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逃時,借了喬家10萬兩白銀,喬家要了4個字賞賜:福種琅嬛

慈禧西逃時,借了喬家10萬兩白銀,喬家要了4個字賞賜:福種琅嬛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國家,做生意的商人在我國古代並不常見,政府為了保護農業發展,對商品交易的時間和地點都有著嚴苛的規定。宋元之後,統治者對商販的約束才有所降低,國內的商業就此蓬勃發展了起來。

商人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往往會結成以地域為紐帶的商幫。中國商幫數不勝數,其中的晉商當是中國之最,近代的著名晉商喬致庸在慈禧落難的時候,慷慨解囊,慈禧回京後親賜“福種琅嬛”的牌匾,這塊匾成了日後喬家的金字招牌。

慈禧上位

慈禧太后在掌控清朝之前,曾經是清咸豐帝的妃子。慈禧原為葉赫那拉氏的族人,依靠著顯赫的身份,在1852年入宮成為貴人。

葉赫那拉氏是女真族最古老的氏族之一,在清軍入關之前,是愛新覺羅氏的勁敵,威勢一度穩壓愛新覺羅氏。後來愛新覺羅氏勵精圖治,在千鈞一髮之際打敗了葉赫那拉氏,清軍進駐中原後,葉赫那拉氏又為滿清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受清朝統治者器重。

慈禧西逃時,借了喬家10萬兩白銀,喬家要了4個字賞賜:福種琅嬛

慈禧年輕的時候長得傾國傾城,再加上高貴的出身,得到了咸豐帝無限的恩寵。入宮第二年就被晉升為嬪,1856年喜得皇長子,咸豐賜名載淳,也就是後來的同治皇帝。慈禧誕下龍子之後,咸豐看到清廷後繼有人,不由得喜上心頭,對慈禧更是恩愛有加,連著晉封了兩次,入宮不到6年的慈禧就已經成為了貴妃,獨顯聖恩。

正值豆蔻年華的慈禧膚若凝脂,顧盼生情,後宮萬千佳麗之中,咸豐帝最喜歡和她在一起。慈禧不僅相貌出眾,還寫得一手好字,揮毫之間筆走龍蛇,頗具名家風範。咸豐得知後,就常常在閱覽奏摺的時候,命慈禧代筆批答奏摺。清朝從軍機處設立以來,國家之事都由皇帝一人決斷,不容他人置喙,可咸豐卻允許慈禧觀看奏摺,這可是極為少見的事情。

尤其是在咸豐心情不錯的時候,還會向慈禧詢問她對朝政的意見,這已經是變相的讓慈禧參與政事。慈禧冰雪聰明,在咸豐問話的時候,都會順著皇帝的意思去說,咸豐聽後更加覺得二人心有靈犀。

慈禧西逃時,借了喬家10萬兩白銀,喬家要了4個字賞賜:福種琅嬛

慈禧陪伴咸豐久了,便對國家至高權力的運作方式一清二楚,為她日後獨善朝政奠定了基礎。1861年咸豐駕崩,皇長子載淳即位,史稱同治皇帝,咸豐的皇后被尊為慈安太后,此時的慈禧雖是貴妃,但是靠著親生兒子成了皇帝,也被尊為皇太后。

權傾天下

咸豐去世之前,任命了8位重臣輔佐同治皇帝,又把2枚皇帝專屬的皇印交給慈安和慈禧,下詔規定新皇的所有詔書,必須要蓋上這2枚御印才能生效,咸豐此舉是希望10位權貴相互牽制,共同維護清朝穩定。

慈禧西逃時,借了喬家10萬兩白銀,喬家要了4個字賞賜:福種琅嬛

可同治即位的時候剛滿6歲,8位輔政重臣看到皇帝年幼,皇太后久居後宮,在議政的時候當朝頂撞太后,言語肆意,逾越了人臣之禮。慈禧下朝後怒不可遏,她為了自己和兒子的地位,迅速制定出了反擊的計劃。

慈禧還是貴妃的時候,就經常參與朝政的制定,這麼多年來對權力鬥爭的那一套早就駕輕就熟了。她先是請來了咸豐的弟弟恭親王幫助自己,恭親王與輔政重臣肅順素來不和,聽說太后有求,自然是鼎力相助。

後來在送咸豐靈柩回宮的時候,太后和幼主先一步回京,等到8位重臣歸來之後發動政變,將8位重臣中的2位賜死,1位處斬,其餘全部革職。政變之後,2位太后垂簾聽政,慈禧也離至高的權力更近了一步。

慈禧西逃時,借了喬家10萬兩白銀,喬家要了4個字賞賜:福種琅嬛

此時的清廷名義上是二宮共同聽政,實際上宮中事務都由慈禧一人獨攬,朝中臣子對慈禧是馬首是瞻,同治帝和慈安太后變成了空殼。

慈禧對權力有著無窮的渴望,排擠一切反對的聲音,同治帝19歲駕崩,慈安太后45歲病逝,真實的原因恐怕和慈禧有千絲萬縷的聯絡。

慈禧在同治病逝之後,扶侄子光緒為帝,1884年又罷免了得力干將恭親王,清廷上下莫敢不從她的懿旨,就連光緒親政後,事無鉅細還是要過問慈禧的意見。

慈禧西逃時,借了喬家10萬兩白銀,喬家要了4個字賞賜:福種琅嬛

咸豐當政時期厲行節約,上書房的門壞了也不捨得換,衣服被燒出個洞也要補一補再穿,可慈禧作為咸豐的妃子,沒有學到半分節約的美德。她窮奢極欲,吃穿都要講排面,在民族危亡的時候,還是隻顧自己享樂,甚至做出了挪用軍費給自己過壽的舉動。

19世紀末期,義和團運動愈演愈烈,慈禧一開始力主鎮壓,但義和團隨後打出了“扶清滅洋”的口號。對洋人心懷不滿的慈禧也默許了這種行為,可這一行為徹底惹怒了外國列強。

1900年8月,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率皇族倉皇出逃,並命令慶親王和李中堂留在北京,全權負責同列強的和談事宜。

慈禧西逃時,借了喬家10萬兩白銀,喬家要了4個字賞賜:福種琅嬛

喬家助慈禧

當時的清朝烽火四起,京城都成了他人的囊中之物,慈禧和光緒等人卻為了身家性命,向西安一帶逃竄。國將不國也影響不了慈禧吃喝享樂的心情,她沿途都會“擺駕”有名望的家族,這些名門見太后駕到,都會豪擲萬金換慈禧一笑。

在諸多接駕的富豪中,出手最闊綽的當屬喬致庸。喬家是晉商中比較有實力的一家,祖上從乾隆年間就開始經商,喬致庸的爺爺喬貴發原本是做當鋪生意的,他待人和善,奈何生意不景氣,面臨破產之時債主們不忍他就此敗落,就寬限了3年時間再來討債。

喬貴發見眾人如此信任,就發憤圖強,不僅在3年內還清了欠款,還把生意做得蒸蒸日上。到了喬致庸這代,喬家已經是頗有名氣的家族了,喬家涉及的多是販茶生意,清朝末年兵荒馬亂,這對販茶行業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喬致庸長兄因生意慘淡一病不起。

慈禧西逃時,借了喬家10萬兩白銀,喬家要了4個字賞賜:福種琅嬛

喬致庸原是個讀書人,長兄身體抱恙後就接下了家族的擔子。喬致庸剛當上主事人,就把眼光瞄準了票號生意,在清末時期,全國票號只有5家,而且都不接散戶的生意,再加上戰火紛飛,票號很難掙到錢。

可喬致庸另闢蹊徑,各種商人的單子他都接,商人存入銀子後,喬致庸的票號會給客戶相應的銀票和特有的密記,就算銀票被劫,土匪缺少密記也不能兌出銀子。喬致庸靠著這樣的手段,在亂世中成為了一名鉅商。

慈禧西逃時,借了喬家10萬兩白銀,喬家要了4個字賞賜:福種琅嬛

喬致庸經商有方,還善於結識權貴。他深信在清朝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做生意,只有投靠官府才能站得穩,常常攜帶重金拜訪一些清朝權臣,當慈禧逃至山西的時候,就憑藉人脈關係,把慈禧接到了喬家票號的總部。

喬家用山珍海味款待太后,讓慈禧非常滿意,臨走時喬家還借出10萬兩白銀,以供慈禧揮霍。慈禧回京後,一直忘不了喬家的熱情招待,就詢問喬致庸想要什麼賞賜,喬家資產豐厚,黃白之物是看不上,就斗膽請了一4字的牌匾:“福種琅嬛”。

慈禧西逃時,借了喬家10萬兩白銀,喬家要了4個字賞賜:福種琅嬛

琅嬛原指傳說中神仙的住所,“種”字又表明慈禧身居高位,帶了一分乞求的意味。慈禧聽後喜出望外,當即下旨令山西巡撫將這塊匾賜給喬家,這塊匾從此就成為了喬家榮耀的象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