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事總會發生,所以人類終會毀於核戰爭?怎樣正確理解墨菲定律?

“如果一件壞事有可能會發生,那麼無論發生的可能性有多低,也一定會發生”,這就是墨菲定律。

有些人認為墨菲定律就是無稽之談,而有些人則將其奉若神明,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們的身邊,墨菲定律似乎一直都在發揮著作用。只要我們洗車,就一定會下雨;購票結賬的時候,無論我們選擇哪一個佇列,最快的永遠不是我們;又比如在公交車站等車,等多久車都不來,但只要你試圖點上一支菸或者買上一根冰棒,車立刻就來了,而如果你不這麼做,車依然不見蹤影。

那麼,這一切到底只是我們的錯覺,還是確有其事呢?要弄清一件事情,先要從這件事情的源頭說起,追根溯源,墨菲定律的源頭就是墨菲。墨菲是美國空軍的一名工程師,一次,美國空軍要進行一系列關於人體對加速度承受能力的實驗,在這個實驗過程中需要使用加速度計來測量實驗物體的加速度。

墨菲將一批加速度計發給自己的助手,讓他負責安裝,不久,助手告訴墨菲,所有加速度計都無法工作,墨菲趕去一看,不禁啼笑皆非,所有的加速度計都被助手裝錯了,此時,他說出了那句著名的話:如果一件壞事有可能會發生,那麼無論發生的可能性有多低,也一定會發生。這就是墨菲定律的由來。

從理論上來講,墨菲定律似乎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而從現實中來看,它又屢屢發揮著作用,我們到底應該如何正確理解墨菲定律呢?有人說墨菲定律沒有科學依據,但其實它是有科學依據的,而且還非常科學,為了能夠讓這個問題變得簡單明瞭,我們透過一個例子來進行說明,這個例子就是“吃飯噎死”。吃飯噎死是一件壞事,而且是一件機率極低的事情,這完全符合墨菲定律的定義,那麼“吃飯噎死”這件事是一定會發生的嗎?

吃飯噎死,這件事發生的機率有多少呢?有一個非正式統計顯示約為二十萬分之一,我覺得沒有這麼高,我們就假定為一百萬分之一吧,因為吃飯噎死的人數的確要多於空難死亡的人數,而空難發生的機率約為二百萬分之一。

吃飯噎死的機率為1/1000000,我們設為P,那麼安全吃飯的機率則為1-P=P1。假設一個人能活80歲,也就是365乘以80,等於29200天,一天3餐,共87600餐,所以一個人一生吃飯都安全的機率就是P1的87600次方,約等於91。6%。可見一個人一生因吃飯而噎死的機率是很小的,可如果人的壽命繼續延長呢?比如活800歲,那麼一生吃飯都安全的機率就會降到約41。6%,現在吃飯噎死反而變成了一個大機率事件。

墨菲定律其實是一個簡單的機率問題,因為一件事情只要有機率會發生,那麼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樣本,就一定會發生,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和樣本數量的增加,發生的機率也會隨之增加。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任何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最終發生的機率都會達到100%,也就是必然發生。其實不僅是壞事情,好事情也是一樣,只不過發生好事的時候,我們不會去這樣想罷了。很多人幻想透過彩票而實現財務自由,其實中頭獎也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只要你一直買,並子子孫孫堅持下去,中獎只是個時間問題。那麼,既然墨菲定律是符合科學的,那麼也就是說壞事最終一定會發生,難道人類最終都會毀於核戰爭嗎?

人類毀於核戰爭,這是很多科幻作品鍾愛的故事背景,而墨菲定律似乎又為這一想法提供了理論支援,但事實卻未必如此。

墨菲定律所說的是,一件有可能發生的事,最終必然會發生,但對於沒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則無能為力。而核戰爭發生的可能性是可以降為零的。我們都知道著名的古巴導彈危機,那一次是人類距離滅絕最近的一次,但最終人類並沒有走入核戰爭而毀滅,看似僥倖,實則必然。

人類之所以沒有走入核戰爭,並不是因為運氣,而是因為“威懾與制衡”,威懾與制衡一旦實現,就會造成一種局面,各方發動核戰爭的損失會超越不發動核戰爭的損失,這就使得發生核戰爭變成了一種不可能,這也是我國當初研製核武器的初衷。在威懾與制衡的局面下,除非決策方喪失了基本的理智決策能力,否則壞事情發生的機率就是0%,墨菲定律無法發揮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