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觀點】中韓OLED差距三年趕超是一道偽命題?

【芯觀點】中韓OLED差距三年趕超是一道偽命題?

集微網訊息,“缺芯少屏”曾是中國資訊產業心頭的一根刺。儘管國內晶片產業、顯示面板產業快速發展,但仍遠遠不能夠滿足國內市場需求。不過,韓國媒體近期一則題為“中國在OLED技術領域的追趕讓韓國業者警覺”的報道,引發編者思考:中國面板製造商能否複製LCD的成功模式?

中國供應大尺寸OLED至少還需要5年

韓媒在上述報道中援引產業界人士的話稱,中韓企業在小型OLED面板領域的技術差距已經顯著縮小。而應用於電視的大尺寸 OLED 面板方面,預計中國企業的技術要落後三到四年,不過中國可能會在一年甚至更短時間內趕上韓國。

今年以來市場就有訊息傳出,TCL華星已向三星在印度市場銷售的舊款Galaxy M系列手機供應OLED面板;京東方一邊打入三星即將釋出的Galaxy M系列OLED面板供應鏈,另一邊也成功透過iPhone的驗證。得到國際一線手機品牌的採用,對於中國面板廠商來說是史無前例的。這也從側面印證,中國與韓國在OLED面板產業的差距正進一步縮小。

【芯觀點】中韓OLED差距三年趕超是一道偽命題?

從市場份額變化趨勢也能窺得一二。市場研究機構Omdia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三星顯示在中小尺寸OLED市場的份額達82。1%。韓國當地分析機構UBI Research指出,隨著中國面板企業的崛起,預計明年這一比例將降至60%以下。

但實際上,情況並沒有這麼樂觀。根據Omdia第二季度統計資料,韓國廠商佔OLED電視和膝上型電腦顯示面板出貨量的100%,其中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市場繼續由LG顯示一家壟斷。

【芯觀點】中韓OLED差距三年趕超是一道偽命題?

“從這個角度來看,至少在量產化方面,中國大尺寸OLED面板產業與韓國之間的差距要比小尺寸OLED領域更大,”集微諮詢資深分析師李雷廣這樣說。

李雷廣認為,

從產線建設或是產能供應的角度來看,中國大尺寸OLED面板不可能在三兩年內對LG顯示造成威脅。如果中國要形成大尺寸OLED面板的供應,應該是五年甚至是更長時間以後的事。

近年來,國內面板廠商主要聚焦生產中小尺寸OLED的第6代(1850mm×1500mm)基板專案,參與者包括和輝光電、維信諾、京東方等廠商。早些時候,京東方表示,其重慶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專案預計在今年年底投產。

【芯觀點】中韓OLED差距三年趕超是一道偽命題?

截圖來源:韓國中央日報英文版

在中國面板製造商忙於6代產線建設、提升產能之際,韓國企業也沒有坐以待斃。韓媒指出,隨著中國企業欲以低價進軍高階顯示市場,三星和LG正在相互學習,在各自不太擅長的領域擴大OLED影響力。

以LG顯示為例,該公司在8月宣佈,將在未來三年裡投資3。3萬億韓元(29億美元),在韓國京畿道坡州廠建設一條小型OLED面板生產線。這可能意味著,中國面板廠又將在手機市場迎來一位勁敵。

L

CD

出貨登頂,

OLED

還需跨過三道“坎“

和OLED領域情況不同的是,隨著LG 和三星相繼宣佈退出LCD轉向OLED,全球LCD產能已經進一步向中國集中。2020年,我國LCD產能位居全球第一,生產了全球一半左右的LCD面板。今年第二季度,中國面板廠商在大尺寸LCD面板出貨量和出貨面積所佔份額最大,分別為48%和55%。

中國在LCD領域的取得的成就與長期低價攻勢分不開,這正是韓媒擔憂會失去OLED競爭優勢的原因所在,但目前,OLED領域價格逐底競爭顯然行不通,因為國產OLED還需要跨過三道“坎”。

李雷廣指出,國內OLED面板企業在量產方面,面臨的最大挑戰仍是技術提升與良率提升的問題

。綜合此前媒體訊息,京東方曾因向蘋果供應的中小尺寸OLED面板產品良率不及預期,導致後者追加三星、LG訂單; LG由於不具備LTPO OLED的生產優勢,三星獨家供貨蘋果,無一不反映出,只有具備技術與良率優勢,才能和韓企相競爭。

不過,京東方在8月31日針對投資者提問時迴應稱,目前OLED 產品市佔率已經實現國內第一、全球第二,柔性OLED市佔率近 20%。另外該公司指出,OLED 產品良率大於 80%,但AMOLED業務尚未實現盈利。

李雷廣表示,

中國OLED面板企業目前普遍面臨盈利難的問題,一方面因為OLED面板生產線投資巨大,折舊攤銷費用太高,另一方面因為生產良率不能快速提升,爬坡週期漫長。

不僅如此,OLED面板既要面對目前在市場上占主導地位的LCD面板產品的競爭,又要面臨OLED面板同業企業的競爭,還要面臨矽基OLED等其他技術形態產品的競爭,因此採取高價策略幾乎不可能。

以55英寸電視OLED面板為例,今年以來在上游晶片零部件短缺的影響下,價格陡增,不過進入8月,面板價格已呈現下滑趨緩態勢。

【芯觀點】中韓OLED差距三年趕超是一道偽命題?

此外李雷廣稱,

在產業鏈配套方面,中國也存在巨大差距,如OLED材料的供應,仍然以外資企業為主,中國OLED材料生產企業在專利、技術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因此,要提升中國OLED面板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不僅要提升面板廠自身的技術水平、良率水平,還要依賴於國內產業鏈配套的完善。

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需要十年、二十年的程序。

寫在最後

儘管這更多表明,韓國媒體的擔憂似乎有些多餘。但京東方和TCL華星在2021年半年報中均指出,行業週期性弱化趨勢明確,資源進一步向龍頭企業聚集。李雷廣也肯定說,顯示面板產業一直遵從“大者恆大”的發展規律。顯示產業的特殊性,導致產業併購不斷,未來這一市場也將主導在少數幾家企業手中。

另外近年來,屏下指紋、屏下攝像、AR/VR等新技術、新應用不斷湧現,在李雷廣看來,新技術的發展是大浪淘沙的過程,這對面板企業來說,即是機遇又是挑戰,能夠抓住機遇的企業將不斷髮展、企業規模蒸蒸日上,而不能抓住未來市場的企業將會處於被動局面。國內面板企業要實現趕超,更要化挑戰為機遇。(校對/思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