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喜歡吃飯,個子長得慢,有兩個臟腑要注意

小孩不喜歡吃飯,個子長得慢,有兩個臟腑要注意。

老人常說,“小孩青根過鼻樑,沒事也要鬧半天”。說意思就是說,如果一個小孩子鼻樑上的青筋畢露,他的脾氣大多好不了。

而脾氣不好還只是表象,更主要的是,他們可能還隔三差五就會頭痛腦熱的,身體素質很差。

傳統中醫認為,小朋友的這種現象,大多和肝脾二髒有關。

脾氣不好喜歡哭鬧,這是“肝主情志疏洩”的影響。而不喜歡吃飯、個子長得慢,抵抗力不好,這是“脾主運化、主肌肉四肢”所決定的。

宋代兒科名醫錢乙說“小兒肝常有餘,脾常不足”。也就是說,小兒屬於肝旺脾弱的體質。雖然這種情況屬於常見現象,一般的家長也會“視而不見”,但卻又明顯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事實上,這個問題可大可小。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所改善乃至消失,但是如果及早處理的話,對孩子的營養吸收以及發育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一個人的脾出現問題,無論在任何年齡階段,都會沒有什麼肌肉,不是偏瘦就是偏肥。如果是小兒,就有可能偏瘦、甚至皮包骨,慢性消化不良,也就是中醫的“疳積”。常表現為:毛髮糾結,毫無光澤,肚大肢瘦,厭食便結。

如何調理小兒疳積?有兩味中藥值得了解,那就是雞內金與山楂。

雞內金其實就是雞的胃,中有古代中醫認為它對瓷、石、銅、鐵皆能“化”,最善於化食消積,因其色純黃似金,故得其名。

山楂是一種水果,味道酸甜,主要就是能健胃消食。因為口感比較好,更適合低齡小孩選擇。

筆者本人小時候就有過食積的經歷,父母就是用雞內金和山楂、茯苓打成粉末做成糕點,連續吃了一個多月,食積就被化解於無形之中。

而在《神農本草經》裡面,在說到調理“羸瘦”時,大多是諸如麥門冬、五味子之類,它們是歸肺經的。

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因為瘦人多火,肺金容易受到傷害。小兒疳積後期大多有積熱,古代中醫便會使用胡黃連來處理。

而在《神農本草經》裡面,說到調理“肥健”時,主要都是歸腎經的諸如菟絲子、澤瀉這一類藥物。請關注這裡說的“肥健”,就是使肥胖的人也變得健康起來。

按照《黃帝內經》“女七男八”的觀點,小孩在第一個週期內的脾胃問題,如果沒有處理好,就很可能影響下一週期的生長與發育。

有些小孩子長得比較胖,即便也有些會相對高大,其實也不是值得高興的事情。就像地裡的紅薯,那些苗葉長得茂盛肥油的,結的地瓜反而很小。

同樣的道理,長得肥胖的小孩,其實多數也是外強中乾型,他們的臟腑其實是很虛弱的。

這就是張仲景“尊榮人”的觀點,其特點就是“骨弱、肌膚盛”,張仲景喜歡用菟絲子、澤瀉、黃芪。

尤其是有食慾,能吃易飢,但依然肌肉鬆軟無力者,用黃芪是比較恰當的。《神農本草經》謂黃芪“補虛,小兒百病”,其實小兒肥胖就是屬於虛證,與疳積屬於實證形成對比。

再說說和“肝”有關的部分。

對於脾氣不好、喜歡哭鬧的小孩來說,主要就要從肝來進行調理。所謂“肝常有餘”,並不是說要清肝洩肝,而是指小孩的肝氣容易“勃發”,需要適度地平抑一下。

一個簡單的方法,父母可以經常敲打兩個大腳趾指肚,這是足厥陰肝經的部位,起到疏通、平抑肝經氣機的作用。

長期堅持,孩子哭鬧的問題得到解決了,個子也慢慢長得快起來。這是因為小孩的身高和肝經密切相關的緣故。

總之,對於父母來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地成長。而食積(脾)、哭鬧(肝)這兩個問題,是最鬧心的。日常育兒方面,上述兩個方面如果都能做好,相信您的寶寶也會更健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