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晚快評】中秋節,讓我們一起仰望星空

【羊晚快評】中秋節,讓我們一起仰望星空

文/羊城晚報評論員林如敏

很快就是中秋假期了。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中秋向來是一個令人神往的節日。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比中秋假期更激動人心的是,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三名航天員在中秋前夕從“青天”安全返回地球。

【羊晚快評】中秋節,讓我們一起仰望星空

航天員聶海勝(中)、劉伯明(右)、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新華社記者 琚振華 攝

遠古時代的人們,多少次仰望星空,生髮出無盡的想象。瓊樓玉宇、嫦娥玉兔,人類賦予了月亮許多人間場景,壯麗且唯美。而更廣袤的星際,人們曾經想象它也並非無邊無際。

進入現代,科技的巨大進步使人類有了一探“青天”奧秘的可能。正是一代又一代航天員上下求索,人類對於太空有了更多的瞭解,把更多的未知變成了已知,正如我們的神舟十二已經能夠從容地開展長達90天的巡天之旅。

當然,以浩瀚的宇宙為參照,未知永遠不可能窮盡,正是這無窮無盡的未知,推動著人類社會不斷突破極限,永不停步。

我們為航天員的安全歸來而歡欣雀躍,為他們順利完成太空科學實驗而倍感自豪;我們也透過一些航天照片粗淺地領略了一點太空之美。但我們不能因為今天的“已知”而鄙夷古人的“無知”。

那些奇幻瑰麗的神話與傳說,是想象力的具象表達。《三國演義》裡一段饒有趣味的“秦宓天辨”亦不僅僅是文字遊戲那麼簡單。這些原初的想象與辯詰,是時人面對蒼茫時的“天問”,飽含著欲知的衝動,同時催生了許多迄今傳誦的不朽詩篇。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中秋節,讓我們一起仰望星空,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共享盛世繁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