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媽媽我要有多動症”,孩子的行為背後,藏著意想不到的動機

“多動症”可能是一個標籤,也可能是從天而降的神仙索。——吳曉樂《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少女若娃是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孩子,家庭教師第一次見到她時就被她的美驚訝到。

“為了媽媽我要有多動症”,孩子的行為背後,藏著意想不到的動機

相比之下,她的母親楊太太卻顯得頗為一般。

楊太太之所以給若娃請家庭教師,是為了保證即將考高中的女兒至少能上一所差不多的學校。

但是第一次上課前,家庭教師就有點困惑,因為楊太太告訴老師,若娃有多動症,上課不容易集中精神。

楊太太這樣告訴老師:“為人父母的,生出這種特殊的孩子,還能怎麼辦呢?只能更盡心地陪伴照顧……”

可是讓老師感到訝異的是,楊太太的語氣很奇怪,聽著不像在抱怨,反倒有一種寬慰。

上過幾次課後,老師發現若娃的基礎一片荒蕪。她的大腦彷彿一片沙漠,不管老師在上面刻了多重的字,挖了多深的溝,過兩三天,她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每一次的考試卷發下來,都是猩紅一片,遍地開花。然而奇怪的是,楊太太似乎並不在意女兒的成績。

“為了媽媽我要有多動症”,孩子的行為背後,藏著意想不到的動機

眼見若娃的成績並沒有提高,老師感到非常灰心,當她和若娃聊過後,才知道若娃從小到大在課堂上就是“發呆、放空、等下課”。

若娃說,自己很討厭上學,但是喜歡和媽媽一起逛街、去好的餐廳吃飯,陪媽媽看韓劇。

從若娃的種種表現來看,老師察覺出她的“多動症”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

若娃上課時心不在焉,對於知識的記憶非常有限,可是在她看小說、編手環或者陪母親吃飯時,耐心會一口氣長出來,安安靜靜地坐好幾個小時也不是問題;她會記得好幾個月前的生活瑣事,可是才講過不久的公式、題型她一轉身就忘得乾乾淨淨。

有一天,老師看到若娃準備吃藥,就問若娃吃這些會不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若娃則回答說:“我不知道啊,媽媽叫我吃,我就吃啊。”

老師認真地問道:“若娃,你覺得你自己有ADHD(多動症)嗎?”

若娃的回答卻讓老師倍感意外。

“為了媽媽我要有多動症”,孩子的行為背後,藏著意想不到的動機

若娃說:“老師,偷偷跟你說,我認為我沒有ADHD,我並沒有正常吃藥,常常把它們扔進馬桶沖掉。”

若娃對老師講述了自己“得多動症”的過程:原來若娃小學時,上課喜歡放空,老師說她可能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所以媽媽就帶她四處求醫,但每位醫生給出的結論都不一樣,直到遇到一位醫生願意給她開藥,媽媽才鬆了口氣。

接著,若娃又告訴老師,媽媽以前不是這個樣子的,是因為哥哥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為了保證若娃的成長,媽媽辭掉了原本不錯的工作,回到家全心全意照顧孩子。

隨著若娃的講述,老師逐漸明白了若娃的“多動症”的前因後果。

因為哥哥的夭折,媽媽很緊張若娃,一直把若娃當作一個柔弱的孩子來照顧,導致若娃幾乎沒有生活自理能力,學習成績也是一塌糊塗。

為此若娃的爸爸很不滿意,經常和媽媽吵架。

但是自從若娃被診斷出有“多動症”以後,爸爸也就不再對若娃的學業有什麼要求,媽媽也不用揹負著“教不好孩子”的壓力。

“為了媽媽我要有多動症”,孩子的行為背後,藏著意想不到的動機

若娃說:“我不能不管媽媽,她需要我,她想照顧我。所以我不能沒有ADHD,我必須得ADHD。”

到此,老師才明白,若娃的“多動症”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原來她不是真的有多動症,只是她有強烈的動機,促使她在學校的表現類似於“多動症”。從而達到滿足媽媽需要的目的。

所以,重要的不是若娃的行為,而是動機。

這是來自《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一書中真實的案例。

魯道夫·德雷克斯將孩子的行為動機分為四種:

尋求過度關注

透過得到“過度關注”來尋求歸屬感。受到這個目標的驅使,孩子認為只有當自己成為關注的焦點時時,才能顯示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感。

但是若娃的動機顯然不是這個,相反,她的母親對她的關注已經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母親偷看女兒的手機,看到同學給女兒發的資訊“輕浮”,就給同學打電話訓斥人家,導致若娃在學校裡的交際圈越來越窄。

“為了媽媽我要有多動症”,孩子的行為背後,藏著意想不到的動機

權力之爭

通常出現在父母強行制止孩子要求關注的行為後,孩子會決心用權力之爭來擊敗父母,從拒絕父母的要求中得到滿足。

在這種情況中,孩子會覺得,如果你順從父母,就是屈服於比自己更強大的權力,就失去了自己的價值感。對有些孩子來說,被比自己強大的權力打敗,讓他們不安,結果他們就會透過所有努力展示自己擁有更強大的權力。

若娃的動機也不是這個,因為她完全是自願選擇聽從媽媽的話,按照媽媽的吩咐“吃藥”,並按照媽媽的要求來顯示自己的確有“多動症”。

報復

當父母和孩子逐漸在權力之爭中越陷越深,都想壓倒對方,就有可能發展出報復行為。

內心沮喪的孩子可能會開始認為只有報復才是體現自己有意義和價值感的唯一途徑。他的價值感要透過傷害他人來體現,這是為了彌補自己受傷的感情。

“為了媽媽我要有多動症”,孩子的行為背後,藏著意想不到的動機

這樣的孩子很少得到鼓勵,而他們恰恰是最需要鼓勵的。

但若娃的“多動”是對母親的認同,而不是為了“報復”父母故意做出的行為,她的反應是對母親的“支援”,而不是故意作對。

自暴自棄

一個徹底氣餒的孩子會完全放棄自己。他覺得無論做什麼,有用的還是沒用的事,他都沒有成功的機會。他覺得非常無助,進而利用這個無助感誇大自己的弱點,有時甚至是誇大自己想象出的弱點,目的是避免去做那些他預料自己會失敗的事情。

看起來笨手笨腳的孩子,通常是個氣餒的孩子,他是在用笨的方式迴避努力。

若娃的動機中其實就包含了這樣一層含義,她原本就不是一個對學習有熱情的孩子,如果多動症能夠避免自己在學業上的努力,那她也就樂得順其自然,何況父親在知道她有這個症狀以後,很少因為她的成績發脾氣了。

但這個可能只是若娃的潛在動機,她的顯性動機並非以上四個,而是第五種動機——她對媽媽的愛。

“為了媽媽我要有多動症”,孩子的行為背後,藏著意想不到的動機

因為她有了這個症狀,媽媽可以減輕很多教養壓力,爸爸不會再埋怨媽媽沒有教好孩子,而且只要自己一切都順著媽媽的心意來,媽媽就可以從失去哥哥的內疚與痛苦中走出來,不再過分自責。

[心]寫在後面:

我們在考慮孩子“不良行為”的動機時,往往會從孩子的四個“錯誤動機”出發尋找解決方法,從而總是從負面的角度來看待孩子的行為。

我們是否思考過,是我們的“期待”塑造了孩子的行為,孩子只是為了“配合”我們才表現出我們以為的種種行為?而這其中就蘊含著孩子對我們深深的愛。

也許有時候你覺得孩子的行為很不可理喻,但其實,他只是太愛你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家庭早教喜仔麻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