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如果問,在梁山108將中,哪位好漢的口碑名聲最好?那麼毫無疑問會是花和尚魯智深。梁山好漢中,名氣大者,像武松、宋江、盧俊義、林沖等人,他們都有爭議甚至被詬病的地方,唯獨魯智深不同,他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口碑極佳。評論魯智深,許多讀者都說“魯智深是真正的大俠”“一直在救人的好人”,不少人甚至認為“魯智深是梁山唯一好漢”“梁山只有魯智深一個好人”等。魯智深之所以有如此口碑,是因為他的所作所為,贏得了人們的敬重。魯智深出場時,是渭州府提轄,為了救金翠蓮父女,他不僅仗義疏財,還三拳打死了惡霸鎮關西鄭屠,從此他只能逃亡江湖;在代州雁門縣,經過趙員外的幫助,魯智深在五臺山出家,去大相國寺路上,他又拳打搶親的小霸王周通,救了劉太公的女兒;瓦罐寺中,他和史進聯手,殺了崔道成和丘小乙。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與林沖結義後,魯智深曾在野豬林救下林沖,還一路護送,直到林沖安全;後來在華州,為了救史進,魯智深又孤身行刺賀太守;即便最後徵方臘,武松斷臂,也是多虧了魯智深的捨命相救。可以說,魯智深一直在救人,而為了救人他不在乎自己官職前程,甚至不在乎自己性命,一生為國為民,的確稱得上是俠之大者。徵方臘後,魯智深坐化杭州六和寺,被皇帝加贈“義烈照暨禪師”。魯智深如此結局,可以說修煉成佛,終得正果。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然而,殺人放火的花和尚魯智深,為什麼能成佛呢?僅僅是因為他救人做好事嗎?須知,做好事者多,能成佛者少。其實,我們只要看看原著中魯智深的人生經歷,再從水滸源流演變角度分析,就能知道,魯智深成佛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一、從原著內容角度1。魯智深的問題儘管魯智深多次救人,行俠仗義,但其實他也不是完美的人,他有脾氣,有缺點,有時候甚至只顧自己而不管別人的感受。比如資助金翠蓮父女時,魯智深掏出5兩銀子,又問史進和李忠借銀子,史進給了10兩,李忠只給了2兩銀子。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李忠是底層人,雖然做過史進開手師父,但平時靠賣藝賣藥為生,並不富裕,他能給出2兩銀子,也不少了。但軍官出身,當時又是提轄魯的智深卻看不上這點銀子,還說李忠不夠爽利。而且,叫魯智深李忠喝酒時,李忠原本打算賣完膏藥再去,結果魯智深直接嚇跑了圍觀的人,害得李忠做不了生意。出家五臺山的時候,魯智深不參禪不打坐,一口一個“灑家”,甚至在佛殿後面拉屎撒尿,打碎金剛,甚至喝酒吃肉,實在不像個和尚。有一回魯智深偷偷下山喝酒,當別人不肯賣給他時,他甚至一腳把人踢倒。智深趕下亭子來,雙手拿住扁擔,只一腳,交襠踢著。那漢子雙手掩著做一堆,蹲在地下,半日起不得。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這漢子奉長老命令,不賣酒給和尚喝,原本無錯。魯智深卻為了喝酒,照著人家的特殊部位,一記重腳下去,著實不該。由此可見,魯智深自身也有問題。當然,這些都是小瑕疵,瑕不掩瑜。2。缺點也是自我的反映優點固然是自身的一部分,缺點也是。所以,本質來說,這兩方面都是魯智深的自我。這些問題,其實正是魯智深“率性而為”的表現。世人受到許多規矩約束,很難徹底釋放自我,能做到率性而為者少之又少,但魯智深可以。比如在桃花山,魯智深要下山時,李忠和周通要去劫財給他做盤纏。魯智深心裡很不高興,覺得兩人太摳門,因為山上喝酒用的都是銀器,於是他趁機偷走一些銀器,並滾下山去了。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如果以世俗的眼光,這無疑又是魯智深的一個黑點。但是,李卓吾並不這麼認為。人說魯智深桃花山上竊取了李忠、周通的酒器,以為不是丈夫所為。殊不知智深後來作佛正在此等去處。何也?率性而行,不拘小節,方是成佛作祖根基。若瞻前顧後,算一計十,幾何不向假道學門風去也?可見,在李卓吾眼中,這根本不是魯智深的缺點毛病,而是他能成佛的根基。同樣,魯智深在佛殿拉屎拉尿,看起來是不敬重佛,實際上也是他成佛的一種表現。袁無涯點評魯智深時,也說“智深好睡,好飲酒,好吃肉,好打人,皆事禪機”。也即是說,世人所謂的“魯智深不足處”,其實恰恰是他能成佛的根本。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3。魯智深的“無性”108將中,其實魯智深最有女人緣。比如他救過金翠蓮,救過劉太公女兒,跟孫二孃結交,動問林娘子,救史進本質上也是因為王義的女兒玉嬌枝。魯智深軍官出身,出場時年紀也不小了,按理說早該結婚生子。然而他不但沒有結婚,甚至對女人似乎也沒有興趣,這卻是為何呢?其實,這正是作者要表現魯智深的“無性”境界。佛家說過,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其他好漢或是打熬筋骨,不好女色,或者控制慾望,因為好色不配稱好漢,但魯智深不同,他對女色直接無視。這不是因為他對女色沒有興趣,而是因為他達到了無性境界。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總之,魯智深對女人,要麼是幫助,要麼是無視,不迴避不親近,沒有絲毫刻意,一切都很自然隨性,這也是佛教的境界。所以,一些讀者認為魯智深對金翠蓮有興趣,或者說他無能,這就很不客觀了。4。魯智深成佛的原因為什麼魯智深看起來不好的地方,卻是他能成佛的根基呢?其實仍然在於形式和本質。打坐參禪就能成佛嗎?堅持唸經就能成佛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些只是形式,不是本質。唐代臨濟宗創始人義玄(卒後敕諡“慧照大師”)在《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序》中說過這一點。這一堂僧還看經麼?師雲:不看經。侍雲:還學禪麼?師雲:不學禪。侍雲:經又不看,禪又不學,畢竟作個什麼?師雲:總教伊成佛作祖去。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意思就是,不學禪不看經,一樣能成佛作祖,這是南宗禪的思想。魯智深正是這樣,從不搞這些形式,所以他更有慧根。六祖慧能也認為,修心就是修行,這才是最重要的。正因如此,所以一些禪師還對唸經等形式嗤之以鼻。比如唐代高僧德山禪師,他就罵達摩是個老騷胡,說文殊菩薩是擔屎的漢子,罵菩提涅磐是系驢的木橛子等。德山禪師說這話,就是讓後人不必在意形式,只是很多人理解歪了,以為罵佛祖菩薩就能成佛,這是不對的。魯智深從出場到坐化,正是不在意形式,率性而為的人。所以從最初,作者就透過智真長老,說魯智深以後能得正果。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比如第三回,智真長老就說魯智深“後來正果非凡”;第九十回,又說智真長老幾年前就知道魯智深“了身達命之人,只是俗緣未盡,要還殺生之債,因此教他來塵世中走這一遭”;後來又對魯智深說“與汝前程永別,正果將臨也”。正因如此,所以別人可能放下屠刀才成佛,但魯智深不必,明末小說家陳忱也說魯智深大鬧瓦罐寺,打死鎮關西“直是活佛,不須放下屠刀”。總之,從原著內容來看,魯智深成佛是早晚的事,他的性格和真心,註定了他終將能夠修得正果。二、從水滸源流角度當我們拋開原著內容,從水滸源流演變的角度來看,其實也能發現,在作者眼中,魯智深成佛是註定的事。1。水滸之前的魯智深水滸不是一人一時完成,從北宋宋江起義,到明朝中後期 《水滸傳》定型,期間有三四百年時間。所以,水滸經歷了長期積累、編輯和創作的過程。《大宋宣和遺事》以及元明雜劇水滸戲對《水滸傳》有一定的影響。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宋史》等史料記載過宋江起義的事,但他手下頭領中有沒有一位叫魯智深的人,史料沒有提及。最早記錄魯智深的水滸資料,是《宋江三十六人贊》,其中第十三位就是魯智深,綽號花和尚,讚詞則是“有飛飛兒,出家尤好。與爾同袍,佛也被惱。”“飛飛兒”是什麼意思呢?《閒讀偶記》中這樣說。詩酒麗春園之李逵,喜賞黃花峪之魯達,博魚之燕青,皆紈絝無賴之飛飛兒也,又皆為回頭之浪子也。也就是說,“飛飛兒”是指紈絝無賴子弟。可見最初的魯智深,出家之前原本是紋身無賴浪蕩子弟,出家之後才有“花和尚”的綽號。在《大宋宣和遺事》中,也提到了魯智深,不過他沒有具體的事蹟,只說“僧人魯智深到梁山入夥”,後來也是三十六員天罡星之一,綽號“花和尚”。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可以發現,除了是和尚之外,早期的魯智深和佛還沒有關係。不過,這裡有一個重要轉折,那就是魯智深從“飛飛兒”轉變為和尚了。元雜劇中,魯智深的形象開始豐滿起來。比如《李逵負荊》《魯智深喜賞黃花峪》中,魯智深幽默、粗魯、忠義、正直。尤其是在《魯智深喜賞黃花峪》中,魯智深為了救李幼奴,更是懲惡揚善,痛打了欺壓良善、強搶民女的蔡衙內。【出隊子】賣弄你玲瓏剔透,美也,撞見愛廝打的都領袖。(雲)我(魯智深)打三顆頭。(蔡淨雲)我還你六條臂那三顆頭。(正末唱)打你個軟的欺硬的怕鑞槍頭,你是個無道理無仁義酒魔頭。打你個強奪人家良人婦,你是個吃劍頭。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魯智深為打蔡衙內,以逸待勞,誘其先動手,邊打邊罵,這與《水滸傳》中魯智深打周通救劉太公女兒的手法,幾乎一樣。2。魯智深結局要昇華可以發現,魯智深不僅形象豐滿,其為人也大有轉變,他完全成了打擊壞人、拯救弱小的大俠。從“飛飛兒”到好漢再到大俠,魯智深越來越受人歡迎,形象也越來越完美。其實,魯智深是梁山好漢的縮影,元雜劇中的李逵、宋江、燕青等人都是備受民眾喜愛的角色。從最初的造反作亂,禍害一方,到後來行俠仗義,替天行道,好漢們的形象越來越好。正因如此,所以水滸的作者對好漢的塑造,也是從魔到神的過程。他們前期有魔性,後期卻能上梁山替天行道,接受招安,為國效力,消除罪業。他們也終於從落草的盜寇,成了國家棟梁。好漢們數百年來的形象轉變,就這樣在水滸中表現了出來。

魯智深殺人放火,憑什麼能成佛?

從這一點來說,魯智深的結局也必須要好,而對一個和尚來說,結局最好莫過於成佛,成佛是對魯智深結局最好的昇華。很多讀者問“魯智深落草後為何不還俗”“魯智深為什麼一直做和尚”,其實這就是答案。作者決定昇華魯智深的結局,自然不可能讓他還俗。就像武松,他雖然也是迫於無奈才做行者,但作者一樣要昇華其結局,所以沒有讓武松還俗,最後武松也被封為“清忠祖師”。從“飛飛兒”到和尚,再到俠僧,從水滸源流角度來說,魯智深成佛也是註定的事兒。參考資料:《宋江三十六人贊》《大宋宣和遺事》《李逵負荊》《魯智深喜賞黃花峪》《水滸全傳》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