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識人術:如果一個人說話有這種特點,人品絕對不會差

近些年,隨著我們國力的提升,傳統文化正在復興。但文化層面的精髓跟技術不一樣,腦瓜子聰明的人學某種技術,只要啃透了書本,再加以實踐,肯定能精通。但文化上的一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別的不說,孔子的思想就是這樣。孔子生前門徒三千,更有“七十二賢”和“十哲”,實際上,繼承孔子衣缽的幾個大弟子各有所得,對孔子思想的領悟也有偏差,各執一詞,甚至還為此爭論。

孔子的識人術:如果一個人說話有這種特點,人品絕對不會差

連孔子的親傳弟子尚且如此,更不用說後人研究孔子思想,只能從《論語》、《孔叢子》等典籍中琢磨他說過的話,又能領悟多少。後世為《論語》等典籍作注的學者,個人理解也各有偏差,所以《論語》裡有不少爭議點。

當然,疑點歸疑點,總的來說《論語》的內容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至少我們能看到孔子思想的大致輪廓。

言歸正傳。自古以來,識人是個老大難。即使賢明睿智如孔子,也有看走眼的時候,孔子說,“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孔子的識人術:如果一個人說話有這種特點,人品絕對不會差

宰予能言善辯,起初被孔子看重,但他後來在齊國捲入一場叛亂而死,孔子深以為恥;而澹[tán]臺滅明(子羽)容貌醜陋,孔子一開始對他印象很差,“以為材薄”,誰知澹[tán]臺滅明的才幹和德行非常出眾,後成為一代教育家。

想了解一個人,必須察其言,觀其行,正所謂“日久見人心”,時間短了還不行。孔子提出,大家都說某人好,或者都厭惡他,證明不了什麼,如果“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那這個人錯不了。

《論語·顏淵篇第三》,孔子弟子司馬牛問,什麼是“仁”?孔子說,“仁者其言也訒(rèn)……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

孔子的識人術:如果一個人說話有這種特點,人品絕對不會差

“訒”字什麼意思呢?《說文解字》裡解作“頓也”,“頓之言鈍”,在孔子的這句話裡可以理解為“難”,說白了,就是說話很謹慎,不亂髮言。孔子認為,講話謹慎是仁者的特徵之一。

我們先看看古代學者是如何理解孔子這句話的。明朝人馮從吾在《少墟集》裡解釋比較淺顯易懂:“其言也訒,所以養徳也,而常默,元氣不傷,在其中矣。”就是說,重視自身道德修養的人,一個外在特徵是沉默寡言。

孔子的識人術:如果一個人說話有這種特點,人品絕對不會差

宋代《論語全解》講得比較細緻,認為孔子那樣說是因人施教。司馬牛提問之前,先是顏淵和仲弓(冉雍)問仁,仁很難用一句話概括,所以孔子回答他們的都是“仁”的外在表現。由於司馬牛話多,脾氣急躁,孔子才說“仁者其言也訒”,並告訴他,這很難做到,希望司馬牛的毛病能改一改。

南宋理學家朱熹在《朱子語類》裡說,“仁者常存此心,所以(言語)難其出。不仁者已不識痛癢,得說便說(想說什麼說什麼),如人夢寐中譫語,豈復知是非善惡”,“察其言,便可知其本心之存與不存。”

總之,“言也訒”和“訥於言”意思差不多。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出言謹慎體現的不僅是一個人自身的修養,也可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矛盾糾紛。

孔子的識人術:如果一個人說話有這種特點,人品絕對不會差

當然,不能光憑沉默寡言就斷定一個人符合孔子的論斷。進一步講,某人在某種場合中出言謹慎,可能有幾種原因。比如,對別人談論的話題缺乏瞭解,是不便插嘴的;或者明知某人講得不對,但彼此交情好,不便當場出言反駁;也許是閒談中領導講錯話,下屬不敢反駁。

所以,還要看一個人在某種場合下說話時言辭是否得體,態度是否誠懇。如果人家話不多,語氣不卑不亢,講得有理有據,那就差不多了,人品肯定差不了。

如果我們認識這樣一個朋友,話不多,你在人多的場合說錯話,他沒吭聲,但私底下糾正你,或者委婉指出你的缺點,那絕對是真正的朋友。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和而不同。

參考文獻:《論語》、《朱子語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