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表明: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

想當頂級學霸的媽媽?建議在孩子6歲前,就要抓緊進行培養。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

很多人認為,學霸主要靠先天遺傳。可事實上,基因遺傳並非是決定性因素,超過90%的人智商差距並不大,可以說是“三分靠先天遺傳,七分靠父母的培養和孩子自身的努力”。

哈佛研究發現:3歲之前,腦部發育的完成率大概在50%,到了6歲的時候,腦部發育的完成率就達到了70%-80%。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

所以,想要孩子更聰明,希望孩子將來成為頂級學霸,一定要重視孩子 6歲前的黃金期,抓住讓孩子“變聰明”的敏感期進行培養,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口和手的敏感期

孩子的口,是從出生開始就能夠使用的器官,孩子先是用口來認知自身,比如吸吮手指、啃腳趾,而後用口認知世界,比如抓起每樣東西都往嘴裡放。

父母不要因為嫌髒而阻止孩子用口,口的敏感期一般會在2歲以前完成。建議把孩子的手腳洗乾淨,給孩子準備一些用來啃咬的物品,比如牙膠、水果、糕點等。

蒙臺梭利曾表示:手是人類的第二個大腦,如果有了手的活動,智力會達到更高的層次,兒童的人格也更堅定。

李玫瑾也說過,孩子是否聰明,看手就知道。

動手能力強的孩子,創造力、智力都發展得比同齡人更優秀。因為手部運動可促進腦部神經連線。很多科學家、發明家,比如愛因斯坦等,都是動手能力非常強的人。

建議父母抓住孩子手的敏感期,讓孩子多用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另外,父母孩可以多帶孩子做手指操、搭積木、拼圖、玩橡皮泥、閱讀翻翻書和洞洞書等。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

2、思維敏感期

邏輯、空間、數感等思維方面的敏感期,都會在6歲之前相繼出現。

美國兒童思維發展研究專家Ellen指出:思維能力是孩子語言、數學、藝術、音樂等全面發展的基礎,天才兒童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思維能力超強。

哈佛大學就有這樣的規定:無論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都應把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放在第一位。

建議父母在保護好孩子的思維敏感期的同時,再做一些針對性的訓練。

在孩子的邏輯思維敏感期,孩子對秩序、順序、因果等都非常感興趣,並且達到了執拗的地步。

孩子移動或拋撒物品、找洞洞、重複壘高並推倒積木、鑽桌子底下、鑽櫃子、爬窗臺、爬樓梯、從高處往下跳躍等,都是孩子在發展空間敏感期,父母保證好孩子的安全,並讓孩子自由的去發展就好。

孩子進入數學思維敏感期,對數字、數學邏輯、數學概念或數的書寫開始感興趣。

建議父母多帶孩子玩訓練孩子思維的遊戲類書籍、教具、玩具等,幫助孩子進行思維訓練,比如蒙氏教具、邏輯狗、拼插類玩具、積木、拼圖等。另外,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也有益於發展孩子思維。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

3、閱讀敏感期

著名教育專家尹建莉:“凡從小有大量閱讀的孩子,他的智力狀態和學習能力就會更好。”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腦科學家洪蘭教授、央視名嘴白巖松、“巴菲特背後的男人”查理芒格等,都說過閱讀可以讓人變聰明。

建議父母早一點開始陪孩子進行親子閱讀,尤其是從孩子3、4歲開始,進入閱讀敏感期,父母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習慣,為孩子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建議父母為孩子提供良好的閱讀氛圍,以及豐富的優質書籍,書籍涉及的內容要廣,包括國內外名家名作、歷史、科普、古文、現代文、英文等。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