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白巖松給出的理由,家長要聽進去

著名教育學者兼作家尹建莉老師曾在書中提到:初中三年的住校生活,給女兒留下一些負面東西,對孩子一生影響持久,需要“排毒”很多年。

如今生活壓力大,父母為了自己同時也是為了孩子只能選擇拼命工作,這樣才能有條件給孩子提供各種機會和活動,讓孩子越來越優秀。

父母長時間忙於工作,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只能託付給別人,小時候是託付給老人,讓老人幫忙帶,隨著年紀的增長,等孩子上學後,父母就讓孩子去學校住宿。

一方面是不用父母分心每天接送,同時住宿生活對孩子獨立,生活自理能力方面都是很好的鍛鍊,兩全其美。

但這只不過是父母的想法而已,父母只看到了好處,卻沒看到寄宿制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父母真的別盲目跟風了。

“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白巖松談寄宿制

在一檔節目中,當被主持人問到

是否會讓孩子住宿時

?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白巖松斬釘截鐵地表示:不會,隨後又說道: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校。

要知道白巖松夫妻倆平時的工作非常忙,如果孩子能住宿,夫妻倆會輕鬆很多,但白巖松卻並不這麼認為。

白巖松表示:就算自己和妻子很辛苦,早晚要接送或付出更多,但人生不就是這樣麼

,在白巖松看來,這是人生必經之路,也是父母基本的責任。

而對於不讓孩子去住宿,白巖松也給出了自己的理由,家長要聽進去,弊端真的多

1)寄宿對孩子傷害大,讓孩子誤以為被拋棄

孩子與父母的親情建立是需要很長時間相處才能逐漸形成的,年紀越小的孩子,對父母依賴性越強。

別管平時孩子有多不聽話,表面上有多不在乎父母,但在孩子內心中其實非常依賴,一

旦孩子被父母送去住宿,就會讓孩子誤以為自己被拋棄。

孩子不懂得大人的無奈,也不懂得大人的想法,只能感受到自己的委屈,時間長了就會對父母產生怨恨或其他不良心態。

總之,不在父母身邊,一直在學校住宿的孩子,心理都有不同程度的傷痕,這是未來如何做都彌補不了的。

2)沒有父母陪伴,孩子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

沒有誰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肯定會有大大小小的弊端和挫折,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孩子,能夠得到父母的安慰與鼓勵,雖然孩子有些嬌氣,但情感需求能夠得到滿足,對心靈不會有任何影響。

但長期住校的孩子,不管是開心,還是難過都無法和父母分享,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時間長了對成長就會有影響。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這是多少金錢和物質都比不了的,父母一定要記住,

再好的物質條件都沒有高質量陪伴來得更重要。

寄宿學校對孩子的傷害真的很大,有了孩子以後,父母就不能只考慮自己了,孩子的感受和健康才是父母首要關心的目標,無論出於什麼理由,都不能輕易讓孩子去住宿。

尹建莉:如果離開父母就能鍛鍊孩子獨立自理能力,那孤兒院的教育應該是最好的

有些父母之所以讓孩子去學校住校,不是自己沒有時間接送孩子,僅僅是單純的鍛鍊孩子獨立自理能力,讓孩子在沒有父母的情況下逐漸成長。

孩子的獨立能力好不好與是否在父母身邊長大沒有關係,而是取決於父母教育,

正如尹建莉老師說的,孤兒院才是鍛鍊孩子獨立自理能力,難道父母真的會送孩子去哪裡麼。

孩子會是什麼性格,有哪些能力,一切都看父母如何教育,父母教育得好,即使是在父母寵溺下長大的孩子也依然優秀,反之,孩子則是啥啥都不行。

如果真有特殊情況必須讓孩子住校,父母要記住兩點

1)與孩子提前溝通,讓孩子明白為什麼去住校

有些家庭實在是有特殊情況,孩子只能去住校,如果是這樣的家庭,孩子多半懂事會很早,父母與之溝通,孩子都是能聽懂的,父母要做好對孩子的心靈安撫,讓孩子明白為什麼去住校,明白自己並沒有被拋棄。

2)與孩子多聯絡,放假第一時間來接

一般住校的孩子都會有手機,父母要經常與孩子聯絡,傾聽孩子的心事和想法,瞭解孩子動態,在放假時也要第一時間來接孩子放學,如果有時間的話,最好能在假期多陪伴孩子,而不是讓孩子獨自一人面對冷冰冰的房間。

今日話題:你會送孩子去住校麼?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