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的這些表現,或是溼氣的提示,紅豆薏米的三個“吃法”

腳上的這些表現,或是溼氣的提示,紅豆薏米的三個“吃法”。

進入春天之後,生活中,我們常聽人說自己“溼氣”有點重。其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經常覺得身體發沉,精神不好等等。

但是,對我們普通人來說,這麼廣而泛之的說法,難免會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偏頗。所以,有必要從某個具體的方面來“認證”溼氣的存在。

從中醫理論裡,我們可以得知溼氣的一個特點,那就是“溼性重濁”,也就是說它有“向下”的趨勢。

而身體最下端就是人的雙腳。那麼,溼氣重,雙腳會不會有什麼變化呢?

雙腳也是我們身體的重要部位,這個部位上發生的某些微妙變化,我們也不要忽視。可以說,雙腳也是身體健康的晴雨表,能告知我們身體內部健康的變化。就以體內溼氣重來說,雙腳可能會出現這3個情況,很多人忽視了:

1、 趾甲的變化:

身體好的人,不僅手指甲上有月牙,腳指甲上也有,而且腳趾甲光滑、顏色紅潤。如果腳趾甲上有縱紋,代表缺乏運動,抵抗力差。腳趾甲蒼白無血色,意味著營養不良或貧血。

而這些問題,最常見的一個根本因素就是溼氣重。因為溼氣粘滯,容易阻礙氣血執行。腳趾位於身體的最末端,對於氣血的濡養是最為敏感的,變化也就來得快一些。

2、 腳癢:

引發腳癢最常見的原因是腳癬,腳癬俗稱“腳氣”或“香港腳”,現代科學認為,這是一種淺部黴菌感染造成的面板病。腳癬可分為乾性和溼性兩種型別,它們的共同特點都是十分的癢。

實際上,從中醫的角度看,腳癢、腳廯大多都是溼氣重所致,有的甚至以“溼毒”名之。一來,部位在雙腳也就是身體的“下端”,符合“溼性向下”的特點;其次,瘙癢難忍、流水結痂等問題,也和溼氣阻礙氣血執行有關。

3、 雙腳冰涼:

身體陰盛陽虛,溼邪內鬱,經絡不通,氣血不足,所以容易手腳冰冷。

俗話說得好:“養人需護腳、養樹需護根”人的腳掌上密佈了血管穴位,養生家甚至把腳掌稱為人的“第二心臟”

所以,如果腳上出現上述三個症狀,說明體內的溼氣有點重了,那就得注意祛溼。

那麼,如何祛溼呢?

祛除溼氣的方法很簡單,我們最常用的就是紅豆和薏米的搭配,不僅可以當茶喝,還能當飯吃。

其中紅豆學名赤小豆,性味甘淡而平,主要就是能健脾利溼。而薏米性味甘淡而偏寒,也是健脾利溼的好手。

將紅豆、薏米洗乾淨,然後放在鍋里加水熬煮成粥,,也可以將它們打碎成細末,開水沖泡當茶喝,都能祛除體內的溼氣。

但需要注意點是,紅豆薏米的吃法也有講究,如下三點可以瞭解:

1、 祛溼莫忘健脾:

雖然紅豆薏米確實有祛溼之能,但從中醫的角度看,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做法。

中醫認為脾主水溼運化,溼氣重的人必然就有脾虛這個“本”。因此,紅豆薏米最常用的吃法,還是需要和芡實搭檔。

紅豆薏米健脾祛溼,利水滲溼,芡實健脾益腎,穩固紅豆薏米祛溼的結果,這樣才能更好地健脾祛溼。

最好是將薏米稍微炒黃一下,和紅豆。芡實一起打碎做成茶包,開水一泡就能喝,免去了長時間熬煮的弊端。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點選下方卡片獲取:

2、 適當多辛祛溼:

溼氣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其性粘滯”,通俗點說,就是指它有點膠水一樣的黏度。比較稠,單純的紅豆薏米難以緩解。

這時候就可以適當加點“辛”的藥食,以化解它的粘滯,比如紅豆薏米里適當加幾片生薑,就能起到這個效果。

3、 祛溼也可昇陽:

溼氣畢竟是一種陰邪,而陰邪就會傷及陽氣。就像陰雨天、霧霾天,陽光一照就豁然散發了。

因此,如果溼氣比較重比價明顯的人,紅豆薏米之中,可以適當加點升散陽氣的藥食,如那麼一點點桂枝之類,都是可行的。

總之,現代人相對缺乏運動,有喜歡暴飲暴食、還經常熬夜、工作壓力也大,長期如此,使得體內的溼氣逐漸加重,這是客觀存在的。

而我們要想徹底的祛除體內溼氣,必須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除了紅豆薏米之外,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