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睡覺時總被“嚇到”, 未必是因為膽子小, 家長可幫娃睡得更香

本文由小編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我家寶寶膽子太小了,睡覺也會被嚇到”!

一位新手寶媽私信對我說,她的寶寶在睡覺時特別容易被嚇到,總是一驚一乍睡覺不安穩。寶媽很疑惑,她和丈夫都不是那種膽子特別小的人,寶寶是隨了誰呢?

嬰兒

睡覺總被“嚇到”,未必是膽小也不是壞事

如果我說寶寶們都一樣,大家會不會覺得我很敷衍?真的不是哦!小嬰兒睡覺時容易被嚇到,是他們的發育特點。

嬰兒睡覺時總被“嚇到”, 未必是因為膽子小, 家長可幫娃睡得更香

點選載入圖片

正常情況下,0~3個月的嬰兒在睡覺時,更容易有這種被嚇到的表現,多數寶寶持續到6個月左右就消失了,少數孩子3歲以後還是很容易被嚇到。

有些長輩看到這種情況會以為孩子是被“不乾淨”的東西嚇到了,其實沒有這麼可怕,原因是有科學道理的。

1)寶寶被“嚇到”,其實是嬰兒的先天反射

嬰兒剛出生的一段時間,身體是自帶一些先天反射的,而導致嬰兒看起來是被嚇到的反射,就是“莫羅反射”。

嬰兒睡覺時總被“嚇到”, 未必是因為膽子小, 家長可幫娃睡得更香

點選載入圖片

莫羅反射也就是大家很熟悉的驚跳反射,是0~3個月嬰兒具備的特點。

當新生兒受到突然的聲音、光線和觸控等刺激,身體便對作出反應,具體表現是伸直腿部,雙臂快速開啟、手指伸直,接著手臂抱在腹部周圍。

如果寶寶在0~3個月受到刺激時有這種表現,家長不必太擔心,這是特別正常的情況。但要注意的是,這種反射基本在6個月前就完全消失了。

嬰兒睡覺時總被“嚇到”, 未必是因為膽子小, 家長可幫娃睡得更香

點選載入圖片

家長平時帶寶寶定期檢查就要注意這個問題,4~5個月還有莫羅反射,就可以問問醫生。

2)嬰兒的

睡眠

模式與大人不同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看上去一整天都在睡覺,但帶過娃的人會知道,寶寶每隔45分鐘左右就會有要醒來的前兆,拱一拱、哭幾聲卻不一定真的醒來。

這並不是寶寶的睡眠質量不好,而是他們每次的深度睡眠只持續45分鐘~1小時左右。

嬰兒睡覺時總被“嚇到”, 未必是因為膽子小, 家長可幫娃睡得更香

點選載入圖片

如果銜接得好,經歷10分鐘左右的淺睡眠之後,還會再次進入深度睡眠。

小嬰兒敏感一些並非壞事,家長放寬心

其實對於小嬰兒來說,敏感不一定是壞事,膽子有一點點小隻是原因之一,並不代表寶寶的睡眠出現什麼嚴重問題,只不過有些寶寶沒這麼敏感,被“嚇到”的次數較少而已。

受到刺激就做出相應表現,反而證明寶寶是健康的,要是一點反應都沒有家長才更著急呢。

嬰兒睡覺時總被“嚇到”, 未必是因為膽子小, 家長可幫娃睡得更香

點選載入圖片

只要寶寶的身體健康沒問題、吃奶以及平時的精神都很好,那麼5、6個月前這種反應,家長要放寬心。

寶寶總是容易被嚇到,家長這樣應對

不過,寶寶在有這種“一驚一乍”的表現時,他自己和大人都不是很舒服。我們不必讓寶寶這種情況完全消失,但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減少寶寶被嚇到的頻率,減輕寶寶被嚇到的程度。

★ 寶寶“一驚一乍時”不用馬上把他抱起來

大多數寶寶睡覺時,身體突然動了一下後都能很快入睡,若家長立即將他抱起來哄,反而會讓寶寶徹底醒來難以再次入睡

嬰兒睡覺時總被“嚇到”, 未必是因為膽子小, 家長可幫娃睡得更香

點選載入圖片

只要在寶寶身邊輕輕拍一拍,輕輕發聲哄寶寶,他感到有安全感後就能得到安撫了。

★ 平時不用刻意營造“無聲環境”

小嬰兒怕噪音和突然發出聲音,但不怕正常的說話聲、走路聲等,許多家長都在這一點做錯了。

新手爸媽誤以為寶寶睡覺就要絕對安靜的環境,若在夜間是可以的,但在白天小憩時,寶寶更喜歡有聲音的環境。

嬰兒睡覺時總被“嚇到”, 未必是因為膽子小, 家長可幫娃睡得更香

點選載入圖片

家長只要適當降低說話音量就好,不必達到屏住呼吸那樣的程度。正常的走路聲音只要不跑來跑去都沒問題。

有了這些聲音,寶寶在淺睡眠時就知道爸爸媽媽在身邊,不會輕易醒來尋找。同時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正常且不嘈雜的聲音做鋪墊,寶寶才不容易被突然發出的聲音嚇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