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楷書也是學魏碑?!

顏真卿楷書也是學魏碑?!

元頊墓誌拓片區域性

大凡一位有成就的書家字型之創立,其學習過程中,必有一家最能觸發其心靈感悟的真宗使其在前人的肩膀上得以升高。

不難看出,我們從墓誌中所選出的例字,不正猶如撒落在田野中的瑰寶,為二百多年後顏體的創立鍛鑄了可貴的初胚。

其實,我們透過顏字與《元頊墓誌》字型之比較,不難看出,

魯公楷法結構特徵,很可能就是對《元頊墓誌》中部分楷範的直取

,而他加以發揚光大的,則是對筆畫和結構的規範和統一。

顏真卿楷書也是學魏碑?!

圖2(左為顏字 右為元頊墓誌)

透過顏楷與《元頊墓誌》之認真比較,我們或許從外觀上認可了其楷法之源,那麼,

顏氏楷書的形成又是建立在怎樣的文化背景之上呢?

為了證明魯公楷法可能從《元頊墓誌》中發展而來,我們再從顏真卿的家族身世及其學書情況作以考察,來探尋顏楷之成因。

顏真卿,公元709年出生於長安縣敦化坊,是世代講究文字古訓和書法技巧的名門望族顏氏的後裔。

家學淵源深厚,其母殷氏家族在書學上也頗有建樹。

從現存的史料來看,南北朝幾代顏氏所居官位較高,有侍中、中丞,一般的也是侍郎、太守,並且還有爵位。顏真卿一族,“自西晉迄唐,以儒雅傳家,重在學識,尤以訓詁、書法見稱於世(引朱關田《顏真卿書法評傳》語)。”其五世祖顏之推至北齊入周後隨駕入長安,舉族徙居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

顏之推生於公元531年,與元頊刻鐫墓誌只近一載。

之推博學有才辮,尤工書,精字學、著有《顏氏家訓》、《訓俗文字略》等著作。真卿曾伯祖顏勤禮,於貞觀三年(公元629年)兼行雍州參軍事。曾伯祖顏師古,官至秘書監崇弘文館學士,多藏古圖畫、器物、書帖,著有《顏氏字樣》,

“承祖先之餘緒,啟三唐之門戶,作為唐代正字學的先驅者,而名垂青史

(同上引)。”

顏真卿楷書也是學魏碑?!

圖3(左為顏字 右為元頊墓誌)

讓我們再來看看南北朝時期崇尚書藝的歷史背景。書法藝術“隨著它獨立於文字學以外之後而獨樹一幟,品評、收藏書法遂成為社會風氣,這種風氣,始於漢末而盛行於魏晉南北朝……。

無論在位的帝王、士大夫,還是在野的平民布衣,對於書藝,或品評,或以睹為快,或以為楷模,皆視書法佳作為寶物。有權勢的統治者,對於書家大作更以據為己有為快”

(《書法研究》83年第2期劉濤文《論魏晉南北朝時期書法藝術發展的諸因素》)

至唐代書法風氣更是盛行,唐自太宗李世明以下高宗、睿宗、玄宗、肅宗等,以及武后和諸王都好書法,並在教育、取士、官制上把書法列到一個重要的方面,因而唐代墨跡留傳至今也比前代為多。唐代書學之盛可謂亙古未有。由於來自各階層對書藝的推崇,

試想,魯公先輩之家藏一定非常豐富,況且真卿從出生到官途多在古雍州及中原這片土地上,搞到像《元頊墓誌》這種對魯公情有獨鍾的書體,其機緣是極大的。

我們從《元頊墓誌》書體來看,尚屬一塊沒有完全雕飾好的美玉,魯公從像《元頊墓誌》這一路風格的書體中,揀選出極具新意的字寶,從而產生創作靈感,並經吸收、整理、加工,逐漸使之完善,再以滾雪球的方式拓展開去,繼前人未盡之路,“變古法為新意”,逐漸形成自己的書風,這應是可信的。

顏真卿楷書也是學魏碑?!

圖4 顏正卿《幹祿字書》(左)

與《元頊墓誌》(右)比較

清人葉燮在《原詩》中提及到,作為一位真正的詩人,其藝術創作必須具有“才、膽、識、力”四個主觀條件。

這裡,他雖對詩人而言,其實對於其他門類的藝術家,也同樣有著指導意義,葉燮所言的“才”是指藝術家的才能、才華,實際上也就是指天賦,顏真卿早年書法和學識上的脫穎而出為後來臻於大成,名振書史奠定了基礎。

再加之後天環境之幫助,家藏既豐,觀摩之機會自然也多,再有尊長不時指導,得免暗中摸索之苦,自然可達事半功倍之效。

像顏真卿這樣的儒學世家,出現像他這樣的藝術天才,也在情理之中。

顏真卿少時聰明好學,26歲便進士及第,之後歷經坎坷,文武一身,其鑑別能力過人。鑑別能力強,自能區分美醜,學古而不盲從,效法而善取捨,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元頊墓誌》碑拓

《元頊墓誌》碑拓

顏真卿楷書也是學魏碑?!

顏真卿楷書也是學魏碑?!

顏真卿楷書也是學魏碑?!

顏真卿楷書也是學魏碑?!

顏真卿楷書也是學魏碑?!

顏真卿楷書也是學魏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