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各有其存在的依據、各有其合理性,任何事都有規律可循

《莊子》有云:“萬物各有其存在的依據,萬物各有其合理性。”

列子自學射箭,已經能射中靶子了,他高興地這把這一情況告訴了關尹子。關尹子說:“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緣故嗎?”列子回答說:“不知道。”關尹子說:“不行,還得練習。”

列子回家後又學習了三年,然後又把自己的情況報告了關尹子。關尹子說:“你知道你能射中的緣故嗎?”列子回答說:“我知道能射中的緣故了。”

關尹子說:“可以啦,要牢記住這個道理,不要輕易地丟掉。不僅學習射箭是這樣,治理國家和修身做人也都應是這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瞭解事物的表面現象是遠遠不夠的,要做好一件事,就要把握這件事的要領,掌握它的內在規律,否則即使偶爾做成了,也不過是碰巧罷了,而當再遇到類似的問題時,仍會感到茫然不知所措。

知道某事的結果而不知道為什麼產生如此的結果,成敗要麼歸屬某種單一的原因,要麼以為純粹是運氣,這種思維是對事業發展極不利的。好的思維是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道家與儒家都提倡變通,孔子遇到左右兩難的時候,“執其兩端,用其中”,道家認為最好的變通的方法是順應自然,找出規律。

一天,莊子在山中看見一棵大樹枝葉十分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樹旁卻不去動手砍伐。莊子問他們是什麼原因,伐木人說:“沒有什麼用處。”莊子感嘆道:“這棵樹就是因為不成材而能夠終享天年啊!”

莊子下山後來到一個朋友家歇宿。朋友很高興,叫童僕殺鵝款待莊子。童僕問主人:“一隻能叫只不能叫,請問殺哪一隻呢?”主人說:“殺那隻不能叫的。”

第二天,弟子們請教莊子:“山中的大樹,因為不成材而能終享天年;主人的鵝,因為不成材而被殺掉。先生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莊子笑道:“我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

這顯然是儒家的變通方法,莊子繼而否定了它,他說:“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好像合於大道卻並非真正與大道相合,所以這樣不能免於拘束與勞累。

假如能順應自然而自由自在地遊樂也就不是這樣。跟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化,而不願偏滯於某一方面;時而進取時而退縮,一切以順和作為度量,優遊自得的生活……

傳說伯樂有個兒子,想要繼承父業,學習相馬之術。一天,這位“小伯樂”拿著父親寫的《相馬經》,外出尋找千里馬。《相馬經》上說:“千里馬的主要特徵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一般。”

他出門沒走多遠,便看見一隻癩蛤蟆,就興高采烈地回家告訴父親說:“我找到千里馬了,與《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高腦門大眼睛,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麴塊兒罷了。”伯樂聽後,啼笑皆非,只好說:“只可惜這種馬只愛跳,不能騎啊!”

這則寓言旨在諷刺那些拘泥成規、死套書本框框、缺乏機動靈活素質的人缺乏變通之術,不能找到自然規律,看不到變化的趨勢。社會是錯綜複雜的,事情也總是不斷變化發展的,能從中找到規律、規則的人為智者。

相關文章