孩從出生開始,意味著開啟屈辱的人生。孩子根本無法選擇自己出生在富人、窮人家庭,也無法決定家人是民主決策,還是專制模式;更無法決定家人重男輕女,還是男女平等。

孩子的出生存在隨機性,即使父母做試管嬰兒,同樣也是被動被選中的“寵兒”。

在媽媽肚子裡“生根發芽”,並不能保證萬無一失,同樣會遇到一些有意或無意的情況,比如母體孕酮低、意外受傷,或者家人重男輕女,讓很多女嬰失去了出生“做人”的權利。

對於重男輕女的家庭,孩子還未出生,就經歷著不平等的待遇,輕者被家人嫌棄、歧視,重者失去出生的機會。

但是,有的家庭不會重男輕女,不論男婦享有相同的待遇,甚至家人更寵幸女孩,即所謂的“富養”。

有一個家庭,五歲孫女聽到鄰居的談話中,提到“重男輕女”的字眼,完全不知道什麼概念。

她回家詢問奶奶:奶奶,什麼是重男輕女啊?

突然提出把奶奶震住了,孫女怎麼突然問起奇怪的話題,她思索了幾秒鐘,笑眯眯地告訴她:

重男輕女,就是男孩提沉重的東西,女孩提輕巧的東西。

真不愧是文化人,奶奶真的是個高手,這回答太睿智了。

這才是好的教育,後代子孫都會有素養;好的家庭教育,能夠傳承幾代人。

但是,有很多女孩從小就經歷不幸,有很多很多……

《愛的釐米》中,關爸把重男輕女刻畫地入木三分,關雨晴當面質問:如果她和弟弟都要做手術,你會選擇救誰?關爸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先救兒子。

因為弟弟要結婚,關爸勸女兒延遲結婚,先緊著弟弟。

女兒就是一個“賺錢機器”,爸爸透過要房、要車、要錢,不斷地壓榨她。

關爸覺得,女兒比兒子強,她不會在乎這麼多!

女兒當然在乎這些,憑什麼?她憑什麼要對弟弟的“弱”埋單,她多麼希望爸爸能對她好一點。

關雨晴有一個重男輕女的老爸,也是她的悲哀,這種極度的偏心,讓她再也不能忍受,最終情緒失控。

《歡樂頌》中,樊勝美每月給媽媽500塊錢生活費,加上爸爸的退休金,興許夠老兩口花了,至於他們想怎麼支配,做女兒的管不著。

可是,父母的心思全放在兒子身上,不斷地向女兒索取。即使這樣,女兒仍然受到歧視。家中兒子不務正業,養活不了自己是自作自受,經常“啃老”,是個“無底洞”。

媽媽指責女兒是“白眼狼”、“沒良心”,她一心只為兒子,卻忽視了誰才是“孝順”的孩子。

我們以為影視劇中的情節太誇張,不可能現實生活中出現,如果你也這麼想,可能是善良阻止了你的想象力,可能現實中更加殘酷。

工作了三歲的女孩小洛,因為意外溺水離開,此事牽出了她不為人知的原生家庭。

我們想到的畫面可能是父母蓬頭垢面、泣不成聲,為痛失女兒攤坐在地上。

實際上,完全出乎你的意料,小洛的媽媽化了全妝,找到了女兒的公司,並要求賠償四十多萬元。

其實,父母打了“小算盤”,拿到這筆賠償款,足夠給兒子買房付首付了。

後來,更多細節曝光出來,她的父母不斷伸手要錢,不斷壓榨女兒,甚至自己用破手機,給母親買好手機。

雖然,小洛在公司很能幹,收入也不算低,仍然擺脫不了父母的“重男輕女”的盤剝。

她抑鬱了很長時間,也曾向好友吐露心中的憋屈。

可能,小洛無法脫離原生家庭的束縛,也許,不幸的離去是一種解脫。

央視看不下去了,發出了正義的聲音,不要再傷害孩子了。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維繫親情的並非關愛與理解,女性價值如何,要看她能帶給家庭多少物質。

《都挺好》中,蘇明玉看不慣母親輕視自己,想讀高中都沒有機會,她選擇與家庭“決裂”,自謀生路。

我們來看看她經歷了什麼?

哥哥理所當然地“使喚”妹妹洗衣服,反而得到了媽媽的支援;

吃飯時,媽媽主動給兩個兒子夾雞腿,卻不給女兒;

哥哥向媽媽“借”錢旅遊長見識,媽媽果斷應允;

妹妹向媽媽要錢,想報強化班,明月考全班第一,夢想是清華,卻遭到媽媽的反對:家裡錢不多,女孩上學有什麼用!

二哥高考沒考上二本,母親花錢買進去了,大哥要出國留學,母親賣房子支援他。

母親給出的理由是,把她生下來,養這麼大,容易嗎?

明玉反駁:我讓你們生我、養我了?遭到母親一個耳光。

正如蘇明玉那句話:

我過不去,我這輩子都過不去。

有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國內男女比例不均衡,這種趨勢已經在90後群體中體現出來,而成年單身高達兩億多,而單身人口絕大數為男性。

如此之多的單身男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答案毋容置疑:重男輕女。

年輕男性在擇偶方面“競爭”激烈,造成結婚年輕化、低齡化,在懵懂的年齡選擇結婚,由於心理準備不充分或心智不成熟,同樣會影響婚姻的牢固性。

而經濟條件和身體條件不佔優勢的男性,可能在擇偶環節敗下陣來,無法順利脫單。

這僅讓他們的父母苦不堪言,孩子同樣受到“非議”。他們在擇偶標準上採取向下相容的方式,更多地是為完成“傳宗接代”,而輕視感情。

“打光棍”的男性,將來也會面臨養老問題。

父母一代的重男輕女思想,多出生了三千萬“男光棍”,他們和後代品嚐到高彩禮、娶妻難的“苦果”,這可能是所謂的“父債子償”吧。

其實,男性人口多隻是表象,“輕女”的傷害卻是隱性和長期的。

小玲生活在一個多子女家庭,小時候的成長中,就體會到父母偏心,因為父母普遍心疼男孩,只允許弟弟欺負姐姐,因為你是老大,你就要讓著弟弟。

如果姐姐動手打了調皮的弟弟,媽媽就會訓斥她不懂事,不知道“謙讓”。

她高中沒畢業外出打工了,廠裡每月給她六百塊錢。媽媽就會打來電話哭窮,家裡的日子多麼艱難,她弟弟的學費湊不齊,快點寄點錢給家裡。

工作幾年後,她到了談婚論嫁時,告訴了父母,父親問他是否向男方要點彩禮,小玲早已有主意:我不會讓你們陪嫁,我也不會讓男方出彩禮,我要靠自己。

父親聽後勃然大怒:我養頭豬還能賣錢!

小玲情緒崩潰了,她向父親怒吼,連夜返回到工作地。父親的那句話,一輩子也忘不掉,也會伴隨她一生。

小玲還有兩個弟弟,她用賺來的錢幫了他們很多,減輕了父母很多負擔。

從未告訴父母受過多少苦,因為被車撞到,險些失去雙腿。

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辛苦賺錢拿回家用,在父母眼中卻是外人,兒子才是自己人。隻言片語、所做所為,都是操心為兒子買車、買房、娶妻。

小玲不管做再多,都無法改變父母區別對待的觀念。

幼小的時候,原本覺得父母是愛自己的。認知建立起來後,發現父母並沒有想象中那麼愛你。

他們愛兒子,永遠比愛女兒多一些。

有人會說,現在女孩的地位不是很高嗎?不是男女平等嗎?

女孩能說這樣的話,可能你是幸運的。

重男輕女給女孩帶來哪些傷害?

調查顯示,36%的美國人更喜歡生男孩,而28%的人更喜歡生女孩。年輕人和受教育程度較低的人更傾向於生男孩。31%的女性想要女孩,30%的女性想要男孩,但43%的男性更喜歡兒子,24%的男性更喜歡女兒。

以上資料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受調查的人群中,女性想生女孩的意願略高一點;而男性想生男孩的意願普遍高於女性。

重男輕女的家庭,給女孩的一生帶來重大影響,她們會覺得不配擁有美好的東西,不斷否定自己,自卑多於自信。

重男輕女的父母,親自生了女兒,又親手毀了女兒;孩子的內心如同困於“牢籠”,她需要花畢生的時間,尋求自救的方法。

有的付出巨大代價,完成了華麗轉身,有的自我毀滅,被原生家庭反噬,淹沒在歲月的洪流之中。

女孩要學會救贖

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喜歡在網上宣洩情緒,之前不理解為啥要這麼做?後來明白,由於生活中遇到一些不能理解、接受和消化的情緒,最終要透過一種方式發洩出去,網路是一種低代價的方式。

很多女孩受到原生父母的差別對待,想要剝離掉傷害異常艱難,始終擺脫不了家人帶給自己的痛苦。

很多女孩不斷努力、獨立自主、精神獨立,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豐富自己的生活和視野,這或許是自我救贖的唯一通道。

如果不做出改變,女孩一輩也無法擺脫這種傷害,甚至還會吞噬掉自身。

很多女孩所受到的責難,一生都不會選擇去原諒父母,比如蘇明玉、樊勝美這樣的女孩。

圖片來源網路,只供想象,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