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擴散開溫馨小鎮濃濃的燒餅香

去泰興黃橋,每次少不了去黃橋戰役紀念館走一圈,看看那場令人蕩氣迴腸的戰役經過。被保留下來的指揮部舊址等,也是必去的地方。雖然在中國大地,這樣老舊的建築,因為“紅”過而一直紅著,給後人懷想與感慨。我還是願意到這樣的地方走走看看。感覺到今人愛說的“人生不易”有多矯情。

什麼叫不易?和戰爭歲月相比,我們今天的人生,還有什麼“不易”。衣食所安、知規守矩,最簡單不過。那時候的每一場戰鬥,都是浴血的每一分每一秒。面對的生死的戰場,沒有一個人說“不易”。他們容易嗎?

決戰,擴散開溫馨小鎮濃濃的燒餅香

黃橋不是一座橋

逛罷這些紅色景點,我會轉進黃橋古鎮,平復心情。當然,開始一兩次,我不知道黃橋還有古鎮。因為黃橋與戰役的聯絡,太強大了。強大到讓我忘記,這裡的曾經、現在和將來,都是安居樂業的好地方!

能成為“古”鎮的地方,有最豐沛的水。水,過去制約了人們出行的腳步,今天卻成了旅遊的靈魂。設想一下,某個沒有水的小鎮,除了人和房子,還有什麼?尋常巷陌而已。黃橋古鎮,引起我極大興趣的,便是各種造型的橋。我常常去揚州小秦淮河兩岸走走,就為去看看那些小橋。

作為建築狂魔的我國建築,如今在世界範圍自己不說老大,誰敢說是老二?大海大江大河上的懸索橋、斜索橋、拱橋、粗大橋樁的大橋等等,早已經看得人眼花繚亂了。海面上,我看到了正在建設的高速高路,能想到嗎?但是,那些宏大的工程,可遠觀不可近褻,不如小河小溝上的小橋,可以親近細瞧,想怎麼看就怎麼看。

曾經,黃橋鎮與泰州眾多水鄉一樣,出門就得划船。當年交通不便的地域,如今都成了儲存得原汁原味的地方。幽幽的小河蜿蜒流向何方?船孃綿軟的“號子”,不同於男人的粗獷,因為方言難懂,反而多了猜謎和欣賞的雙重樂趣。

黃橋鎮最早建鎮於北宋神宗元豐年間,有近千年的歷史了。至今,古鎮尚有儲存完好的明清建築兩千多間,其中還有少量的宋代建築。從地理位置上看,它南瀕長江,東連如皋,北接姜堰,是蘇中、蘇北地區通往蘇南的重要門戶。

決戰,擴散開溫馨小鎮濃濃的燒餅香

喜歡這樣的圈門

如今黃橋古鎮,分有東、南、西三個傳統古街區。三個街區功能有些差別,但都有濃濃的燒餅香瀰漫在空氣中。是的,黃橋燒餅在黃橋,早已不是簡單的一種小吃。它有不一樣的身份。我常常會將黃橋燒餅與解放戰爭中的獨輪車、山東大娘的布底鞋相提並論。很有可能,一塊燒餅,代表一個鮮活的生命,代表戰場上多一個勇猛殺敵的英雄。

黃橋鎮東大街,有一家黃橋老字號茶葉店裕泰和。這家茶葉店已有兩百多年歲。茶店的創者叫胡允源,安徽績溪人。安徽績溪,是胡家的發祥地。著名人物如胡雪巖、胡適之等,皆是績溪人。往上再數,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將釣魚島歸入中國版圖的明代宰相胡宗憲,也是績溪人。我們的前任領導人HJT,祖籍也是績溪。他們或是同一個祖先也未可知。

胡允源從績溪來到江蘇,專門採購徽州名茶。經由黃橋水路做起水客,將茶葉生意做到上海、泰州等地,大本營便是黃橋的裕泰和。做生意講究和氣生財,還講就樂善好施。民國七年,黃橋鎮重建文明橋時,裕泰和老闆捐出三十塊大洋,給當地人留下很好的印象。一家茶葉店能延續一兩百年,成為當地的老字號,一定有過人的地方。

老鎮上,很多建築的上方,有個門劵,叫圈門。圈門我不陌生,揚州雙東之一的東圈門,從小伴著我。但是揚州好像只有東圈門一個圈門建築。那年去灣頭古鎮玩,倒是見到好幾個這樣的老建築。黃橋鎮上的圈門,風格各異,非常有特點。鋼筋水泥和林立的樓房,斷沒有這些個性有趣的風格。

決戰,擴散開溫馨小鎮濃濃的燒餅香

燒餅還有培訓處

走累了,隨便哪家坐下來,一塊燒餅香香酥酥,好吃得很。偶爾飄過來斷斷續續的音樂,是《黃橋燒餅歌》熟悉的旋律。我不知道在中國其它地方,有沒有專門的“燒餅”歌。劉伯溫的“燒餅歌”除外。那是借燒餅的讖語和預言,說是便是,說不是便不是。

黃橋,今天江蘇紅色遊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是黃橋決戰的指揮地,留有很多革命歷史遺蹟遺址。走著走著,就走進一棟深藏功與名的屋中。簡單老舊,絕非今天的豪奢。

放慢腳步,放鬆心情,在老鎮讓身心變得輕鬆些吧。

決戰,擴散開溫馨小鎮濃濃的燒餅香

老字號茶葉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