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的創新和另類形式的表達,及《乞丐歌劇》對傳統歌劇的衝擊

歌劇的創新和另類形式的表達,及《乞丐歌劇》對傳統歌劇的衝擊

歌劇起源於16世紀末的義大利,融合了多種早前演唱及戲劇形式,自誕生以來一直是王公貴族和上流階層的高雅藝術,可是有人會把貧窮與絕望、骯髒與罪孽可以被寫成歌劇。直到年輕時當過紡織學徒的作曲家約翰·蓋伊對義大利語歌劇作曲家們發起了衝擊。他的《乞丐歌劇》徹頭徹尾地顛覆人們對於歌劇的認知,蓋伊就故意用“乞丐的”來形容它;貧窮與絕望、骯髒與罪孽可以被寫成歌劇,再加上坊間俚俗和淫詞豔曲都披掛上陣,使得全劇洋溢著狂歡的氣質。

歌劇的創新和另類形式的表達,及《乞丐歌劇》對傳統歌劇的衝擊

1728年誕生的《乞丐歌劇》(The Beggar‘s Opera),由蓋伊創作,故事圍繞強盜頭子和他手下的故事展開,社會底層小人物的卑劣與智慧閃閃發亮。

歌劇的創新和另類形式的表達,及《乞丐歌劇》對傳統歌劇的衝擊

《乞丐歌劇》一炮而紅,強烈抽打了那些盤踞在英國舞臺的義大利歌劇,它在大範圍內的傳播,讓義大利歌劇在英國終於慢慢嚥氣。

此劇的成功象徵了音樂戲劇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歌劇的創新和另類形式的表達,及《乞丐歌劇》對傳統歌劇的衝擊

二百年後,著名德國劇作家布萊希特對《乞丐歌劇》進行的現代改編,令該劇再次發揚光大。

歌劇的創新和另類形式的表達,及《乞丐歌劇》對傳統歌劇的衝擊

由布萊希特編劇、庫特·魏爾作曲的《三分錢歌劇》,於1928年在柏林首演。它將故事背景搬演到了維多利亞女王統治末期的倫敦,實際上反映的的卻是一戰戰敗後德國社會經濟衰退,社會腐敗與衝突叢生的亂象。這一作品得到全世界的普遍稱讚,在德國演出2000多場。

歌劇的創新和另類形式的表達,及《乞丐歌劇》對傳統歌劇的衝擊

以至於在希特勒上臺不久後,這部膾炙人口的戲劇便遭到禁演。

歌劇的創新和另類形式的表達,及《乞丐歌劇》對傳統歌劇的衝擊

約翰·蓋伊(1685年9月16日-1732年),英國詩人兼劇作家。出身於得文郡一古老的破落家族,曾在倫敦從綢緞商當學徒,但很早就放棄。

不久與人合辦《英國阿波羅》期刊。詩集包括《鄉村遊戲》(1713)、《瑣事》(1716)。最有名的敘事歌劇是《乞丐歌劇》(1728),前後共演出六十二場,是當時演出最久的劇目。此劇的音樂是由佩普什(J C Pepusch, 1667~1752)所作,是一篇小偷和攔路強盜的諷刺故事,意在反映社會道德的墮落;此劇的成功象徵了音樂戲劇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後來被布萊希特和韋爾改編成《三便士歌劇》(1928)。

死後葬在

西敏寺

代表作品有《鄉村遊戲》、《瑣事》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