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為什麼叫寺,廟為什麼叫廟,它們有何分別作為中國人一定要了解!

佛教是我國流傳非常廣泛的一種宗教,但是不為人知的是,佛教本來是從印度傳來的宗教,所以它的很多詞語的本意或者原意都是與現代不同的。比如,“佛”字的本意在漢語當中是什麼?“寺廟”為什麼叫“寺”?“廟”又為什麼叫“廟”?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遠遠出乎你的意料。

寺為什麼叫寺,廟為什麼叫廟,它們有何分別作為中國人一定要了解!

首先咱們來說這個“佛”字,現在“佛”是一個很高貴的字,但是古時候並不是如此的。中國字基本上都是可以從字形上看出一點兒意思的端倪的,“佛”的字形是“人”“弗”,“弗”的意思是否定的意思,因此兩個字連起來的意思肯定沒有那麼神聖了。實際上“佛”字比較早出現在《禮記》當中。

《禮記》當中規定不同身份的人要根據自己的財力送不同級別的禮物,其中有一種禮物就是抓鳥或者鴨子之類的禽類給別人,《禮記》這樣寫到:

寺為什麼叫寺,廟為什麼叫廟,它們有何分別作為中國人一定要了解!

“獻鳥者佛其首,畜鳥者則勿佛也”

意思是如果是抓了野鳥去獻給別人,就要把鳥頭給擰過來,防止它啄傷了別人;如果是自己家養的鴨子、雞之類的禽類,就不用了。所以“佛”的本意就是跟“擰”字差不多的意思。之所以佛教會叫做“佛”,估計還“佛”跟“浮屠”還是什麼詞語的音譯接近而導致佛教選了“佛”這個字來稱呼自己吧。

而“寺廟”則又是一個被中國人誤解了2000年的詞語了,最初的“寺”和“廟”跟佛教都沒有 一點兒關係。所謂“寺”,它的本意是一種行政機構。我們電視裡經常看到的有“大理寺”,“理”就是刑罰、法律的意思,大理寺則是專門主管法律的朝廷機構。與之相似的還有大理寺、鴻臚寺、太常寺、光祿寺以及太僕寺等等。

寺為什麼叫寺,廟為什麼叫廟,它們有何分別作為中國人一定要了解!

之所以佛教的住所會叫做“寺”,原因是因為古時候招待外國人的機構叫做鴻臚寺。所以當年佛教徒從印度來到中國之後,還是被接到了鴻臚寺。但是那些佛教徒來了就不想回去了,鴻臚寺卻不能天天讓他們住著,所以當時的官員就專門給他們修一座建築,也算是特殊的招待外國人的賓館。由於他們牽著白馬而來,所以這個建築就叫“白馬寺”。白馬寺是中國第一座佛教寺廟。

而“廟”的本來意思更是與佛教八竿子打不著了。《孫子兵法》當中這樣寫到:

寺為什麼叫寺,廟為什麼叫廟,它們有何分別作為中國人一定要了解!

“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可見,在《孫子兵法》當中,“廟”是國家決策重要戰略的場所,是國家最為莊嚴和神聖的場地。實際上廟是中國古代祭祀場所,古人云:“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祭祀是與戰爭一樣重要的國家核心任務之一。所謂祭祀,並不是單純的迷信活動,而是一種家族、民族傳承的象徵。

古人云:“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實際上祭祀傳承就相當於自己的族類傳承,古人是沒有為別的族類祭祀的習慣的,而且孔子還專門強調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禮祀·祭法》中說:“天子至士,皆有宗廟”、“天子七廟,卿五廟,大夫三廟,士一廟。”可見廟在古代是非常莊嚴神聖的地方,不是現在的佛教場所。

寺為什麼叫寺,廟為什麼叫廟,它們有何分別作為中國人一定要了解!

隨著時間的改變,很多詞語已經被人們遺忘了它的本來面目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