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rt】執行3年後,中汽中心將釋出新規,電動車將如何煉成?

對電動車有何考量?新增智慧化測試從哪些層面展開?碳排放指標如何測評?

九問新版CCRT

九問新版CCRT

作者 | 李國政

編輯 | Jane

出品 | 幫寧工作室(gbngzs)

執行3年後,CCRT迎來升級改版。

2021年6月30日,中汽中心汽車測評管理中心(中汽測評)官方微信平臺釋出訊息,CCRT管理規則(2021年版)將於10月1日起實施,屆時2018年版廢止。

CCRT,即中國汽車消費者研究與評價規程(China Car Consumer Research and Testing Programme),是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汽中心)依託行業力量,自2015年啟動制定工作,2018年釋出規程,面向傳統燃料乘用車展開效能評價。

不管是汽車行業,還是汽車市場,這3年來,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12年全球領先,但另一方面,汽車產品同質化嚴重,消費者需求不明確,容易被誤導的問題愈發突出。” 中汽測評技術部部長周博雅認為,我國汽車社會主要問題已經轉化為,汽車多門類產品和消費者認知不平衡的問題。

九問新版CCRT

“產品快速推陳出新,資訊內容極大豐富,資訊傳播碎片化,消費者很難全面認知一款汽車產品,從眾多產品中進行優選更是難度增加。”這種背景下,CCRT管理規則(2021年版)可以更好地為使用者選車購車提供參考價值。

幫寧工作室瞭解到,CCRT管理規則(2021年版)是在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指導下,中汽中心組織行業專家自2020年8月起啟動研究工作。歷時近一年,於2021年6月30日釋出。

CCRT管理規則(2021年版)採用客觀測試為主、使用者評價補充的融合式評價體系。在乘員健康、節能環保、駕駛輔助、駕乘效能、感知質量五個方面展開專業化客觀測試,並在駕乘效能和感知質量方面引入真實使用者的滿意度評價和汽車專業評價師的感知評價。

九問新版CCRT

CCRT管理規則(2021年版)在電動車方面有何考量?其新增智慧化測試內容,具體從哪些層面進行測評?為何將碳排放納入測評體系,以及碳排放指標如何測評?

對上述相關問題,幫寧工作室採訪了周博雅博士。周博雅畢業於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長期從事汽車測評技術研究、汽車生命週期評價、汽車駕駛行為研究與駕駛工況開發等工作。

以下為訪談摘錄。

1:CCRT 2018版規程即將退出歷史舞臺,是否達到設立初衷?

設立CCRT有兩個主要初衷,一是為消費者選車購車提供專業參考資料,二是推動汽車技術進步。

在為消費者提供專業汽車測評資料方面,截至目前,CCRT 2018版規程已完成82款熱銷車型評價工作,涵蓋主流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在消費端影響力持續提升。

在推動汽車產品技術進步方面,多家汽車生產企業將CCRT作為設計輸入,以此提高產品效能和使用者用車滿意度。以自主品牌為例,CCRT平均得分逐年提升,2018年測評平均成績為78。9分,2019年為79。2分,2020年為80。2分,2021年為82。9分。

除總分提升外,行業開始更多關注高溫開啟空調的油耗水平、高溫狀態下車內有害氣體揮發情況等CCRT測試場景。

2:和CCRT 2018版相比,2021版主要有哪些變化?

隨著中國汽車技術和質量水平不斷髮展,以及使用者在實際用車當中需求場景升級,在中國消費品質量安全促進會指導下,中汽中心組織行業開展CCRT管理規程2021版研究工作。

最新版規程代表專業化測評理念提升,引入綠色元素CCRT全新LOGO,更加關注車輛在智慧化、健康、環保等消費者關切領域的效能表現。新版CCRT面向傳統燃料型別乘用車,建立以客觀測試為主,使用者評價補充的融合式評價體系,打造“專業+有溫度”測評品牌。

3: 增加專業評價師的感知評價是基於什麼考慮?如何選取專業測價師?

專業化的客觀測試雖然可以保證測試的重複性和專業度,但測試場景往往覆蓋不夠全面。同時,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在進行車輛效能測評時,最終目標還是要以人能否滿意、愉悅的駕乘為最終判定標準。因此,我們想積極創造條件,從駕駛員和乘客可以感受的角度進行補充評價,實現“效能好不好的基礎上,再告訴你滿不滿意”的戰略目標。

把整車企業里長期從事汽車產品力評價的專業評價工程師集中起來,基於國際規範和汽車行業相關團體標準,在車輛駕乘效能、駕駛輔助和智慧座艙方面建立起有廣泛認可度的感知評價指標體系。執行時,由隨機抽選的10名評價師背靠背評價得到分數。

關於主觀評價師選取,也有一套非常嚴格的流程。不同於一般的主觀體驗工作,所有候選人員必須是長期從事汽車產品力評價的專業工程師,他們需要透過駕駛技能、評價感知和評語撰寫等方面的多項考核,才能夠持證上崗,確保這個隊伍的專業化水準。

九問新版CCRT

4:CCRT結果釋出形式,為什麼要從原來總分大於80分為推薦車型,轉到不對總分進行等級評定,只對單項進行分級?

CCRT其實是一個性能覆蓋完整的評價體系,大家可以注意到,這個體系並不只關注車輛的某一項效能,它是多個性能的集合。在以往評價中,通常會突出基於總分的“全科優等生”,但站在消費者角度,大家可能對車輛效能需求和關注點存在差異性,除總分外,還希望瞭解自己關心那方面表現如何。

為更好匹配車輛和消費者這種供給與需求,我們改革了釋出方式,基於車輛五大維度效能表現,進行一系列效能等級評定,這樣大家面向需求匹配車輛,就可以達到更好服務選車購車目標。

九問新版CCRT

5:新增智慧化測試內容,具體從哪些層面進行測評?

應該講,汽車產品智慧化這幾年在中國有非常快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車型都匹配了智慧駕駛、智慧座艙功能。

為順應技術發展趨勢和使用者需求,我們積極引入智慧測試評價。形象一點講,在CCRT 2021中,我們評價“安全高效地替你開車”和“陪你愉快出行”兩個方面的效能表現。

智慧駕駛方面,一方面關注車輛在行車駕駛輔助、泊車輔助方面的效能表現,另一方面也會關注車輛可否有效進行緊急避險。智慧駕駛效能一定要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之下。

智慧座艙方面,我們會關注語音互動、車輛大屏操作、APP操控的滿意度等指標。

九問新版CCRT

6:為什麼將碳排放納入測評體系?碳排放指標如何測評?

綠色化碳排放是現在社會的主旋律。CCRT改版增加了燃油汽車碳排放指標,這個指標是我們測評體系的一個亮點。當大家關注車輛效能時,我們希望構建出一種理念,就是把車輛綠色化也作為一種新的重要效能,讓大家可以去理解、接受和支援。

碳排放核算採用一種全生命週期評價系統思維方式,既關注車輛使用過程中,由於燃燒燃料直接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又關注兩個間接的二氧化碳排放來源,第一個是燃油上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排放,第二個是車輛在製造過程中(包括材料、零部件製造過程)產生的排放。把它們整合到一起,使用一個統一的計算模型,選出那些真正在整個生命週期過程中的低碳車型。

7:CCRT改版主要針對傳統車,電動車方面如何考慮?

在這一版本中,我們主要關注傳統燃料型別汽車,也就是汽油、柴油和非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隨著新四化程序日趨加快,電動車尤其是智慧化電動車,在使用者層面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CCRT的車型覆蓋度要順應大趨勢。事實上,CCRT有兩個版本,一個是這次釋出針對燃油車的版本,一個是針對電動汽車的版本,去年10月就已釋出,目前已完成4款熱門智慧電動汽車測評。

CCRT智慧電動汽車規程是全國較早推出面向汽車新四化的評價體系。除駕乘體驗、健康環保外,我們更關注車輛智慧化和電動化效能。

智慧化方面,全面測試L2級別駕駛輔助功能,特別關注駕駛員提醒和監控的保障效能。電動化方面,包括續航里程,特別是低溫開空調下的續航里程,充電相容性和速率,涉水絕緣安全,車內輻射等指標。

無論是電動車,還是燃油車,都有統一CCRT測評理念、方法和標識,屬於一個CCRT評價體系。在不久的將來,大家會看到一個更高層次協同和融合的CCRT。

8:如何開發更符合中國實際用車場景的測評方法?

對一個專業化測評而言,測試結果如果不能和使用者實際感受接近或一致,那測試評價工作就不成功。進行CCRT規程研究過程中,我們會把測試評價場景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

第一個層面是測試方法中國化,即基於中國道路交通實際構建測試評價工況或場景。例如,在CCRT油耗測試中,使用更符合中國實際的中國工況曲線CLTC-P(GB/T 38146)去測試車輛油耗,能很好地反映中國消費者以城市短途、低速通行為主的基本特徵。

又比如,在車輛駕駛輔助場景設計時,結合中國複雜交通實際,引入前方車輛切入(俗稱“加塞”),和有遮擋的行人橫穿(俗稱“鬼探頭”),評估車輛智慧駕駛功能表現。

九問新版CCRT

第二個層面是關注車輛在複雜環境和條件之下的效能適應性。

第一例子是,在油耗測試中,除常溫條件外,還會引入在高溫、強光、開空調等組合條件,去反映夏季油耗表現。

第二個例子是,車內有毒有害氣體濃度測試,我們引入高溫、強光這些有利於氣體揮發的條件。

第三個例子是,在制動方面,除關注車輛的乾地制動距離外,也會考慮車輛在雨天溼滑路面的制動水平。有了這些符合實際的場景設計,測試結果會更貼近用車實際,這也是進一步提升測評專業性的關鍵。

九問新版CCRT

9:CCRT指標下一步如何預研設定?

CCRT規程研究是一個持續性過程。在某一版規程定稿之後,我們會組織行業展開新規程預研工作。

預研包括幾個原則。第一,進一步收集使用者實際用車場景和交通事故場景資料,為下一步場景最佳化和指標增減提供有力支援。第二,進一步聯絡行業進行研究和溝通,準確把握汽車技術發展水平和發展趨勢,形成廣泛共識,訂立適度超前的評價限值。

對下一步方向,我們會展開相應技術路線圖研究,提升系統性和規劃性,這其中可能包括加速噪聲、車內聲品質,高級別駕駛輔助系統功能及其安全性評價等。當然,我們也會盡快引入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效能評價,進一步豐富評價車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