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鋼鐵板塊有無機會?

從今天開始起,我們準備做一個系列文章,詳細論述一下在“碳中和”背景下,鋼鐵板塊的投資機會。

首先說一下結論:鋼鐵板塊作為一個常規行業,整體並不具備好的投資機會,整個板塊的大部分股票在市場中表現都很一般,59個行業個股,有43只股價低於10元,有17只個股市淨率低於1,很多股價常年震盪沒什麼波動。

但是,鋼鐵類上市公司存在機構性投資機會。在碳排放壓力下,一些技術先進,產品優良的公司有更好的市場佔有率和利潤增長空間。而有一些個股確實表現得比板塊優異得多。我們在後面幾期的文章中,會針對個股進行詳細的分析。

我們是世界鋼鐵生產和需求大國,我國的鋼材產量常年超過10億噸,一方面是我們內在的基礎建設、城市化程序帶來了對鋼鐵產品的蓬勃需求,二方面我國作為世界工廠,鋼鐵製造冶煉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重工業門類,是我們的一個基礎行業。

鋼鐵行業是我國的碳排放大戶,不計算為了鋼鐵生產的電力行業碳排放,鋼鐵碳排放佔了我國總碳排放的比例10%,在“碳中和”要求下,鋼鐵行業有很大的碳減排要求。

鋼鐵生產有2個方式:長流程和短流程。長流程主要是用鐵礦石為原材料高爐鍊鐵,能耗大,排放高。短流程主要是用廢鋼為原材料,能耗低,碳排放少。世界各國中,除了我們,大部分都是以短流程為主。但是我國存在的問題是,根本沒有那麼多廢鋼。廢鋼一年只有2000萬噸的規模,而透過長流程生產的鋼材才有10億噸,不是一個數量級。也就意味著我們無法透過大幅度提高短流程的佔比來降低碳排放。

長流程作為主要生產的情況下,為達成目標。一方面是提高冶煉技術,二方面是用碳捕捉手段。碳捕捉和碳封存手段需要很高的資金投入成本,在環保壓下有,小型鋼廠有進一步關停並轉的趨勢,大型龍頭鋼企的市場佔有率可以進一步提高,兼併重組是未來的大趨勢。技術改進以及環保投入過高,將會進一步提高生產成本,帶來下游價格上漲,也會帶來產能縮減,供給減少。

另一方面,結構性機會也會存在。比如在政策引導下,用高強度鋼代替低強度鋼,雖然短期價格較高,綜合來看卻能減少總體碳排放。比如建築行業裡面用鋼結構代替混凝土。比如用不鏽鋼代替一般的鍍鋅鋼。

國內的鋼鐵上市公司中,除了基礎產品普通鋼材的大型鋼企外,有專精於特種鋼材的中信特鋼,有以不鏽鋼為主的太鋼不鏽,有球墨鑄管的新興鑄管,這些企業在“碳中和”大背景下,將會有自己獨特的機會。在後續的文章中,我們會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