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立規矩,效果卻總不理想?大多都是因為父母沒用對方法

無論在家裡,還是整個社會,都有規矩束縛著。也正是有了規矩,我們的整個社會才能如此井然有序地執行著。那些破壞規矩的或者不守規矩的,大多都會被人指責或排斥,本身的後果也不會好。

比如:你帶著孩子去親戚家裡做客,但是孩子全程吵吵鬧鬧,在飯桌上更是動不動就扔筷子,到處拿筷子翻菜,還直言別人做的菜難吃。

給孩子立規矩,效果卻總不理想?大多都是因為父母沒用對方法

這個時候,你臉上有光嗎?

且不說你自己會不會感到難堪,估計親戚已經給你的孩子打上了“熊孩子”的標籤,甚至還會偷偷跟自家娃說“以後離他遠一點,不要被他帶壞了”。

這種情況,相信每個父母都不願意出現。

當然,倘若父母本身就是沒長大的“熊孩子”,那當我沒說。

因此,給孩子立好規規矩這件事情,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這條路卻尤為艱辛,父母經常為此費盡心血,還回回把自己氣的心口疼,都效果甚微。

給孩子立規矩,效果卻總不理想?大多都是因為父母沒用對方法

實際上,父母給孩子立規矩卻總是收不到很好的回饋,大多都是因為父母沒有做到這3點。

一、沒根據年齡來制定

很好理解,對於一個兩歲的孩子,你不能指望他一動不動地坐在凳子上兩個小時,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除非坐著睡著了。

就像你不可能讓剛出生的寶寶做到大小便都自己來或者知會父母。因為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有程序的,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能力,父母要根據他的能力去定製規矩。

給孩子立規矩,效果卻總不理想?大多都是因為父母沒用對方法

比如:兩歲的寶寶,雖然你不能讓他一動不動地坐著,但是你可以要求他乖乖吃飯,或者不能搶別人的玩具。

2、沒一視同仁

千萬不要給規矩弄什麼區別對待,制定一項規矩,父母也應該是參與者,這樣才有說服力。

如果你要求孩子過了晚上九點就不能看電視,但你卻大大咧咧地坐在客廳裡津津有味地追電視劇,孩子心裡平衡嗎?

給孩子立規矩,效果卻總不理想?大多都是因為父母沒用對方法

如果他問你,“憑什麼媽媽就可以,我就不行?”

你怎麼回答,難道說:“就憑我是大人?”

換位思考一下,倘若別人要你遵守某樣規矩,自己卻光明正大地搞特殊化,你服不服氣?

3、沒有統一戰線

正如上文中所說,規矩對所有人都應該一視同仁,那也意味著家庭成員的意見應該達到一致。

如果你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制定規矩,那這個規矩大多是行不通的。比如:你不愛吃香菜,但爸爸和孩子愛吃,你卻強硬地要求家裡不能出現一根香菜。

給孩子立規矩,效果卻總不理想?大多都是因為父母沒用對方法

恐怕這個規矩也站不住腳吧?首先爸爸就不會同意。

除了利益要符合所有家庭成員之外,父母之間也要統一戰線。

不過這邊媽媽剛制定了不能多吃糖,那邊爸爸又偷偷帶著他去吃糖了,還美其名曰:“這是我們的秘密”。那又怎麼指望孩子貫徹這一項規矩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