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來自《花盆裡的風信子》:

他叫張星,在老師們的眼裡是惹事生非、不學無術

為了讓他少惹點事老師甚至說“這次考試你可以不參加”

樂得逍遙自在的張星,每天也不是遊東逛西、就是伏在課桌上睡覺

而這一切隨著新來女老師的到來發生了改變

新來的女老師非常喜歡花草,她把教室佈置得如花園一般充滿生機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一天,女老師託著泥裡埋著根的花盆對張星說“這盆花以後交給你照顧,只要你耐心對待很快就會開出花來”,張星一時有些愣住了,因為這是第一次有人願意信任他!

後來,張星就極少出去遊蕩、待在教室裡的時間也開始越來越多,而經歷了春寒料峭鬆土澆花,張星照顧的那盆花冒出了指甲大小的嫩黃芽,在歡喜的守望裡花盆的蔥綠間開出了一朵朵桃紅的花。

女老師告訴張星:“風信子的花語是擁有多彩人生”

原來這是一盆點燃生命之火的風信子!

那一次,張星沒有吱聲,但他開始攤開書本認真學習,在成績飛速上升的背後還時不時地望著窗臺那盆風信子,雖然最後因為基礎太差沒有考上大學,但張星早已經在那盆風信子中找到了人生的支點,受花盆裡的風信子影響他讀完書後租了一塊種起花草,多年之後培育出的優良花卉數不勝數、名氣高漲最終也不負眾望。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張星的人生不止是講述了風信子的美麗故事,在生動形象地寫出風信子般人生經歷的同時,也為我們帶來“燃起生命之火-信任”這個道理。

實際上“花盆裡的風信子”也猶如孩子的教育,我們常常反映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讓孩子聽話,實際上仔細去斟酌這個反映是比較矛盾的,要知道孩子聽話或者不聽話都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若孩子事事順從、不哭不鬧又是否能正常?也是家長之本願嗎?很多時候教育也是當局者迷。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不過從教育的角度來說,每一位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的未來人生著想,天下父母心家長對孩子的愛也是毋庸置疑的,而那些一言不合就大哭、和家長故意反著來的忤逆,也無非就是教育裡相處的那些不愉快事兒,想要在教育裡達到和諧的平衡點就需要做到“知已知彼”。

如何做到教育裡的“知已知彼”?做到讓孩子信任才是首要

菲菲是一位95後寶媽,26歲的年華生養了兩個可愛的女兒,很多人都羨慕菲菲有一對可愛的女兒,但青春年華的背後卻有數不清的辛酸疲憊!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菲菲說:

“我每天5:30要起床,洗臉刷牙,煮飯,給兩個女兒梳髮整理,監督大女兒晨讀,再到分別送兩個孩子到幼兒園、小學,整套動作下來我沒有喘息的機會,稍微慢些就會手忙腳亂”

“我每天中午根本就沒有時間午睡,11:00左右就開始準備食材,然後去接大女兒放學到送回學校,整套動作下來時間也是不允許有慢動作,下午得空的時間不是收拾屋子、就是幫女兒整理昨天累計的不會題目”

“我每天都是凌晨後才睡,下午接回女兒後,陪寫作業,準備晚飯,收拾碗筷,這一整套動作下來就是20:30以後,孩子入睡後還要加班擼羊毛做兼職賺錢補貼家用,凌晨入睡已經成為了菲菲的家常小菜”。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辛勞付出的菲菲,最終青春年好的時光裡熬成了吃力不討好“老媽子”,婆婆說“我身體不好,只能幫忙照顧一個孩子”,丈夫說“孩子只聽你的話,我說了不聽”,女兒說“我不要”、“我不聽”、“你走開”…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說起菲菲的疲憊,有人說“一個孩子都手忙腳亂,不敢想象兩個孩子是怎麼過來的”,也有人說“一手只能抓住一件事,帶好娃照顧好家庭,又要能掙錢,這樣兩全其美的事情是需要付出多倍代價”。

其實就菲菲自己而言,帶孩子不累、照顧家庭兼顧生計都不苦,唯一苦的就是被孩子拒之門外的距離,可是孩子為什麼會將最親近的母親拒之門外呢?實際上這還是

親子

教育裡的相處模式出了問題。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我們常常疑惑孩子最需要什麼?實際上根據相關研究結果得知,孩子最喜歡的不是父母的滿足、陪伴,而是來自至親的信任感,正如花盆裡的風信子一樣,信任是可以點燃生命之火、找到人生的支點,而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便是信任,被信任的孩子也可以受益終生。

被信任的孩子有多重要?十大優勢告訴我們親子信任感建立意義重大

1)信任是生命之光

2)被信任的孩子有尊嚴

3)信任具有強烈的人生支點

4)信任可以使孩子自信、樂觀

5)被信任的孩子願意嘗試、挑戰

6)信任使孩子面對挫折不怕被打垮

7)父母信任孩子,孩子才會信任父母

8)父母對孩子信任有利於親子溝通

9)被信任的孩子有自我、有主見

10)信任是希望,它具有賦予理想的魔力

如何建立親子間的信任感?有疑惑的家長可以這樣去做:

1、“把愛說出來”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信任感不足,通常都是來自於父母帶給孩子的關愛不足,而家長對孩子的愛不止是陪伴就可以滿足,陪伴的形式有很多,比如,陪孩子寫作業是陪伴、但對孩子來說是監督,陪孩子談心是陪伴、但對孩子來說是窺探,彷彿父母所有的陪伴在孩子的眼裡都是抱怨。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陪伴反而成了抱怨,大概是所有父母心中最苦澀的付出,如果家長們面對此情此景束手無策,建議家長們不妨在陪伴的基礎上增加對孩子的親情告白,“把愛說出來”你會發現孩子的眼眸中會增加許多光澤。

生活在充滿愛意環境下的孩子,身上的幸福感會更強,16歲的萌萌是一個非常樂觀開朗的小姑娘,她告訴我“我媽媽每天都會給我說晚安,留紙條的末尾也總是加著-愛你的媽媽”。

生活需要微笑,孩子的成長也需要愛的陳述,經常聽到的愛是具有直接性治癒效果,尤其是對於年齡較小孩子他們的理解能力並不是太好,語言是直接易懂、也是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多說“寶貝我愛你”,比起我們滿足孩子更容易讓孩子幸福感增強。

2、說出你的“難”

父母之教育,很多時候都是在孩子之間修路鋪路,彷彿修好路、鋪好路孩子的人生就可以一帆風順,親子之間的關係也可以來往密切,實際上父母和孩子之間真正的相處模式,不是分工明顯、也不是時時陪伴,只有做到相互瞭解、相互尊重才能做到真正的信任感。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如何做到真正的相互瞭解、相互尊重?那麼在彼此相處之間就要學會說出你的“難”,很多時候“不說”二字才是親子關係裡最大的絆腳石,比如孩子不愛吃飯,如果我們不引導孩子說出他的“難”,那麼在父母的眼裡孩子就是挑食不聽話,孩子不愛吃飯的根本原因也得不到有效解決。

所以說,任何時候我們都要給自己、也要給孩子說出“難”的機會,平時可以定期開個交流會議大家暢所欲言,不要擔心孩子聽不懂,也不要擔心孩子說不清楚,如果孩子不經歷他們就不會邁步,更不會有明顯的進步與改變,只有試著和孩子去除錯溝通,彼此之間的依賴和信任才會堅不可破。

3、給孩子“發洩”的機會

情緒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主體需要,我們不怕孩子好動淘氣、就怕孩子連個情緒都沒有,很多家長為了制止孩子的淘氣都會各種禁止,不準孩子站高高、不準孩子走路蹦蹦跳跳、摔跤了不準哭、不準孩子和叛逆少年一起玩…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殊不知,家長們對孩子的不準越多、孩子的反抗就越起勁!

從小在“不準”中長大的孩子他們的心思通常都比較深,有時候看起來表面無波瀾、一旦漩湧就很難平靜,直到撞到遍體鱗傷,所以在孩子的情緒成長方面家長從一開始就不要禁止,給孩子“發洩”的機會讓他們去正視自己的問題,最終才能守得雲開見月明。

如何讓孩子正確“發洩”?

在孩子遇到某些困難的時候,作為親近的爸爸媽媽一定要首先去安慰孩子的失衡,要知道孩子如此在意這件事情,他們注重結果的程度一定要比父母還要急切,安慰孩子是為了平復他們的心情,也是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喜歡指出錯誤讓孩子記憶深刻,實際上這樣的做法實乃不妥,畢竟錯誤面前有誰能夠毫無波瀾地接受呢?能夠在最脆弱的時候保護自尊心的父母,給了孩子體面、也帶給了信任。

當然,給孩子發現的機會並不是縱容,當孩子心情平復的時候他所收穫的體面和信任,自然就會轉接為良好的親子溝通,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去正視自身的問題,在優勝劣汰的生活環境下學會接納缺點、面向未來做到有利於成長的揚長避短。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愛, 不是滿足也不是陪伴, 這件禮物可受益終身

點選載入圖片

——————————-

我是蘭媽,專注於育兒領域解析作者,以親身事例、各種家庭教育例項,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