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忠臣:道教中的“神符”對書法中草書的啟迪

道教中的神符是一種特殊的書法藝術,而咒符是道教中一門重要道術,那麼咒符是什麼?許慎《說文》中說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尺分而相合。”《漢書文帝紀》中記載,初與郡守銅虎符,竹保符,繡制篆書於竹筒上,半留京師,半予郡守,使達帝王旨意,符合是取信的憑證。道士畫符以召喚鬼神或即治其意而來,以為天神重符圖,示以雲彩影象,即所謂“雲篆”,錄之而神符。

成忠臣書法作

符篆

又稱

神符

,符字、墨符、丹書等,是一種

用硃砂或墨畫於黃色紙、帛上或木板上的

符號。《會門大義》解釋說,神符

“即龍章風篆之文”靈蹟符書之字也。道教認為,這種符號文字,是份天上“三無五德之會”之合,自然結成“天書雲言”而產生的。

成忠臣書法作

相傳道教符篆最早來自黃帝

“雲書”,黃帝善作雲書,故以云為紀“雲書”是以流雲為主要模擬物件的一種書法,雲書早秦漢之際演變為“神符”。古人相信天神以雲彩的形式呈現出來的圖文或篆文、方士、道士將它記錄下來,便是神符。道士畫神符,具有招神劾鬼,鎮邪扶正,消災祛病,保佑平安的神奇作用。

成忠臣書法作

道教符篆雖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但從形式上看,符,又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的書法藝術。早期道教符篆基本上都是隸書的基礎上形成的寫漢代隸書若干字的結合,因此畫符就成了具有特殊意味的道教書法。後來道教為了加強神秘感,對漢字作了大膽的變形,突破了字型筆畫的束縛,並吸收了一些古代各種字型的不同寫法

特別是吸收了草書的字型,創造出一種人們難以辨識的一種文字,但符篆也不是道士們隨意所為的產物,而是有著一定規律的獨特文字。道教的這類書體,對於一般人來說猶如天書,無法辨認,就連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也望字興嘆,僅在《天篆記》中說,

道士方士之書,筆勢奇妙,而字不可識

明代陶宗儀在《書史令要》中也認為,道教的書法,

其書貴?白而不真,筆勢遒勁,莫能傳學

。可見道教書法有自己的體系和要求,它既來自於書法,又不同於一般體系和要求。但它對文字的大膽突破富於想象和變化,使道教畫符具有不可否認的審美價值。對於道教書法特徵,陶弘景有過論述,他認為,道教書法的主要特徵是玄中之玄,空中之有,有中之無象,這實際是老子

在書法中的體現。他還將道教書法分為兩大系列,今三元八會之取,皇上太極極高真清仙之所用也,雲象光明之章,分所見神靈符書之字是也。東晉王羲之是道教徒,他的書法,就是受道教理論浸染而形成的。

成忠臣書法作

到了唐代,由於上層社會崇尚道教,使道教得以迅速發展,社會上道教的流行,必然給書法帶來重大影響。許多政治家,大書家都崇尚道教,道教書法對草書的影響更為直接。信仰道教的大書家張旭,他的狂草藝術直接受益於道教,宇宙論和狂奔宣洩的道教符篆,至宋代蘇東坡、黃庭堅等人的書法藝術都是從道教中受到啟迪。

成忠臣書法作

道教在中國書法藝術發展史上起到不可忽視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它的宇宙論,遨遊宇宙的神仙境界,改變了書家的思維方式

對打破傳統書法藝術

模式

,創造新的藝術表現方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