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來只被人捉到一次的九頭鳥,古人說遇見它要牢記兩點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裡,九頭鳥的大名廣為人知。除了《山海經》裡提到的“九首,人面鳥身”的九鳳神鳥,還有一種行惡名昭彰的九頭鳥在古書裡頻頻出現,目擊記錄很多,聽到其叫聲的人更多。這裡只討論後者,不牽涉湖北與九頭鳥的話題。

事情還要從3000年前的西周王朝說起。

3000年來只被人捉到一次的九頭鳥,古人說遇見它要牢記兩點

周公像

那個年代的自然環境太原始,為對付種種不友好的奇怪動物,周王室設定了不少專門的官職。如《周禮註疏》中說,“硩(chè)蔟氏,下士一人,徒二人,掌覆妖鳥之巢”,“庭氏,下士一人,徒二人,主射妖鳥。”

這兩個部門都有3個人,專門驅趕、消滅“妖鳥”,前者負責毀掉妖鳥的巢穴,後者負責射殺之。

既然被稱作“妖鳥”,是因為它們的叫聲難聽,模樣怪異,被人們視為不祥之兆。古書記載的一些妖鳥可比鴞形目鳥類貓頭鷹怪異多了。尤其是曾把周公折騰得夜不能寐的九頭鳥。

3000年來只被人捉到一次的九頭鳥,古人說遇見它要牢記兩點

九頭鳥的身世

北宋詩人梅堯臣寫過一首有關九頭鳥的《古風》,其中有這樣一段,“昔時周公居東周,厭聞此鳥憎若仇。夜呼庭氏率其屬,彎弧俾逐出九州。射之三發不能中,天遣天狗從空投。自從狗齧一首落,斷頭至今清血流。”

這首詩淺顯易懂,周公憎恨的怪鳥原本有10個腦袋,獵手沒有射中,但天狗咬掉了怪鳥的一個腦袋,從此世上有了九頭鳥這種不祥之物,它的傷口一直在滴著血。

3000年來只被人捉到一次的九頭鳥,古人說遇見它要牢記兩點

這首詩裡的故事出自南朝梁的《殷芸小說》,“周公居東,惡聞此鳥,命庭氏射之,血其一首,猶餘九首”,說的是獵手射中了怪鳥的一個腦袋。

《孔子集語》記載,孔子和子夏見到了一種九尾怪鳥,子夏問那是什麼,孔子說是鶬(cāng)。當時有一首民謠裡說,“鶬兮鶬兮,逆毛衰兮,一身九尾長兮”。這裡說的鶬有九尾,沒提到是否有九個頭,但另外一些文獻則說,孔子見到的就是九頭鳥,“奇鶬九首”。

如《爾雅翼》裡記載,“鶬,鴰也……裴瑜注爾雅言,鶬,麋鴰,是九頭鳥,今謂之鬼車……按夫子與子夏所見,稱奇鶬九首,當是今九頭鳥。”

九頭鳥的名字很多。知道《山海經》的同學,大概也聽說過被稱為“妖怪百科全書”的《白澤圖》,如今只剩下少量殘卷存世。《白澤圖》裡說的蒼鸕,《帝鵠書》記載的之逆鶬,都是指九頭鳥。此外,還有渠逸鳥、鵂鶹等等叫法。

3000年來只被人捉到一次的九頭鳥,古人說遇見它要牢記兩點

古人如何應對九頭鳥

前文提到的“鬼車”才是九頭鳥最常見的稱謂,再就是“車載板”。這兩個奇怪的名字足以令古人談虎色變。

古人認為,鬼車鳥一出現,就會帶來致命的災禍。這種鳥在秦中、嶺外地區最為常見,晝伏夜出。尤其喜歡在陰雨天活動。它的叫聲很詭異,像是守城用具刀車的聲音,也有人說,像是載了一車鬼發出的聲音,所以也叫車載板。

聲音難聽不打緊,要命的是,據傳鬼車鳥能攝走人的魂魄,所過之處會滴下血跡。要是哪個人家有鬼車飛過,滴下血跡,那就凶多吉少。《證類本草》等文獻甚至說,鬼車鳥“入城城空,入宅宅空。”

3000年來只被人捉到一次的九頭鳥,古人說遇見它要牢記兩點

俗話說,一物降一物,大概因為傳說中天狗咬掉了鬼車的一個腦袋,古人相信,鬼車最怕的是狗。《宋稗類鈔》記載,“鬼車,俗稱九頭鳥……世傳此鳥昔有十首,為犬噬其一,至今血滴人家為災咎。故聞之者必叱犬滅燈。以速其過。”

意思是,古人一旦在夜晚聽見鬼車鳴叫,就馬上滅掉燈燭,同時讓狗叫,以驅趕鬼車。

明代的《本草品彙精要》也記載,“鬼車,夜聞其飛鳴,則捩(liè)狗耳,猶言其畏狗也”; 《荊楚歲時記》裡說,“正月七日,多鬼車鳥,度家家槌門打戶,捩狗耳,滅燭燈禳之。”

捩是扭、扯的意思,不同風俗的地區,對付鬼車鳥主要就是這兩點措施,聽見它的聲音,就滅燭,扭狗的耳朵讓它叫,鬼車就不敢飛進家裡。

3000年來只被人捉到一次的九頭鳥,古人說遇見它要牢記兩點

九頭鳥擺件

唯一一次捕獲九頭鳥的記錄

說來說去,九頭鳥到底長什麼樣子呢?

據《三國典略》記載,“齊後園有九頭鳥見,色赤似鴨,而九頭皆鳴。”這裡說九頭鳥赤色,像鴨子,九個腦袋一起鳴叫。叫聲本就難聽,還大合唱,難怪人們說它載了一車鬼。

《續博物志》記載的九頭鳥很巨大,“郝氏夜祀佛鬼,乘燭光而下廣,丈餘九首,互相低昂,其家呼犬持杖逐之,墜一羽長三尺許,廣八九寸,色類鵝鶩。”身長丈餘的九頭鳥就比較駭人了。結果被人們放狗、拿棍子趕走了,還掉了一支三尺多長的羽毛,顏色和鵝、鴨子差不多。

3000年來只被人捉到一次的九頭鳥,古人說遇見它要牢記兩點

明刊本《山海經》畫卷

除了一些目擊記錄,《夷堅志》裡還記載了唯一一個捕獲九頭鳥的案例,“(南宋)淳熙間,李翁壽守長沙,捕得之。身圓如箕,十脰環簇,每脰有頭,其一獨無而鮮血滴。每頸各生兩翅,當飛時十八翼霍霍競進,不相為用,至有爭拗折傷者。類野狐而黑嘴”

事情發生在南宋孝宗淳熙年間。脰指脖子。李翁壽抓住的這隻九頭鳥,有十個脖子,九個頭,其中一個脖子還在滴血。而且它的九個腦袋似乎各有打算,飛的時候十八條翅膀並不協調,還會互相拍打致傷。它的頭像狐狸,黑嘴。

這應該是關於九頭鳥模樣的最詳細記錄。

3000年來只被人捉到一次的九頭鳥,古人說遇見它要牢記兩點

白澤圖殘卷

結語:九頭鳥的相關記載不少,但大都源自野史,世上是否真的有這種怪鳥,不得而知。我們不要較真,當故事看看就行了。

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不少文人都寫過關於九頭鳥的詩。如王安石作過《車載板二首》,言辭簡略,不清楚他所見為何物。歐陽修的《鬼車詩》說,他聽見了九頭鳥的叫聲,但沒看清楚。

這裡引用一段《鬼車詩》的原文,“嘉祐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無光月不出。……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見其形,但聞其聲。其初切切悽悽,或高或低。乍似玉女調玉笙,眾管參差而不齊。”

“既而咿咿呦呦,若軋若抽。又如百兩江州車,回輪轉軸聲啞嘔。鳴機夜織錦江上,群雁驚起蘆花洲。吾謂此何聲,初莫窮端由。老婢撲燈呼兒曹,雲此怪鳥無匹儔。其名為鬼車,夜載百鬼凌空遊。”

把九頭鳥的叫聲描述得如此生動,唯有歐陽修了。

參考文獻:《周禮》、《爾雅翼》、《宋稗類鈔》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